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符姓的來源和歷史

2025-04-17 16:30:14 字數 3638 閱讀 4796

符姓的**和歷史

1樓:心的痕淚

符姓是中國姓氏,符姓源流單純,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後代,以官名為氏。據《元和姓纂》記載:「魯傾公孫公雅,為秦符璽令,因為氏琅琊。

運差又據《姓氏急救篇》上說:「符氏,魯傾公之孫雅,為秦符令,因氏焉。」

符,本義信也。古代稱為符信,是畝胡出入關門的憑證,也是朝廷傳達命令、調動兵將的憑證。最早的符乃是虎形,戰國時期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兵符就是虎形的。

唐初改為鯉魚形,武則天登基迅悄攔後則改為龜形。符最早為竹製,以後有金制、銅製、玉製多種,但不管用什麼質制,都是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因此,引申有符合之義。

進而形成一種有權力的官職。符氏族應是世襲此官職的家族,符人以符為氏族原始圖騰和族徽,最終出現符姓。

符姓的**和歷史是什麼?

2樓:小耳朵愛聊車

祖先是周族始祖后稷,部分得姓始祖是公渣困念雅。

符姓追根溯源,是遠古黃帝。

的後裔。相傳黃帝降生在一條稱做「姬」的河邊,他的後代便姓姬。據《元和姓纂》和如困《姓氏急就篇》載,符氏是姓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在殘暴的商朝。

末期,周文王。

姬昌和周武王姬發,打敗商朝建立周王朝。周文王的兒子姬旦。

和孫子姬伯禽的封國就是東方的魯國,在魯國傳位三十多代,至魯頃公。

頃公的孫子公雅任秦國。

的符璽令,他的子孫便以祖之官名符為姓。因此說符氏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是真正意義上的黃帝后代。故符氏後人奉公雅為符姓的得姓始祖。

符姓一般是**人

3樓:健身達人小俊

符姓分佈在中國2000個縣市中的約500個縣市中,在中國約有300個符家村宗巨集昌族聚居地,遍佈在中國的東南西北。海外符姓分佈在新加坡、馬來西亞。

泰國、澳大利亞、美國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僅馬來西亞符氏家族就已發展到12萬人。所以說符姓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姓氏之一。

符姓繁衍播遷:

符和璽是古代很重要的東西:符是古代君王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憑證,作用類似於令箭;而璽是大印一類的東西。春秋時期,秦國。

設定有符璽令這一官職,就是專門管理兵璽印的。魯頃公的孫子公雅曾在秦國擔任符璽令,他的後代也以官名作為姓氏是符姓的起源。

符氏世居琅琊。

後因金人入侵,南遷吳中。明太祖。

時遷徙全國各地,如棚絕悔星羅棋佈於江蘇、浙江、廣東、海南、湖南等地。符氏始祖秉政公偕始祖母李太孺人自鏈正蘇州閶門渡江北上,定居於鹽之岡門。自此傳至十四世祖公言、振言、盛言、有言四言公又舉家遷至鍾莊丁港。

符姓的現狀研究結論

4樓:

當代符姓的人喚山口已有94萬多,為全國第一百四十四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符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目前符姓的第一大省為海南,大約佔全國符姓人口的49%。

全國符姓主要分佈於海南、廣東、湖南,這三省集中了符姓人口的72%。其次分佈於四川、河南、廣西、江西,這四省區又集中了符姓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以粵瓊為中心的向北遞減的一條符搜擾姓分佈帶。

符姓在人群中分佈在瓊桂湘、廣東大部、江西西帶、雲南東部、黔渝大部、四川東端、陝西東南角、湖北西部、河南東部、遼寧西北、吉林大部、黑龍江東南角,符姓在當地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在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居住了大約76%的符姓人群。在廣東東部、福建西部、贛鄂大部、河南世鏈旦南部、安徽西部、山東西南、陝甘南部、四川北部、黔渝東部、雲南中部、吉林北部、黑龍江東部,符姓在。

符氏輩分排列

5樓:向上攀爬的

1、寧鄉符氏。

始祖彥文公,字成章,元季授萬戶侯,由閩宦湘,協鎮長沙。長子公輔之次子忠憲,行二,析居溈寧。自忠憲十傳至世材、世瓏、世棟,衍為三房,世居溈寧。

清雍正間創修通譜,咸豐7年(1857)寧鄉三房續修。

2、益陽符氏。

始祖彥文公,三傳至忠烈(公輔長子)徙資陽,五傳思誠、思得、思明、思三。思誠居修山,生必道、必進、必華三房。思明(盟)居側上衝,子必遠徙居郭公廟,分泰、倫、銘三房。

清康熙59年(1720)誠、得、明、三四房合修族譜,雍正13年(1735)合修全省通譜,之後各房各自為譜,1948年誠房九修。道光7年(1827)明房纂有族譜。道光8年(1828)、光緒元年(1875)得、三兩房合纂族譜。

派語同通譜。

3、醴陵攸塢符氏。

始遷祖萬春公,明成化15年(1479)自攸縣遷此。族人分佈於賀家橋、明月山。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人。

4、衡山符氏。

明季自江西、河南遷入,分居嶽北留筆塘。

平江岑川符氏。

始遷祖約初公,清道光間自長沙遷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361人。

5、桃源漆河符氏。

先世明天啟5年(1625)由江西遷桃源縣北漆河之黑巖嘴。至1948年,全族人口約200餘人,分佈於漳江、沙坪、靈巖等地。宗祠在黑巖嘴。族譜創修於1914年。

符姓的**和歷史

6樓:派派的社會

春秋時期,魯頃公的孫子公雅,在秦國任符釜令的官職,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姓,相傳姓符。符氏在中國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名內,符姓是出自姬姓。

符和璽是古代很重要的代君王傳達命令、符即是兵符,調兵遺將的憑證,作用類似於令箭;而枝清璽是大印一類的東西。春秋戰國時有符璽令這一官職,就是專門管理兵猛冊前璽印的。魯頃公的孫子公雅曾在秦國擔任符璽令,後來他用官名作為姓氏,稱為符氏,是今天符姓的起源。

宗族特徵:

1、符姓當今是乙個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於北,而盛於南。

2、符姓人才蔚藍,尤多能征慣戰之勇將。

3、符姓於宋代以後發展之重心移至南部省份,雖進入南方時間不算長,但對南部省份姿譽的開發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4、符姓得姓時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5、符家在五代宋初發展到頂峰,是幾代皇親國戚,成為影響百年的大家族。

符姓文化在當代得到了傳承發展,創立了世界符氏懇親大會,每兩年一度的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12屆,為聯絡海內外符氏宗親搭建了交流平臺。2008年在臨沂舉辦的世界符氏懇親大會,將建設世界符氏大廈,編簒《世界符氏文化志》。

符姓的**和歷史

7樓:吐露的社會民生

符」姓的來歷:古代春秋時期,有位貴族在秦國當官,官職叫符璽令,是專門掌管大印和令符的**,他的後代就以官職為姓,世代姓符。

符是古時候的一種信物,用處相當於令箭,璽是指大印,所以符璽令是個重要的官職。而那位當秦國符璽令的貴族,原是魯國君主魯頃公的孫子,叫公雅。魯國國君是黃帝的遊銷改後代,所以符姓的先祖可追溯到黃帝。

部分得姓始祖:

公雅。符姓追根溯源,是遠古黃帝的後裔。相傳黃帝降生在一條稱做「姬」的河邊,他的後代便姓姬。

據《元和姓纂》和《姓氏急就篇》載,符氏是姓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商朝末期,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

打敗商朝建立周王朝。周文王的兒子姬旦和孫子姬伯禽的封國就是東方的魯國,在魯國傳位三十多代,至魯頃公。頃公的孫子公雅任秦國的符璽令,他的鬥褲子孫便以祖之官名符為姓。

因此說符氏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是真神判正意義上的黃帝后代。故符氏後人奉公雅為符姓的得姓始祖。

應姓的遷徙分布

商氏是乙個古老的多民族姓氏群體,在當今百家姓中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一十位,人口約三十九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4 左右,望族出汝南郡。商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先秦時有孔子 商澤 商瞿見諸史冊,均為魯國人,加之商姓 眾多,至戰國時,商姓已分布於今河南商丘 ...

姓符的男取什麼名字好

符羽晨,符詩露,符詩雅,符蘇琪,符娉婷,符雨曦,符雨軒,符璃冰 符露櫻,符夜穎 符雨涵 符雨笙,符靜璇,符微琳,符書蕾,符謙銘 符恩光 符新銘 符家睿 符芷寧 符達名 符錦琪 符星尉 符書帥 符付源 符泉友 符祖萊 符少溥 符振俊 符錦峰 符楚林 符仁山 符一然 符睿勝 符德彤 符智翔 符兆強 符俁...

鉏姓的姓氏淵源,庹姓的來源和歷史

我們不姓鉏而是chi那個字打不出來,近幾年才改的鉏。庹姓的 和歷史 庹姓的 是部分源自土家族,歷史上土家族在歷史上與漢族廣泛通婚,庹姓散至各地後,大部分已定為漢族,只有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區的庹姓被界定為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庹姓全國統譜認為庹姓 宗本慈州 以洛陽 南陽為堂號,當為郡旅拆族望地。全國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