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孔子的成語關於孔子的成語

2021-03-09 05:16:23 字數 5620 閱讀 7416

1樓:遇見若陽

學富五車、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禮賢下士、溫文儒雅

一、學富五車 [ xué fù wǔ chē ]

【解釋】: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出自】:春秋.莊子《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譯文】:惠施是個有學問的人,道術很多,他讀的書要用五輛車子拉。

二、彬彬有禮 [ bīn bīn yǒu lǐ ]

【解釋】:彬彬: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

【譯文】:叔孫通制定禮儀,就文學彬彬有禮前進

三、溫文爾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釋】:溫文:態度溫和,有禮貌;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陳錫九》:「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譯文】:這名**的兒子,溫文爾雅,怎麼會做賊呢。

四、溫文儒雅 [ wēn wén rú yǎ ]

【解釋】:態度溫和,舉止文雅。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為首的是個半老的儒者氣象……次後便是乙個溫文儒雅的白面書生。」

五、禮賢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解釋】: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出自】:元末 脫脫、阿魯圖等《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禮賢下士,聖人垂訓。」

【譯文】: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是聖人留下的名言。

2樓:貿樹枝須水

關於孔子的成語

1、不敢問津: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2、博文約禮:博:金我,廣;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3、飽食終日: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不動腦筋,不幹什麼正經事。

4、不咎既往:咎:責怪。對以往的錯誤或罪責不再追究。

5、愛之欲其生:指喜歡乙個人時總想叫他活著。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6、**之美:成:成就。成全別人的好事。

7、徹上徹下:徹:貫通。貫通上下。

8、苗而不秀: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開花結果。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9、不飲盜泉:比喻為人廉潔。

10、敬而遠之:敬:尊重;遠:不接近;之:代詞,指物件。表示尊敬卻有所顧慮不願接近。

11、愛禮存羊:由於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12、博施濟眾: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13、不亦樂乎: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裡相當於「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

14、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15、被髮左衽:被發:散發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16、朝聞夕死: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17、不以人廢言: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採納他的正確意見。

18、不讚一詞:一句話也不說。

19、北辰星拱:北辰:北極星;拱:環繞。北極星高懸不動,群星環繞。比喻受眾人擁戴的人。

20、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21、從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22、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23、持危扶顛:扶持危困的局面。

24、察言觀色: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25、名正言順:指名分正當,說話順理成章。後多指說話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

26、畫虎類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

27、不相為謀:謀:商量。相互之間沒法商量。指彼此觀點不同,不宜共同謀劃事情。

28、簞食瓢飲: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3樓:衣若谷斯丁

韋編三絕:孔子年老時,回家鄉編書和講學,工作挺忙的,但仍堅持學習。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

這是一部最難懂的古書。孔子決心要讀懂弄通。他把幾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一遍不懂,來二遍,三遍,因為讀的遍數多了把串聯竹木簡的牛皮帶子都磨斷多次,換了多次新帶子。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編為一句成語,叫做「韋編三絕」,以此形容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誨人不倦、不恥下問、寓教於樂、有教無類、舉一反三、溫故知新、殺身成仁、察言觀色、欲速則不達三人行,必有我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樓:雲素琴藩雲

樓主的意思不是狠清楚,我猜想是讚美孔子的成語吧。

1.無得而逾。

出自《論語》: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2.出類拔萃。

出自《孟子》: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無有盛於孔子也。

5樓:笨兔

才高八斗、知識淵博、不恥下問、為人師表、勤學好問、誨人不倦

6樓:衛漾梁丘山彤

關於孔子的成語

:韋編三絕、

舉一反三、

見賢思齊、

巧言令色、

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

有教無類、

後生可畏、

色厲內荏

7樓:匿名使用者

禮賢下士、德才兼備、知書達理、彬彬有禮、

關於孔子的成語

8樓:我是大角度

1、見賢思齊 [ jiàn xián sī qí ]

釋義: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出處:《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例句:只要我們具有~的精神,就能不斷進步。

2、舉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釋義:從一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形容善於類推,能由此及彼。

出處:《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例句:現代漢語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們就能~,造出各種各樣的句子來。

3、有教無類 [ yǒu jiào wú lèi ]

釋義:對任何人都給以教育,不分高低貴賤。《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類:類別,種類。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例句:孔子當年認為**不分貧富,因~,據說他的高徒顏回家裡就很窮。

4、誨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釋義:耐心地、不厭倦地教導別人。

出處:《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例句:他一生勤勤懇懇,~,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才。

5、色厲內荏 [ sè lì nèi rěn ]

釋義:外表強硬嚴厲,內心怯懦軟弱。

出處:《論語·陽貨》:「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共猶穿窬之盜也與?』」

例句:別看他那副氣勢洶洶的樣子,其實他~,心裡害怕極了。

9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孔子的成語有:學而不厭、苦心孤詣、聞過則喜、有教無類、不偏不倚、誨人不倦、樂此不疲、托物言志、喻之以理、逝者如斯、川流不息、後生可畏、見賢思齊、舉一反

三、巧言令色、韋編三絕,盡善盡美等。

形容孔子的成語有:才高八斗、知識淵博、不恥下問、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禮賢下士、德才兼備、知書達理、彬彬有禮等。

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西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10樓:匿名使用者

1.成仁取義

成語拼音:chéng rén qǔ yì

成語解釋:仁:仁愛;義:道義;正義。指為了崇高的事業而就義。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大動干戈

成語拼音:dà dòng gān gē

成語解釋:幹、戈:古代兩種兵器。原指進行戰爭。現多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3.當立之年

成語拼音:dāng lì zhī nián

成語解釋:指三十歲。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三十而立。」

4.道聽途說

成語拼音:dào tīng tú shuō

成語解釋:道、途:路。路上聽說來的;又在路上傳播。指隨便傳說不可靠的訊息;或指沒有根據的訊息。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5.父母之邦

成語拼音:fù mǔ zhī bāng

成語解釋:指祖國。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1樓:匿名使用者

1.不敢問津

成語拼音:bù gǎn wèn jīn

成語解釋: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長沮桀溺藕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2.飽食終日

成語拼音:bǎo shí zhōng rì

成語解釋: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指無所作為。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之美

成語拼音:chéng rén zhī měi

成語解釋:成:成全;幫助;美:好事。成全別人的好事。也指幫助別人實現其美好的願望。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之美,不**之惡。」

4.徹上徹下

成語拼音:chè shàng chè xià

成語解釋:徹:貫通。貫通上下。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顥曰:「夫徹上徹下語。」

5.苗而不秀

成語拼音:miáo ér bù xiù

成語解釋: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開花結果。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讚美孔子的名句,孔子的名言和讚美孔子的成語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 遭遇不幸 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 幫助他們恢復自由 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 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 向國家 領取金錢。孔子說 賜 端木賜,即子貢 你錯了 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

孔子在魯學琴的故事,關於孔子的成語故事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 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626231 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 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

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關於孔子和孟子的成語故事

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 孟子 梁惠王上 仲尼 孔子 曰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根據孔子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句話,後人將 始作俑者 引為成語,比喻第乙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戰爭連年不斷,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