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7課 《最後一課》教案
教學目標
1、介紹**的時代背景。
2、理清**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3、理解課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寫及其作用。
4、分析韓麥爾先生形象。
5、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6、利用**對不家務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心理描寫對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韓麥爾先生關於法語的見解和結尾動作描寫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愛國主義名篇《最後一課》。在這篇文章裡,通過一堂課,向我們揭示了乙個深刻的主題——愛國主義。當國土遭到踐踏,尊嚴遭受**,乙個無憂無慮的天真淘氣的孩子,乙個執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師,又將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
2、簡介課文背景
2023年7月爆發的普法戰爭是法國發動的。法王拿破崙三世為了阻遏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維**國在歐洲的霸權,故發動了這場戰爭。但不到兩個月,法軍大敗。
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包圍了馬黎。法國**執行**政策,同普魯士簽訂了屈辱的停戰協定,賠款50億法郎,並把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割讓給普魯士。**寫於2023年,以剛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爭為背景,反映了阿爾薩斯淪陷後,當地人民在侵略者強行禁教法國語言時所表現的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3、根據預習,理清**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即完成課後練習一)
明確:**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為線索,巧妙地鋪設了故事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乙個階段(開頭——\"小院子裡\"1—6)序幕。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
第二個階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鏡\"7—10)開端。通過小弗郎士的觀察,寫出上課之前教室裡的情景。——課前
第三個階段(\"我看見這些情形\"——\"忘記不了\"11—23)發展。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後一課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這是**的主體。——課上
第四個階段(\"忽然教學的鐘聲\"——結束24—29)高潮和結局。寫韓麥爾先生宣布散學時的情景。——下課
4、學生有目的地在每乙個階段找出描寫小弗郎士心理活動的句子,並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階段。——幼稚、怕提問
*「我想就別上學了」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明確:怕提問。
*「這些景象」指什麼?覺得「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說明了什麼?
明確:指「畫眉在樹林……正在操練」。幼稚。
*「又出了什麼事啦?」設定懸念,
*這一部分內容與文章中心的表達有什麼關係?
明確:巧妙地點明了故事發生的背景,並且為下面的情節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發展埋下了伏筆。
(2)分析第二階段。——疑惑、詫異
今天的情形和平時有什麼區別?說明了什麼?
平時上課 最後一課
氣氛 「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 「一切都安安靜靜的,整個教室都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氛。」
學生 「開課桌啦,關課桌啦,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啦。」 「上課前,學生們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課堂裡還坐著許多本村的人。
教師 「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著,『靜一點,靜一點……』」
「我」遲到,會遭到先生的責罵。 「韓麥爾先生踱來踱去,胳膊底下夾著那怕人的鐵戒尺。」
督學來校視察或發獎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遲到,先生卻很溫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極端肅靜代替了往日的嘈雜;嚴厲的先生正溫和地等著他來上課,穿著\"督學來校視察\"或\"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服飾;最令小弗郎士吃驚的是課堂裡還坐著許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後一課\"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又進一步加深懸念。
(3)分析第三階段。——難受、懊悔
在最後一課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與平時有哪些不同?結合課後練習二找
出有關語句。
*\"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這句話,單獨成節,表達了他難過、憤慨的心情。
*課後練習二:
1、 說明小弗郎士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被喚起,開始認識到學習祖國語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強了民族自尊心,產生了學好語言的責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愛國主義感情已經昇華,化為一種學習祖國語言的強烈願望和巨大動力。
4、 這聯想是對敵人的諷刺,表現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侵略者的仇恨,對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階段。——悲憤、懂事
「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中的「高大」指什麼?
明確:指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顯得崇高、偉大。
(5)小結:
作者運用第一人稱,對小弗郎士的描寫重點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手法,寫出了小弗郎士情感變化的波瀾起伏,從幼稚、貪玩——疑惑、詫異——難受、懊悔——悲憤、懂事,充滿愛國主義思想感情。這一感情變化,推動情節的發展,突出了主題,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5、板書設計:
情節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學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問
課前(開端) 疑惑、詫異 線
課上(發展) 難受、懊悔 索
下課(高潮和結局) 悲憤、懂事
心理第二課時
一、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通過分析心理活動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們再來看看**的另乙個主人公——韓麥爾先生。
3、 分析韓麥爾先生人物形象。
(1) 討論:作者描寫韓麥爾先生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明確: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
外貌描寫:……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神態描寫:\"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裡,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裡的東西都裝的眼睛裡帶走似的。\"這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畢生從事的教育事業的無限留戀,對祖國故土一往深情的熱愛。
動作描寫:……充分地表現了他愛祖國、恨敵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愛國主義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語言描寫:……
*指導朗讀:
深沉緩慢的語調來讀,表達出這位教了四十年法語的老師對這最後一課的眷
戀,對將要失去祖國語言的難捨。
*\"我們必須把它牢記在心裡,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的開監獄大門的鑰匙\",「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除了表達強烈的愛國熱情外,還表達了對學生的無限期望,對民族和祖國前途的堅定信念。
*結尾部分三個破折號的作用:
明確:解釋說明;聲音的延長;意思的遞進。
(2)完成課後練習三。
(3)討論:在\"最後一課\"中,韓麥爾先生的感情有怎樣的起伏變化?
上課一開始,他用\"柔和又嚴肅\"的語調說話。\"柔和\"表明他對祖國、同胞、學生的滿腔深情;\"嚴肅\"說明亡國的悲痛。當課上小弗郎士背不出書來的時候,他不責備學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
\"用帶著內疚的心情勇敢真誠地作自我批評,痛心地檢查自己的過錯,表現了高度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愛國熱情。接著,又深情地讚美了祖國的語言,讚美了祖國。當學生專心書寫的時候,他又陷入了沉思,體味著深沉的亡國之痛。
當\"最後一課\"結束時,他盡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憤。
\"深情、悲痛——思索、內疚——沉思、悲憤\"是韓麥爾先生感情的變化,從中蘊含著他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無比的痛恨。
形成板書:
情節 人物
小弗郎士 韓麥爾先生
上學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問
課前(開端) 疑惑、詫異 線 深情、悲痛
課上(發展) 難受、懊悔 索 思索、內疚
下課(高潮和結局) 悲憤、懂事 沉思、悲憤
心理 肖像、動作、語言
3、環境描寫在本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兩處環境描寫:
明確:\"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
\"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
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門時所見到的場景,包括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點明了《最後一課》的具體時間和時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環境描寫,它真實而又十分簡練地交代了國土已被侵略軍所占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殘酷的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這一環境描寫又表明什麼?
明確:布告牌上貼著的雖然只是一張公文,但它威力極大,逼迫人們不得不法執行和就範。也正是它,才直接導致了\"最後一課\"。
(3) 課前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烘托出\"最後一課\"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又進一步加深懸念。
(4)「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描寫的作用?
明確:鴿子是和平的象徵,表現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和平、自由的渴望。
(5) 教室和韓麥爾先生小院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表達出這位教了四十年法語的老師對這最後一課的眷戀,對將要失去祖國語言的難捨。
4、 解題: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複「最後一課」,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樣的作用?
明確:韓麥爾先生在開課時宣布:「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這幾句話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靈裡轟然炸開,鎮公所門前的布告,教室裡異乎尋常的情景,現在全明白了。
\"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這句話,單獨成節,表達了他難過、憤慨的心情。「啊!
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對「最後一課」的嚴肅意義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經由天真幼稚變得懂事成熟起來了。重複出現,既緊扣課題,又表達了對這最後一課的眷戀,對將要失去祖國語言的難捨。
5、 拓展閱讀:
(1) 匯入:
這篇**告訴我們,在主權遭侵犯、國土遭踐踏的時候,所體現出來的民族意識尤為強烈。中華民族也曾承受鐵蹄的踐踏,我們也不妨來看看當時所受的這種煎熬。我們來閱讀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寫北平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後,祁瑞宣老師上第一堂課的一段文字。
(2)《四世同堂》簡介:
是一部反映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艱苦鬥爭歷史的長篇**。以古都北平廣大市民的亡國之痛為題材,精心挖掘家家戶戶、男女老少,每日每時都能體驗到的由於入侵者的入侵帶來的物質和精神的折磨。
(3)比較《最後一課》與《四世同堂》片段:
《最後一課》 《四世同堂》片段
作家 都德(法國) 老舍(中國)
背景 普法戰爭 抗日戰爭
事件 阿爾薩斯淪陷後最後一堂法語課 北平被日軍占領後的第一堂課
中心 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人物 師生(學生眼中看老師) 師生(老師眼中看學生)
人稱 第一人稱 第三人稱
描寫方法 心理描寫、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寫作手法 烘托 烘托
(烘托:通過環境描寫、氣氛渲染,多側面表現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種寫作手法。)
6、布置作業:
下課以後,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見到了什麼?又有什麼感受?請仍用第一人稱的寫法,進行創造性續寫。
教後記:愛國主義教育是這一課的主旨。這篇課文一小佛郎士的口吻,敘述了法國阿爾薩斯地區遭受普軍侵占以後,師生上最後一課法語課的情景。
短暫的最後一課,使我們深切感受到法國人在失去土地時的悲憤、沉痛的心情。這時一篇充滿活力的文章,很能夠貼近學生的心靈。
7最後一課
都德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的文學常識,創作背景
2.整體把握**情節結構,人物形象和愛國主題
教學設計
一、普法戰爭介紹和作者介紹
二、讓學生認真細緻默讀課文一遍。不受任何限制沒有壓力的自由閱讀,能產生鮮活豐富的感受
三、漫談閱讀感受。自由閱讀的基礎上自由發言結合個人的經驗閱歷闡發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四、整理歸納:1.就**的閱讀方法給予一些指導,情節,人物,環境是**的情節的三要素。
2.分析**從情節入手,於是梳理情節的三部分。3.
人物分析可採用課前課後比較的方法.如小弗郎士先前由稚氣貪玩不愛學習,但最後一課使他產生深深的自責和懊悔,產生亡國的痛苦,敬愛老師,憎恨侵略者,愛國情感得以昇華.4.
**中小弗郎士和韓麥爾,他們誰是**主人公?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室,餘味無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通過語言、服飾、表情、行動、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思想事情的寫法。
2.質疑**,品味**重要詞句。
3.比較閱讀延伸提高。
教學設計:
一、在第一課時初讀基礎上來深入品讀,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
1.重點品讀有關韓麥爾先生的語段,為什麼今天穿上了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領結,戴著繡邊的小黑絲帽?
2.劃出關於韓麥爾先生深情的語言,悲憤的心情、神態、無畏的動作描寫的句子並細品味。
3.結合練習三,通過改變視角的方式豐富對這一人物的理解。
4.討論誰是主人公的問題,照應第一課時
二、**品味**語言和細節描寫
1.如何理解第四段中「又出了什麼事啦」這句話?寫出了動盪時代戰亂頻仍變故迭起,人心惶惶,預示了將要發生一件大事。
2.「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比喻什麼?有什麼深刻含義?
3.韓麥爾為什麼發給學生寫著「法蘭西」「阿爾薩斯」的新字帖?
4.作品中兩次出現普魯士軍隊的操練和軍號聲,教室裡飛進的幾個金龜子,鴿子咕咕叫等細節都有莊嚴的意義,要提高到向祖國告別的高度去品析。
三、延伸與提高
1.同樣是表現愛國情感的,都德的《最後一課》與鄭振鐸的《最後一課》在內容上的表現有什麼不同?都德《最後一課》以熱愛祖國語言來表現愛國情感,鄭振鐸的《最後一課》通過隨時準備反抗敵人的侵略來表現愛國情感的。
2.學生自主、合作**再比較發現兩文的不同點。如,人稱不同,乙個從孩子視角觀察描寫;乙個從大學教師的視角描寫
《最後一課》題目相同但「課」的時間長短不一,概念不同。乙個是語法課、習字課、歷史課、拼讀課四節課的集合,從早晨到中午「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共半天時間。
而鄭振鐸的「課」一堂課不到,因為「看到乙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立即停課」。
四、總結全文並表情朗讀。
五、作業 1.練習二,三 2.小練筆:談談你對祖國語言的新認識
最後一課鄭振鐸閱讀答案最後一課鄭振鐸全文
問題 1 鄭振鐸 恨不得自己能變成乙個超人,把所有的 全部傳給學生 鄭振鐸上最後一課只為傳授文化知識嗎?2 我們已決定看到乙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經過校門時,立刻停課,將這大學關閉結束 我們以決定的原因 3 文中的哪一細節最令你感動?用自己語言概括出來,說說為什麼令你感動。1 不是,更透露出一種愛國之...
老舍的最後一課和都德的最後一課有什麼不一樣
老舍的最後一課描述了戰爭爆發初期乙個教師的心理動 態 想說點什麼但是開內不了口。還有當容時學生的心態,想問什麼但是沒人開口。總體的描繪出了當時人們的一種面對國家存亡時的心態和舉動 不是完全麻木不仁,但是完全沒有勇氣自己先站出來。是一種對 不要做出頭鳥 這類傳統中庸思想的批判。根據寫四世同堂的時代背景...
最後一課中的問題鄭振鐸《最後一課》的一些問題
最後一課 教案 七年級必修 http ruiwen.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常勝 2007 08 22 重點 難點 1.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的要素。3.語言描寫 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的作用。學習過程 一.背景介紹 最後一課 寫於普法戰爭第二年 1873年 普法戰爭是1870 1871年法國和普魯士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