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2021-03-07 09:53:51 字數 4988 閱讀 3718

1樓:若葉七夜西

君子的資質與一般人沒有什麼區別,君子之所以高於一般人,是因為他能善於利用外物。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語出荀子《勸學》。

《勸學》節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節選翻譯: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裡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塊是冷水凝結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到)如圓規畫的一般的標準了,即使又曬乾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製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型明理並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乾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性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詩經》上說:

「你這個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 祥瑞。

」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

我曾經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卻)比不上片刻學到的知識(收穫大);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見;順著風喊,聲音並沒有加大,可是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並不善於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

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賞析:

《勸學》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書開宗明義的第一篇。全文共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後一部分,論述學習的步驟、內容、途徑等有關問題;而以「學不可以已」作為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從《勸學》前面部分節選的幾個片段,解放後一直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名篇之一。

2樓:尋荀文化

[原文]1.4.7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翻譯]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翻譯

3樓:曉龍修理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原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白話譯文:

)使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到)如圓規畫的一般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乾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製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型明理並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得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幹、越、夷、貉的孩子,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性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

《詩經》說:「你這個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

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我曾經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卻)比不上片刻學到的知識(收穫大);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

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見;順著風喊,聲音並沒有加大,可是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並不善於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 什麼 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此文出自先秦·荀子《勸學》

寫作背景:

《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說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文章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

《勸學》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全文除少數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幾乎都是比喻。文中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

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並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覆地說明問題。

4樓:柒月黑瞳

翻譯: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5樓:尋荀文化

[原文]1.4.7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翻譯]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6樓:若葉七夜西

君子的資質與一般人沒有什麼區別,君子之所以高於一般人,是因為他能善於利用外物。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語出荀子《勸學》。

《勸學》節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節選翻譯: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裡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塊是冷水凝結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到)如圓規畫的一般的標準了,即使又曬乾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製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型明理並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乾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性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詩經》上說:

「你這個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 祥瑞。

」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

我曾經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卻)比不上片刻學到的知識(收穫大);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見;順著風喊,聲音並沒有加大,可是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並不善於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

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賞析:

《勸學》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書開宗明義的第一篇。全文共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後一部分,論述學習的步驟、內容、途徑等有關問題;而以「學不可以已」作為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從《勸學》前面部分節選的幾個片段,解放後一直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名篇之一。

7樓:務瑞戢靈韻

君子的本性跟常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善於借助外物罷了。(生是通假字,通「性」,本性的意思)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翻譯

8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整個句子是乙個判斷句。 「假於物」是介賓結構後置,即「於物假」,「向外物借助」的意思。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中有「君子使物,不為物使」,這句話說的是我們不要被「物」所奴役,君子使用萬物,而不被外物支配,這聽上去似乎不難,但其實想想又是另一回事,當你拋下自我,一味去追求物質時,已經為物所使。我們的確應該常常提醒自己,萬物皆為我用,但非我所屬。

雖然荀子也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就是說君子的資質於一般人沒有什麼區別,之所以高於一般人使因為他們善於利用外物,利用己有的條件),但其實更重要的,也更難做到的是「非我所屬」的心態。

司馬光的「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君子少貪欲,就不會被外物所牽制)更是道出了二者的因果關係。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翻譯,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的意思

翻譯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 善於借助外物罷了。整個句子是乙個判斷句。然後 假於物 是介賓結構後置,即 於物假 向外物借助 的意思。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翻譯 翻譯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 善於借助外物罷了。整個句子是乙個判斷句。假於物 是介賓結構後置,即 於物假...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是什麼意思

善假於物,出自 荀子 勸學 意為君子的資質與一般人沒有什麼區別,君子之所以高於一般人,是因為他能善於利用外物。善於利用已有的條件,是君子成功的乙個重要途徑。翻譯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 善於借助外物罷了。整個句子是乙個判斷句。然後 假於物 是介賓結構後置,即 於物假 向外物借助 的意...

《君子之學美其身》翻譯

譯文 君子求學問,從耳朵進去,牢記在心,表現在行為,體現在舉止 說話語意精微,舉止文雅。都可以讓人當做榜樣。小人求學問,從耳朵進去,從口中出來,口耳之間不過四寸的間距罷了,怎麼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軀具有良好的品德呢?古時求學的人是為修養自己的品德,現在求學的人是為取悅於他人。君子求學問,是為了使自己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