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關係存在的問題,家校共育中有哪些困惑與問題

2025-04-20 13:30:14 字數 4368 閱讀 8916

1樓:星星快快星星

教育孩子需要家校合力,在協調兩者的關係時,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要做好這個工作,很是不容易。很多教師一提起家長,就搖頭嘆息,通常以一句帶有情緒色彩的話道出自己的無奈:

現在的家長,無法溝通……」另一方面,家長同樣充滿無奈:「現在的老師,不說也罷……」似乎家長塵孫也有一肚子不得不訴的委屈。在家校溝通中,我們通常遇到如下問題:

其一,對家校溝通的錯誤認識。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與家長溝通就是告訴家長孩子出現的問題,或者是在孩子犯錯誤時向家長告狀,這種方式雖然能引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但是很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這當然無法把家長的力量納入到教育合力中來。而一些家長也不能正確地理解家校溝通,認為溝通無非就是問問孩子的身體狀況、學習情況,往往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同伴相處。

甚至認為溝通應該是學校的事,與家長無關。學校教育是教育的全部,家長不必參和,更不必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育管理工作中來。

其二,家校溝通形式派搭鏈大於實質。由枝鬥於家長的興趣、需求、動機和利益各不相同,家長在與學校進行溝通的形式、層次也各不相同。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主要集中在表層化的參與層次,通常是學校主宰著這類活動。

這一層次的參與形式主要有家長會、開放日、學生作品展、家長聯絡薄、家長報告等。

其三,單向灌輸取代雙向溝通。家校溝通方面,很多學校仍然以單向灌輸為主,缺少雙向溝通。家長會、**聯絡和約見家長是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合作的最普遍方式,而在這些溝通方式中,學校對家長只是一味的灌輸,很少聽取家長的意見或建議,使得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仍然停留於比較表面化的層面。

其四,隨意性大於針對性。大多數學校只是在學期初或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統一召開一兩次家長會,多數是在同一時間,面向全體家長進行。其餘時間均是為了解決孩子出現的問題與個別家長進行溝通,隨意性較強。

種活動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家長不能從活動中學習到較系統、較穩固的家庭教育觀念、知識和方法,難以形成時間上和效果上的強化。這即使給予家長家庭教育知識,家長所獲得的也只是一些簡單的技能和零碎的知識,無法從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體系。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家長個體需求。

家校共育中有哪些困惑與問題

2樓:網友

一,學校在家校共育中扮演的角色。學校作為專業的教育機構,有必要有責任擔當起指導家庭教育。

的工作,但切不可把學校教育理論套用在家庭教育上。學校的工作是喚醒家庭教育的主體地位,啟迪家長的自我覺醒。教師作為指導者更是服務者,首先自己要接受家庭教育的培訓,擁有兩套思維,站在「家本位」的角度指導和服務家庭教育。

第二,家庭在家校共育中要顯現價值。家庭教育不能「唯學校是教」,而失去自身價值。作為家長不能把學校教育當作教育的唯一標準和模板,而棄守家庭教育的獨特屬性和作用,造成「言教育必學校,言學校必課本,言成長必分數」。

第三,家校共育出發點是「真愛」。教育的基礎與核心愛,但是無論在學校還是家庭中,無論從認識上,還是從行動上表達出來的並不是真正的愛,而是急功近利的「愛」,這樣的「愛」不僅不會結出幸福之果,反而會導致很多教育悲劇。因此,對真愛的呼喚已經成為家校共育最渴望的需要。

第四,家校共育的立足點是家和校。「以校為本」「以家為本」並重。學校「以校為本」開展校長接待日、校園開放日、家長學校、家長會等;「以家為本」,開展家訪、親子活動等。

第五,家校共育講究合理、科學、有效。家校共育要少一些簡單的溝通和淺嘗輒止的活動,多做深度交流與對話,對學生多一些行為引領,少一些說教,通過豐富的內容和有效載體實施家校共育,把力作用在孩子身上,像拔河。

一樣,齊心協力。

家校是怎樣的關係

3樓:素箋啊

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是需要互相配合的關係,如果家庭家長配合學校,那助於學校的管理,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成長,能夠讓孩子健康幸福快樂的成長,如果家庭不和,學校配合自己的孩子,老師不敢管,可是不一定能夠成才,相反也是一樣,如果學校不和家裡家長配合孩子,很難學,有所成,所以家校就是乙個相輔相成的關係,是需要配合的關係,是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關係。

4樓:熊貓大哥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教師。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水準,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因此,家長必須要有一定的教育意識,要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式,提公升自己的素質,與孩子一起成長。家長與老師是相互聯絡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教師。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和老師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如何處理家校關係?

5樓:考試資料網

答】要和家長加強聯絡。

第一,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合作的前提。要以巧者真誠與平等的態度對待家長,取得他們的信任,爭取他們最好的配合,共同**對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第二,.幫助家長樹立起對孩子教育的信心。教師必須避免告狀式的家校聯絡,不能在家長面前一味地數落孩子的不是。

如果確實因為孩子犯了錯誤需要與家長聯絡,也應該與家長坐下來,共同分析孩子犯錯的根源,積極與家長達成共識,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第三,召開「家長建議會」,開設「家長俱樂部」,舉辦「家長沙龍」,充分聽取家長的意見;通過「聯絡本」「聯絡卡」「微信群」等方式及時與家長交換教育學生的意見;開通家長信箱,創辦家庭教育專刊指導家長;公佈諮詢**,進行**家訪,開展「親子運動會」「親子辯論賽」,創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機會等。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可以促進家長肆漏對學校、教師的孝雹薯認識,增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

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關係

6樓:子靜子的人

學校家庭兩方面及時交流資訊,密切配合,有利於消除兩者之的認識誤區,增進彼此間的瞭解和認識,有利於促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進一步的團慎雹合作互動。老師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及對待父母的態度等,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生的思想工作。家長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並且還想知道學校是怎樣開展工作的。

因此,我們老師可以把學校的教育計劃、教育目標、教育方法和日常活動告訴家長,讓家長對學校教育有乙個大致的瞭解。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經濟、生活情況告訴老師,以便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雙方在互動中獲益,交流中發展。

這一點在產生問題時較為突出。例如當教育教學效果不佳時,雙方易產生互相埋怨的情緒:家長埋怨老師不會「教」,對自己子女不夠關心;老師則怨家長家教不嚴,縱容、袒護其子女。

其實這是老師塌帆與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難認識不一致所產生的。另外,學生由於環境的不同表現出來的行為會有所差異,但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老師瞭解較多是學生的在校情況,而家長了解較多的是學孝塵生在家的情況,通過家校聯絡,能使雙方消除誤會,學校與家庭教育更有時效性、針對性、目標要求更一致。

家校關係

7樓:愛情調味劑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家校共育」早就不是乙個新鮮的詞語了。孩子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社會、家庭、學校的合力教育。

尤其是家庭和學校的無縫鏈結,完美配合。眾所周知凡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一定離不開父母和老師的全力配合。那麼,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從整體上看,家校關係仍然比較緊張。究其原因,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從家長的角度講。隨著人們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也更加清楚地知道「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昌棚手。自然也願意無條件配合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部分家長仍然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將孩子送進學校後,就算盤不管。完全忽略了要教育好學生,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應跟上。家校之間的矛盾大多也是來自於這樣的家庭。

個別家長將孩子甩給爺爺奶奶就不再過問了。然而,爺爺奶奶很少真正瞭解孩子,關心孩子,只知道孩子吃完飯上學去了,卻不知道孩子在學校或校外幹什麼,對孩子的學習和其它行為更是愛莫能助。

第二,從老師的角度講。個別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缺乏耐心,教育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有的老師一遇到問題就將問題甩給家長,更有甚者,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違規辦補習班等等,這些都會引發家校矛盾。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尊重家長,家長和老師一都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我們不能把家長當作受教育耐嫌的物件對待。呵斥,責問只會加重家長對老師的反感,行動上配合就有了難度。

第三,從社會層面上講。社會給老師的壓力太大。以偏概全,因為極個別的現象就做大量的負面報道,醜化老師的形象。

其次,對老師的要求過高。社會經常以聖人的標準要求老師,這是不合理的。

對孩子全面瞭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家長做大量的細緻工作,注和悄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留意孩子的書包、筆記,經常與之談心交流,多傾聽孩子的意見和要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也需要老師耐心細緻全面瞭解孩子,才能根據孩子的特點和需要給孩子以幫助和指導,引導孩子健康發展,不斷取得優異成績。那麼,要如何才能引導家長們都真正關心自家孩子,建立和諧的家校關係,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呢?

家校配合方面的建議,家校共育的建議和想法怎麼寫?

第一,家校合育,可以以班級為單位,以家委會為紐帶,通過跟首導,跟任課老師的溝通,再以家委會各成員為主體,通過跟家長的溝通,達到對問題學生的全方位瞭解。第二,家委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相當於課代表的作用,每乙個跟任課老師對接的家長,其實就是任課老師的課代表,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在...

寫老師的如何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如何通過家校合作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首先要寫家庭和學校的矛盾 接著就寫家長如何不理解學校 當然,一切都是誤會 再寫老師如何經過不懈努力 自然,老師肯定身體不好 感動家長 最後學生成才,雙方感動 如何通過家校合作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從一名任職教師的角度,在以教學一線的實際工作經驗以及與學生進行廣泛 回深入的溝通基礎上答,對當下如何構建和...

家校聯絡卡家長意見怎麼寫,家校聯絡卡家長反饋意見怎樣寫

寫出自己的意見,對孩子的意見,哪些做的不好啦!哪些要該正!希望老師注意幫助我們家的孩子!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你好!家長對學校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1 建議學校多開展有意義的課餘活動。學校雖然是以學習為主,而且很重視公升學率,這也是家長很關心的乙個問題,提高孩子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但是為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