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三國時人穿的什麼衣服?

2025-04-10 21:10:22 字數 2408 閱讀 8246

1樓:金蟾居士

三國時期是延續了漢制的,在漢代也出現了較為嚴格的等級制度,主要體現在服飾的顏色、樣式,佩飾的樣式上。

先說顏色的事,對於朝中**來說,主要有兩類衣服:祭服、朝服。

顧名思義,祭服是古代祭祀時所用的禮服,古人對此極其重視,就像《左傳》中所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胳,戎有受服,神之大節也」,因此祭服是官府制度中最莊嚴的服飾了。

祭服該穿什麼顏色呢?天子、三公、九卿、侯爵都是一樣的:衣裳玄上纁xūn下,即黑色上衣,淺紅色下衣。

天子、三公、九卿、侯爵都要戴有旒liú的冕,黑色的。至於鞋,「赤舄xì」即紅色的鞋。

主掌祭祀的**戴長冠,穿黑色衣服。五郊祭祀,戴袀jūn玄長冠,也是黑色的,他們衣服的顏色取決於所處方位,東郊青色、南郊紅色、西郊白色、北郊黑色、中郊黃色。不參與祭祀事宜的**,佩戴常冠,穿黑色衣服。

同時裡邊的中衣,領子、袖子邊緣都要是紅色的,還要穿紅色的膝褲,以示敬奉神明之心。「絳緣領袖為中衣,絳絝,示其赤心奉神也」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祭服,或者說廟服:紺gàn上皂下,即青紫色上衣,黑色下衣。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有蠶服,也就是皇后主持親蠶禮時要穿的衣服,顏色:青上縹棗巧piǎo下,即青色上衣青白色下衣。貴人在親蠶禮時,要穿助蠶服,顏色:純縹上下,一身的淡青色。

朝服的顏色是隨著五郊變化的,也就是說在立春到立夏之間,要穿青色朝服。在立夏到立秋前18天,要穿紅色朝服。在立秋前18天到立臘巖渣秋,要穿黃色朝服。

在立秋到立冬之間,要穿白色朝服。在立冬到立春之間,要穿黑色朝服。

皇后與二千石以上**的夫人,她們的朝服就是蠶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至於尋常百姓,只允許穿本色麻布衣,不允許有間色,應為灰白色,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散民不敢服雜彩,百工商賈不敢服狐貉。」在《中國服飾史》中看到,西元前13年時,才允許百姓穿青綠色衣服,不過沒有在史書上找到具體出處。

還可以從《三國志·呂蒙傳》白衣渡江部分了解,當時商人穿的是白色衣服。「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舳艫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

漢代已經有口紅了,只不過叫「口脂」,因為摻了硃砂,所以是紅色的。《急就篇》就有輪悄註解「脂脂謂面脂及唇脂,皆以柔滑膩理也。」

這個時期,是以黑紅為尊的。最後,皂、緇zī、玄、黑都是黑色,赤、丹、紅、絳都是紅色,實在無力分辨。

2樓:憂鬱紅塵

三國時期總體來說是亂世,亂世求繼承,盛世才會有發展。所以三國時期的服飾,繼承了漢代的服飾特點。

關於衣服布料,大體說一下概況。

先說原料:棉、麻、毛、絲和化纖。化纖是近現代原料,不提。說一下棉、麻、毛、絲。

在宋代之前,沒有棉花。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宋末元初,棉花傳入內地。所以,宋代之前,沒有棉布。

說一下麻、毛、絲。可以說,中國的歷史有多長,這三種原料的歷史就有多長。

麻能織出麻布,也就是粗布,平民裝用;絲磨橘織出絲綢,也就是綾羅綢緞,貴族服裝用。

下面說毛,在中國古代,動物的毛纖維是僅次於絲、麻纖維的重要紡織原料。中國古代毛紡織的歷史和絲、麻紡織一樣悠久,其技術也是和絲、麻紡織技術相互交融發展起來的。

我國古代用於紡織的毛纖維原料有羊毛、山羊絨、駱駝絨毛、犛牛毛、兔毛和飛禽羽毛等多種,其中羊毛始終為主要毛纖維原料,使用量最多,像氈、毯、褐等古代主要毛紡織品大多是以羊毛纖維製成的。

最後說一下皮草。歷史就不用說了,從原始人到現代人,都是高階產品。

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古代有錢人穿皮草,沒錢人穿什麼呢?

接著就要說兩個字:裘和袍。

裘就是皮衣,毛向外,貴族穿裘。用以做裘的皮毛多種多樣,例如狐、虎、豹、熊、犬、羊、鹿、貂,後來還有狼裘、兔裘等。其中狐裘和豹敗知裘最為珍貴,為達官貴人所服,鹿裘、羊裘則最一般。

袍也是禦寒之服。是有裡子的衣服,裡子和麵子之間絮亂麻和舊絲綿的叫袍。顯然,袍是比較低階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首詩寫的就是在凜冽的寒風中,即將走上戰場的戰士,彼此之間相互鼓勵。袍是戰士所服。

把袍理解成冬天的棉衣,這八個字包含的戰友之間的真摯情感才能爆發出來。

寫到這裡,瞎枯團可以問題了。

三國時期——

春夏季節:平民穿粗布衣服;貴族穿絲綢衣服。

秋冬季節:平民穿袍;貴族穿裘。

只說了乙個輪廓,具體細節請參照漢代服飾。

3樓:科仔又要補

三國時,承襲東漢風格,男子穿直裾之衣,或袍。女子上穿曲裾之衣,下著襦裙。

4樓:小蠻子的人文歷史觀

三國時期的人穿的衣服和漢朝的時候差不多的,主要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

三國時期主要穿的衣服樣式是什麼?

5樓:網友

三國時期時間較短,基本沿襲漢代末期服制。相比漢代大方,簡練,實用。代表樣式見附圖,點選放大。

6樓:網友

看老款的三國演義上面有。

有什麼中國古代戰爭策略遊戲?不要三國的

單純中國古代的策略遊戲除了三國志 三國群英系列,其他朝代的都很少開發,除了一些老掉牙的遊戲,新的遊戲基本沒有。不過如果樓主想玩中國其他朝代的話,我可以給你介紹幾部關於明 清 的世界範圍的遊戲。1 歐陸風雲3神風 講的是中國明朝時期整個世界的軍事,經濟,政治鬥爭,主要側重探索世界 殖民擴張 2 維多利...

中國古代人夏天穿什麼衣服

古人夏天穿紗質衣服。1 入夏 紗的種類很多,清代講究在過了小滿後,需要開始按照節令以實地紗 芝地紗 亮地紗這三類依次更換。紗組織中有地組織和花組織,調整地和花組織的結構,便可以得到不同緻密程度的紗品種,清透涼爽程度依次遞增,這樣就能適應不同細微的氣溫變化。2 盛夏 進入農曆六月,最酷暑時,則換上 葛...

中國古代的大臣都是很愚忠的,那為什麼在三國中明知曹操挾天子而令眾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投靠他

曹操可以給他們實現抱負的機會,他們希望有乙個人能結束戰亂。首先在漢朝時獨尊儒術確實起到了讓人才忠於皇室的效果,但是經過東漢的黨錮之後,經學儒術變開始衰弱了。而在三國中,群雄割據,本身就開始不存在任何的忠於誰的問題。在爭,變的大局形式下,擇良木而棲,實現自己的抱負才是那個亂世的根本。忠,始終只有在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