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種的菌種篩選

2021-03-03 21:04:24 字數 5766 閱讀 8681

1樓:

工業發酵的有用菌種,其篩選步驟包括菌種分離、初篩和復篩,挑選具有某種能力的有用菌種。

誰能幫我回答兩個問題:1、食用菌菌種選育現狀。2菌種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2樓:企業內訓師

中國現代菇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引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23年)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各級**的重視下,給中國的菇業--這種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產業帶來蓬勃發展的生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方針為我國菇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國家科技部實施"星火計畫",農業部實施"豐收計畫",教育部實施"燎原計畫",各省市實施"扶貧計畫",農村實行種植結構調整,啟動"白色農業工程"和***提出"開發大西北"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中,都把食用菌的科研和生產列為重點扶持專案。在這種大好形勢下,我國的全體菇業同仁,科技人員和1500萬菇農,團結協作、群策群力,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食用菌的道路,經過半世紀努力,使我國菇業一直保持欣欣向榮、持續發展的局面,並躍居世界食用菌生產大國之列,為發展農村經濟,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豐富城鄉人展的物質**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加外匯收入、開發新的食品資源和藥品資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都作出了很重要的貢獻。

一、歷史回顧

1.60年代根據內貿部(商業部各省市供銷社)和外貿部(中國土畜產糧油進出口公司)(各省市外貿局)、醫藥公司提供的國內外需求的資訊,各地的農業局、食用菌協會,食用菌生產領導小組或辦公室立刻發動和組織傳統的有出口價值的食用菌商品生產,群眾習稱發展三菇兩耳一茯苓(蘑菇、草菇、金針菇、白木耳、黑木耳、茯苓wolfiporia cocos)。70年代根據國內市場,重點抓栽培材料豐富、栽培方法簡單、群眾歡迎的品種,群眾稱"五菇三耳一茯苓"(蘑菇、草菇、平菇、金針菇、鳳尾菇、白木耳、黑木耳、毛木耳、茯苓)。

2.在發展生產的同時,根據各地的資源,大力提倡合理採集和利用野生(天然的)食用菌資源,特別是至今還無法人工栽培的各種內生或外生菌根性食用菌,如紅菇(russula vinosa)、青頭菌(russula virescens)、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牛肝菌(boletus edulis)。

3.系統總結傳統食用菌香菇、黑木耳、銀耳的栽培經驗,進行技術革新,大力普及科學種菇知識。

4.利用現代生物學、微生物學知識與技術,分離培養出各種可以人工栽培的木生或草生的野生食用菌菌種,進行人工馴化,使之變野生為家栽。80年代,隨著栽培品種的增多,常規品種難於銷售,三明真菌研究所提出大力發展珍稀食用菌的建議。

5.我們強調科研和生產(栽培)相結合,提倡科技人員必須實踐--實踐--再實踐,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們提倡科研所的工作人員深入生產區,總結群眾實際的生產經驗,並跟蹤和借鑑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各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來提高我國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和生產者的水平,

6.作為重點生產資料的菌種生產。我們強調生產單位(菌種場)或生產人員,必須有事業心、責任心、良心和愛心,必須向菇農提供優質沒有雜菌汙染的優良菌種,不許用劣種、假種坑害菇農。

7.在人才培養方面,華中農業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山西大學、福建農學院等部分教師長期從事食用菌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並先後開設食用菌的專業班、進修班,有條件的還招收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同時建立許多專業的科研機構,如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三明真菌研究所,商業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輕工業部食用菌研究所,福建輕工研究所,以及各省市縣的食用菌研究所、民辦研究所、試驗站。他們帶動全國近3000萬菇農,把生產和研究逐步引向深入,並在生產實踐中,有所發明、有所創新。許多栽培工藝、新模式、新技術都是他們創造發出來的,他們既推動食用菌的發展,又成為食用菌生產的行家裡手。

8、此外,各地還創辦了各種食用菌雜誌,如上海的《食用菌》與《食用菌學報》,昆明的《中國食用菌》,以及《浙江食用菌》、《江蘇食用菌》、《福建食用菌》等,發表了數萬篇的**、報告、譯文,既交流了經驗,又促進了食用菌發展。

二、發展現狀

食用菌已成為中國農業中的乙個重要產業,是種植業中僅次於糧、棉、油、果、菜的第六大類產品,總產值達200多億元。現在,中國食用菌年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出口量佔亞洲出口總量的80%,佔全球**的 40%。2023年全國食用菌產量達到781多萬噸, 2023年其產量為876萬噸,加工後的總產值 408億元。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食用菌生產大國,除產量外,食用菌的栽培種類也位居世界首位。目前在中國進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約有六十餘種,例如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a edodes)、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鳳尾菇(pleurotus pulmonarius)、秀珍菇(pleurotus spp.)、滑菇(pholiota nameko)、竹蓀(dictyophora spp.

)(棘託竹蓀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長裙竹蓀dictyophora indusiata、短裙竹蓀dityophora duplicata、紅託竹蓀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銀耳(tremella fuciformis)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銀絲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姬松茸(agaricus blazei)、杏鮑菇(pleurotus erygii ***plex)、阿魏蘑(pleurotus ferulae)、白靈菇(pleurotus nebrodensis)、灰樹花(grifola frondosa)、皺環球蓋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長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雞腿蘑(coprinus ***matus)、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等。

中國的食用菌重點產區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和四川等省(見圖1)。全國有兩個省年產量超過100萬噸,3個省超過 50萬噸,6個省超過30萬噸,4個省超過10萬噸。但是,全國食用菌的生產發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發展尤為緩慢。

圖1 中國食用菌的重點產區分布圖

食用菌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創匯農產品。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我國食用菌產品出口量為38.21萬噸、出口值4.63億美元、平均換匯1213.03美元/噸。

2023年我國食用菌產品出口到11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香菇(幹)出口6648 噸,創匯4148萬美元,佔世界香菇**額的80%;黑木耳(幹)出口7767噸,創匯2507萬美元。出口到世界各大洲的出口量與出口值所佔比例見表1。出口量在萬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12個:

日本、香港、南韓、德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美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聯邦、愛沙尼亞和台灣省。出口值在5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15個:日本、香港、德國、南韓、義大利、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俄羅斯聯邦、愛沙尼亞、台灣省、法國、印度。

表1 2023年我國食用菌出口量與出口值

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出口量55.98%31.07%8.12%2.65%1.46%0.85%

出口值63.46%25.48%7.44%2.03%2.47%0.56%

按2023年海關統計目錄,在與上年可比的15種產品中:出口量增長的產品有6種(表2),出口量下降的產品有9種(表3)。出口值增長的有9種(表4),出口值下降的有6種(表5)。

表2 2023年出口量增長的食用菌產品

茯苓幹木耳小白蘑菇罐頭非醋方法製作或保藏的塊菌幹銀耳冷凍松茸

44.87%15.77%7.68%5.54%1.29%0.70%

表3 2023年出口量下降的食用菌產品

鹽水小白蘑菇其他幹蘑菇及菌塊(包括香菇)鮮或冷藏菌塊冬蟲夏草其他暫時保藏的蘑菇及菌塊未列名主要用作藥料的植物(包括靈芝)鹽水松茸其他傘菌屬蘑菇罐頭其他非醋方法製作或保藏的傘菌屬蘑菇

64.99%56.56%51.03%46.28%32.27%24.40%3.26%3.12%2.81%

表4 2023年出口值增長的食用菌產品

55.27%49.14%31.30%28.75%26.13%20.61%13.88%3.18%0.63%

表5 2023年出口值下降的食用菌產品

鹽水小白蘑菇鮮貯或冷藏菌塊其他暫時保藏的蘑菇及菌塊其他幹蘑菇及菌塊(包括香菇)未列名主要用作藥料的植物(包括靈芝)非醋方法製作或保藏的菌塊

60.56%44.64%37.71%36.81%10.15%2.71%

三、展望

從新中國成立到二十世紀末,短短的五十年間,中國的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中國的食用菌產業在科研、產品質量、產品價位、深加工等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差距。要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還需要不斷努力,繼續拼搏。

我們必須認真總結我們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克服我們的缺點,改進我們的組織、管理,並努力借鑑和學習世界各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今後我們必須逐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對國內外科技資訊和市場資訊的研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必須知道國內外市場的需求(種類、數量)來組織各地的食用菌生產,防止盲目生產,單品種一哄而起,菇賤傷農,挫傷生產者的積極性。

2、把扶貧式粗放型千家萬戶小規模的栽培模式,逐漸向專業化集約型的栽培模式轉變,按照各省市"十五"規劃的要求,充分利用各地的溫、光、水、氣、物等自然資源,發展各具特色的市縣食用菌產業,在鞏固歷來常規的傳統品種如香菇、蘑菇、平菇、草菇、金針菇等的同時,適當栽培一些珍稀食用菌,既要滿足廣大工薪階層的消費水平,又要滿足高薪階層酒家、賓館的特殊需要(如白靈菇、杏鮑菇、茶薪菇、真姬菇等)。不要單單追求產量,而應重點放在提高產品質量。

3、建議各地增加科技投入,組建國家級、省市級專業科研所和地方民營的科研所。目前,分散在各省市的專業研究所面臨經費短缺,人員老化,或退休或轉製的多重壓力,科研人員後繼乏人,尤其是高階研究人員更為缺乏,各地應把培養人才作為一項長遠的投資來抓。

4、加強菌政管理,逐步建立菌種(新品種、新菌株)註冊登記制度,保護育成者或單位的合法權益;建立審定菌株的菌種生產制度;嚴禁無證生產銷售偽劣菌種坑害菇農。

5、我國加入wto後,食用菌產品出口,除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外,技術壁壘(綠色壁壘)明顯增多,食用菌產品的安全性對其出口的不利影響更加突出,應當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必須加強食用菌病蟲害的綜合管理,禁止使用各種危害人體健康的農藥如滴滴涕(ddt)、樂果(dimethoate)、多菌靈(carbendazim)、甲胺磷(methamidophos),各種未經安全檢查及衛生部門批准使用的各種自製的殺菌劑,禁止使用有殘留的重金屬元素如砷(as)、汞(hg)、鎘(cd),生長激素、抗生素(antibiotics)等。

6、加強各省市縣食用菌的資源普查。保護生物資源的多樣性。為引種、馴化、育種和栽培提供本國的種質資源。

開發可以人工栽培的木腐菌、草腐菌、充分利用並合理採集現在還不能人工栽培的各種菌根型食用菌。

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應逐步重視食用菌生物學、生理學和遺傳學方面的研究,為選育優良菌種和高產、穩產、優質高效提供理論依據和相關技術措施。

7、大力開發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天然、營養、保健、安全"要求的食用菌新品種。

8、開發食用菌栽培的新原輔材料(基本材料、輔助材料、增量材料、營養源材料、增氧劑、吸水劑),研究新配方,保護有限的闊葉樹資源(結合當前退耕還草還林工程)營造食用菌專用林,充分利用各地野生的碳源植物(如各種禾本科野草),各種野生的氮源植物(如豆科植物),但不得使用轉基因的輔助材料。

9、加強各種食用菌機具的研製,提高勞動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勞動強度。

10、加強食用菌廢培養基的綜合利用研究,保護各生產區的生態環境。

11、加強食用菌的深度加工研究。食(藥)用菌含有多種功能獨特的活性成分(例如香菇多醣、靈芝多醣、灰樹花多醣等),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這些活性成分提取出來造福人類。

食用菌是人類現在與未來重要的食品與藥品**,我們願意與世界各國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世界菇業的發展。

(謝謝!)

食用菌菌種分為哪幾類各有何特點,食用菌有哪些生理特點

食用菌菌種分類很多。這是乙個大的學科。不是這裡簡單就可以說的清楚的。食用菌有哪些生理特點 食用菌生理特性主要是陰暗,潮濕,中低溫,好氧。軟膏劑基質分為哪幾類?各有何特點 食用菌菌種的分類 一 固體菌種 食用菌菌種分類很多。不知你說的是哪一類。she does it in a way tha 按物理性...

紅茶菌菌種怎麼製作,如何自製紅茶菌菌種

準備材料 菌種2包 紅茶 清水 白糖 步驟 1 準備兩包菌苗。2 準備紅茶和白糖。3 將紅茶5克,清水800到1000克,白糖100克放小鍋中煮開。4 煮好的紅茶水晾涼備用。5 將兩包菌苗 連包裡面的液體 一起倒進乙個處理乾淨的容器裡面。6 將晾涼的紅茶水過濾掉茶葉,倒進容器裡面。7 將一片紗布蒙在...

微生物菌種的篩選

1.1 從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環境中採集土樣 2 配置培養基,製備平板,一種僅以亞硝酸鹽作為唯一氮源 a 另一種不含任何氮源作為對照 b 3 將樣品適當稀釋 十倍稀釋法 塗佈a平板 4 將平板至於適當溫度條件下培養,觀察是否有菌落產生 5 將a平板上的菌落編號並分別轉接至b平板,至於相同溫度條件下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