古代儒家學校擬定的上學時間表

2025-03-22 21:10:17 字數 2296 閱讀 6045

1樓:用心為您解惑

古代的小學教育也注重勞逸結合,因此也會有假期的,但那個時候沒有寒暑假,假期也沒有今天那麼多。比如明代的小學,每個月只有謁聖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個學校根據自身要求會有不同的上學時間和放假規定。

比如清慶培代人唐鑑所辦的義學規譽蘆唯定每天五到七點到校,17點到19點回家,每年自正月15開學,一直上到臘月十日才散館,休假時間就只有每年的年末不到乙個月的時間。而有的學校則規定每天七到九點入學,15點到17點回家,另外每個月仿照古人休沐之翼放假三天,此外,不得擅自離校。

還有學校規定每天日出上學,日落放學,9到11點吃午飯,每年的端陽。

初四初五,中秋十四十五,清明,還有七月半。

十月朔,也就是十月初一各放假一天,平時概不放假。

不過這古代的小學課堂也並不是那麼嚴。清末一位傳教士。

就這樣批評中國教育,說中國人對正規的學校規章制度。

的概念是很模糊的。

教員可以經常缺席去做他自己的私事兒。同樣,學生在收割農忙季節,常常被迫留在家裡,準時上課,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又沒有時鐘,上課,下課也沒有固定的時間。一譁圓直到清末引進西方的教學制度,這個現象才有所緩解。

2樓:匿名使用者

五經六藝(五經:詩書禮樂易)(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五經裡的禮局敗樂為理論知識,六藝裡桐芹顫的六藝為實際操作,即動手能首檔力)

古代儒家學校擬定的上課時間

3樓:

夫子上課形式:為老師講學 下檔巖首節課學生們行數提出疑問 老師進行解答。古時夫子。

中國古代儒家上課時間表

4樓:永遠的周鋒

古代麼有嚴格的時間表,有時間就學習,不論白天黑夜。

如何安排在學校的時間?

5樓:愛漂漂淼淼

如何安排在學校的時間?早晨不要起來太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所以6:00起床就可以了,

合理安排好晨讀、預習、複習鞏固時間,上課要專心聽講,

科學利用好下課時間,可以出去活動一下,提前2分鐘回來準備就可以。

6樓:克里奧蘭納斯

下課十分鐘當然是休息了 上課最重要的是效率 休息好 才能事半公倍 我讀高中也是寄宿的 傍晚我經常和同學打球之類的 寄宿生 時間很多 祝你學習進步噢^-^

儒家思想發展歷程

7樓:網友

1、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係。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

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與任意刑殺,指出統治階級要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己。

2、戰國時期--孟子思想的發展: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虐民」「暴民」。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董仲舒的新儒學成為統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採諸於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新儒學以「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為核心。

4、宋代的新儒學--理學:特點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觀點:

他認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實際上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

5、明朝理學走向極端--王陽明的心學。

創立背景:明朝中期,社會動盪不安。

目的:「破心中之賊」,維護封建統治。

主要觀點: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主張通過「內心反省」,克服「私慾」,以「致良知」,即恢復內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觀念,忍受封建統治的壓迫。

評價:使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走到了極端。

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成為官辦學校的教科書始於 a.春秋 b.西漢 c.唐朝 d.明

8樓:瑪鋅肇

b試題分析:西漢時期,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所採納。儒家思想從此成為了正統思想,興辦教育,以儒家經典作為教科書。故選項儒家思想尚未被重用;cd項都是在西漢之後。

點評:在漢代儒學發展到乙個新階段。為了適應大一統的需要,董仲舒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黃老學說、陰陽家思想、法家思想,發展成新儒學,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採納,使儒學確立了思想領域裡的統治地位。

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新儒學的內容和影響等也需要掌握。

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是誰,誰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 前551 前bai479 名丘,字仲du尼。魯國昌平zhi鄉陬邑 今山dao東省曲阜南 人。春秋末 回期政治家 思想家 教答育家,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自幼在魯國受到文化傳統 宗法傳統及貴族世家的薰陶和影響,因而 十五而志於學 17歲時已懂得一些 禮 和為人處世的道理。20歲以後做過放牧管理...

17 18世紀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通過傳教士的介紹

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伏爾泰推崇中國的儒家思想,開明君主 與中國古代的仁政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材料一 17 18世紀,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通過傳教士的介紹 研究,在歐洲知識界和上層社會得 1 側重點 從儒家思想本身 或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的結合 2分 影響 成為他們作為批判 ...

儒家學派的觀點精髓是什麼呢?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開始興起,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觀點就是無為而治。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精髓就是遇到事情不要著急恐慌,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儒家學派的觀點精髓在於和,在於要遵守孔子的說辭。儒家思想為何能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儒家的思想精華是什麼呢?儒家思想能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