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撞球應該怎麼發力

2021-03-18 04:49:31 字數 1356 閱讀 4439

1樓:刀蓮

打撞球三種發力方法:

(1)「推」,大部分的初學者所發的都是這種力,而高手在用推的時候,往往由於擊點不同和推力的快緩而表現出的功力,則令人嘆服;(2)「打」,說起這個「打」字,才是撞球的精華所在,「打」的發力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事了,在這一擊中所體現出的力度、速度、硬度是乙個優秀選手一生都想去追求並做到完美的目標所在;(3)先打後推,也可以稱其為「撮」,這種桿法是九球高手最常用的,如應用得當,它在強拉強塞上所表現出來的旋轉是隨心所欲的。

下面我們談一下打撞球力的**,其實每打擊一次,你不自覺的就會用七個地方發出力來,大體上有大臂、小臂、手腕、虎口、手指、球桿、桿頭。

我們再談回到前面說的三類發力:

(1)「推」,大體上是用小臂帶動手腕,手腕順勢推出。戴維斯先生曾經在他的講座中指出:盡量用底部推和早發力還有中高頓杆去代替普通推桿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2)「打」,大體上是小臂帶動手腕,手腕衝在前面,手腕的速度要快於小臂的速度,桿頭的速度要快於母球的速度。不管杆出的深淺,桿頭的尾勁都不能「飄」和「散」。這裡強調的是腕力,乙個不善於使用腕力的球手,永遠都是普通球手。

這個腕力發桿的手法和怎樣在杆和杆頭上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辦法,以及怎樣把它練習的盡善盡美都是一環接一環的。

「打」的每一擊要做到完美,就要把力度、速度、硬度這三度協調到最佳;其中力度大部分是小臂給的,速度和硬度大部分來自於手腕和手指(只是大部分),細微之處只能自己細心體會,小臂和手腕的配合至關重要。所以要形成「動力定型」就要有相對穩定的幾個環節:拉桿的長短、發力的早晚及出桿的深淺,要做好這些必須要有系統的、正確的針對性訓練,所以就有了諸多的練習方法,如士碌架中的蛇彩,九球中的l型等等,但是這些練習方法大師級選手是這樣練的,我們也是這樣練的,為什麼效果大不相同呢?

那是因為出桿發力的方法問題,要知道我們練習撞球時所做的一切,包括:上位、站位、站姿、手的握法、運杆、節奏等等基本功都是為了發桿這一擊,往往我們憑自己的大腦和智慧型及悟性又或者道聽途說了一些所謂的撞球秘訣,自以為境界很高,不斷的重複錯誤,進出乙個個的誤區,使自己永遠在迷途中徘徊。所以古人有云:

古之學者必有師。一定要有明師的指點,言傳身教,才能學有所成,虛心求教,尊師重道才是真正的秘訣。

(3)先打後推,也就是「撮」,這種桿法在加塞時比「打」和「推」都強烈,許多是加上了大臂和虎口的力量,在「撮」時手指不象「打」那樣在完成擊球時抓緊球桿。「撮」要注意的是:力量是勻加速的,要均勻加力,並且出桿越慢,硬度越強,穿透越完整,塞就越大,效果越好。

前面所談的三類發力對母球和目標球撞擊後的效果各不相同,可以根據力的大小、塞的強弱來判定撞擊後的母球走向。(撞擊的最初分離角如沒有旋轉的情況下為90o,包括上下旋)掌握高中低杆的分離角,你才能正確的運用旋轉,你才能體會到旋轉中的「提前量」,你才能學習什麼叫「科學的旋轉」(科學的旋轉加上各種桿法才叫真正的準確無誤)

撞球怎麼打梭杆,偏杆,高桿,撞球怎樣打低杆和高桿?

母球的擊點 母球的擊點 大家都知道,控制母球走到自己理想中位置是靠桿法和力度來實現的,不同的桿法是根據球桿擊打母球不同位置而產生的。那麼母球上究竟有多少個擊點又究竟可以產生多少種桿法呢?理論上有n個擊點可以產生n種槍法 n 1k 所以說可以把母球象鐘錶一樣分成十幾個點云云的時候,偶也在罵。的確,母球...

打桌球正手怎樣發力,打桌球怎樣掌握擊球動作小和發力集中要領

大桌球正手發力技巧 正手發力一般包括引拍,揮拍擊球,重心從右到左還原三個步驟 以右手持拍為例 一,引拍。引拍的動作要在身體的引導下完成,大家一定要注意打桌球的主體是您的身體而不只是手臂和手,一般應該首先向右轉體同時身體重心壓到右腳上,同時由於肩部的自然的隨腰後轉,帶動手臂後引到身體右後方即可。二,揮...

怎麼解釋打撞球時,球的運動軌跡

撞球桌上的黑科技,能計算球的運動軌跡,可百發百中,立馬變大師 這個還真的不好解釋!母球在碰撞前是直線運動的。在撞到球后,運動軌跡會有無數種,因為你在母球上打出的任意乙個點,都會導致在發生碰撞後所球的軌跡會有所不同。這個不是很專業,不過懂些物理常識,如果球做直線運動,那麼遇到障礙物時,與其反射角是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