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敬辭和謙辭的文言文翻譯

2025-03-25 20:40:14 字數 4523 閱讀 3271

謙辭和敬辭的區別,謙辭和敬辭的區別

1樓:天羅網

謙辭 qiāncí

self-depreciatory expression] 表示謙恭的言辭。

敬察鉛枯辭 jìngcí

term of respect] 含尊敬口氣的敗洞用語,如「令兄,府上,請進」等。

黃公好謙卑文言文翻譯

2樓:愛創文化

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脊拆以其美也,常謙詞毀之,以為醜惡。

醜惡之名遠布。年過(超過了訂婚的年齡)而一國無聘者。 衛有鰥[guān]夫(老而無妻的人),失時(過了正常的婚娶年齡)冒聚之,果國色。

然後曰:「黃公好謙卑,故毀其子,謂不美。」於是,爭禮之,亦國色也。

國色,實也;醜惡,名也。名實相違也。 選自《尹文子》,謙虛是美德,過分謙虛卻會脫離實際。

一、原文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以其美也,常謙詞毀之,以為醜惡。

醜惡之名遠布。年過(超過了訂婚的年齡)而一國無聘者。 衛有鰥[guān]夫(老而無妻的人),失時(過了正常的婚娶年齡)冒聚之,果國色。

然後曰:「黃公好謙卑,故毀其子,謂不美。」於是,爭禮之,亦國色也。

國色,實也;醜惡,名也。名實相違也。 [1] 選自《尹文子》

二、註釋1、 謙卑:謙虛,卑:低下(認為自己低下)2、 好:喜歡。

3、 果:果然。

4、 布:傳揚。

5、 而;錶轉接,卻。

6、 國色:舊稱容貌美麗冠絕一的女子。

7、 毀:貶低。

8、 年:指適宜結婚的年齡。

9、 聘:訂婚。

10、 冒:冒失。

散睜11、 姝:美女。

12、 然:這,這樣。

13、 後:之後。

14、櫻掘棗 衛:衛國。

15、 失時:過了正常的婚娶年齡(這裡指年齡大了還沒找到物件)16、 亦:也。

17、 一:整個。

18、 然後:然:這事 後:以後。

19、 故:緣故,原因。

20、 子:子女(這裡特指黃公的兩個女兒)21、 冒娶之:冒失地娶了她。

22、 謂:說;稱。

23、 以:認為。

24、 鰥夫:老而無妻的。人。

三、譯文齊國有個叫黃公的人,喜歡謙虛。他有兩個女兒,都是全國少有的美女,因為她們很美,黃公就常用謙詞貶低她們,說是醜陋不堪,醜陋的名聲傳得很遠,以致她們過了訂婚的年齡而全國沒有來聘娶的人。衛國有位老而無妻的人,過了正常的婚娶年齡,冒失地把他的乙個女兒娶去,果真是絕色佳人,以後逢人就說:

黃公喜歡謙虛,故意貶低女兒,說她們長得不美。」從這以後人們爭著送聘禮來求婚,把另乙個娶去,也是個漂亮無比的美人。國色天香是實,醜惡是名,這是違名而得實了。

敬辭是什麼?謙詞是什麼?

3樓:雲端的金槍魚

經查證,正確寫法應為:「敬辭」「謙辭」。

謙辭釋義:謙讓;推辭。表示謙虛或謙恭的言辭,如「過獎」、「不敢當」等,常用於人們日常交際和書信往來中,大都只能用於自稱。

讀音:[ jìng cí ]

用法舉例:令「令」字一族,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

令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稱對方的母親;

令郎:稱對方的兒子;

令愛、令嬡: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兄、令弟、令侄等。

拜「拜」字一族,用於自己的行為動作涉及對方。如:

奉「奉」字一族,用於自己的動作涉及對方時。如奉告:告訴;

奉還:歸還;

奉陪:陪伴;

奉勸:勸告;

奉送、奉贈:贈送。

惠「惠」字一族,用於對方對待自己的行為動作。如:

惠存(多用於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請儲存;

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惠顧(多用於商店對顧客):來臨;

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惠贈:指對方贈送(財物等)。

垂「垂」字一族,用於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如:

垂愛(都用於書信):稱對方對自己的愛護;

垂青:稱別人對自己的重視;

垂問、垂詢:稱別人對自己的詢問;

垂念:稱別人對自己的思念。

讀音:[ qiān cí ]

出處:「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以其美也,常謙辭毀之,以為醜惡。醜惡之名遠布,年過而一國無聘者。」—尹文子·大道上》

使用舉例:鄙「鄙」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

鄙人:謙稱自己;

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

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鄙薄:謙稱自己的淺陋微薄。

愚「愚」字一族。用於自稱的謙稱。

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

愚弟:向比自己年長的人稱自己;

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敝「敝」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

敝人:謙稱自己;

敝姓:謙稱自己的姓;

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

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拙「拙」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

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

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家「家」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

家父:稱父親;

家母:稱母親;

家兄:稱兄長;

家姐:稱姐姐;

家叔:稱叔叔。

關於敬辭和謙辭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漢語中有許多敬辭。

和謙辭。敬辭,即表示對別人敬重的詞語;謙辭,則是用於自我表示謙恭的詞語。千百年來,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使用了許多敬辭和謙辭,這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禮儀之邦的特點,使用敬辭和謙辭還可體現乙個人的文化修養。

高考複習中有對「語言得體」的考查,而謙敬辭的用法是此項考查的乙個重要方面。現把常用的一些謙敬辭整理了一下。謙敬詞語可歸納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話,意思即對別人稱自己的長輩和年長的平輩時冠以「家」,如家父(家嚴)、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對別人稱比自己小的家人時則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稱別人家中的人,則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愛等。

除「家」「舍」「令」外,謙詞還有「小」(小女,稱自己的女兒)、「拙」(如拙見,稱自己的見解)、「鄙」(鄙見,稱自己的意見)、「寒(寒舍,稱自己的家)等等。常見的敬詞還有「貴」(貴庚,稱別人年齡)、「大」(大作,稱對方的作品)、「高」(高見,稱對方的見解)、「拜」(拜託,託人辦事)等等。另外還有一些:

初次見面說「久仰」 好久不見說「久違」請人批評說「指教」 求人原諒說「包涵」求人幫忙說「勞駕」 麻煩別人說「打擾」求給方便說「借光」 託人辦事說「拜託」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勿送說「留步」未及遠迎說「失迎」 等候客人說「恭候」無暇陪客說「失陪」 陪伴朋友說「奉陪」 問人幹嗎說「貴幹」 問人姓氏說「貴姓」歡迎購買說「惠顧」 貴賓來到說「蒞臨」請人告訴說「見告」 歡迎詢問說「垂詢」謝人愛護說「錯愛」 稱人愛護說「垂愛 」稱人贈予說「惠贈」 請人儲存題「惠存」請人收禮說「笑納」 歸還原物說「璧還」稱人之家說「貴府」 稱己之家說「寒舍」贊人見解說「高見」 稱已見解說「拙見」稱人父親說「令尊」 稱己父親說「家父」稱人母親說「令堂」 稱己母親說「家母」稱人兒子說「令郎」 稱己兒子說「犬子」稱人女兒說「令愛」 稱己女兒說「小女」向人祝賀說「恭喜」 求人看稿說「斧正」 求人解答用「請問」 請人指點用「賜教」 看望別人用「拜訪」 賓客來到用「光臨」 請人勿送用「留步」 歸還原物叫「奉還」 對方來信叫「惠書」 老人年齡叫「高壽」

什麼是敬辭與謙辭?

5樓:暴走愛生活

敬辭經常與謙辭聯絡在一起。謙辭是表示謙虛的言辭,一般對己。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一般對人。

常用詞有令、拜、奉、惠、恭、垂、貴、高、大、敬、請、屈等。

一、令「令」字一族,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

令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稱對方的母親;

令郎:稱對方的兒子;

令愛、令嬡: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兄、令弟、令侄等。

二、拜「拜」字一族,用於自己的行為動作涉及對方。如:

拜訪:指訪問對方;

拜服:指佩服對方;

拜賀:指祝賀對方;

拜託:指託對方辦事情;

拜望:指探望對方。

三、奉「奉」字一族,用於自己的動作涉及對方時。如奉告:告訴;

奉還:歸還;

奉陪:陪伴;

奉勸:勸告;

奉送、奉贈:贈送。

四、惠「惠」字一族,用於對方對待自己的行為動作。如:

惠存(多用於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請儲存;

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惠顧(多用於商店對顧客):來臨;

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惠贈:指對方贈送(財物等)。

五、恭「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對待對方。如恭賀、恭候、恭請、恭迎、恭喜等。

最常見的如「恭喜發財」、「恭賀新禧」。

文言文《杯弓蛇影》的翻譯,杯弓蛇影文言文翻譯

杯弓蛇影 原文 嘗有親bai客du,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 zhi 前在dao坐,蒙賜酒,方專 欲飲,見杯中有蛇,意屬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謂客曰?謂客曰 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 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痾頓愈。譯文 樂廣...

文言文翻譯技巧,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甲克蟲奇遇記 如果是考試,抓住關鍵字。因為是按點給分,得分點你沒翻譯,不得分點你翻譯的很好,白搭。那怎麼才能知道是不是得分點呢 保險做法都翻譯,而且要直譯。逐字逐句翻譯。某些應該補充的要補充比如省略主語或賓語的,雖然那句話沒有,但自己翻譯一定要有,這也是扣分點。其次那些句式應該調整的就調整。這個翻譯...

文言文翻譯啊文言文翻譯啊!!

原文 景德二年春,表請歸洛。陛辭日,肩輿至東園門,命二子掖以公升殿,因言 遠人請和,弭兵省財,古今上策,惟願陛下以百姓為念。上嘉納之,因遷從簡太子洗馬,知簡奉禮郎。蒙正至洛,有園亭花木,日與親舊宴會,子孫環列,迭奉壽觴,怡然自得。大中祥符而後,上朝永熙陵,封泰山,祠后土,過洛,兩幸其第,錫賚有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