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六藝 風雅頌賦比興賦比興是表現手法,為什麼要和風雅頌合

2021-03-23 05:44:16 字數 6497 閱讀 9441

1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計歌總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所謂《詩經》中的「六義」,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詩經》所收集的詩,都是可以配樂歌唱的。根據**及詩歌形式、內容、語言的不同,《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包括十五「國風」,即十五個地方的民間歌謠。

「國風」儲存了大量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具有濃厚的民歌特色。這部分詩歌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處境及思想意識、審美觀念,表達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真實感受和深刻認識。「國風」的語言樸素、鮮明,富於形象性,多處,用雙聲、疊韻、疊字等,表達準確優美。

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韻,富有節奏感和**感。同時多處出現章節的復疊,有一唱三歎的藝術美感,是《詩經》的精華部分。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區的**。

頌有形容的意思,是宗廟祭祀用的舞曲。雅詩的內容多描寫統治階級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會歌舞中。頌詩的內容多是歌頌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廟時演出。

稚詩和頌詩都是統治者在特定場合演出的樂歌,但雅詩的篇幅較長,分章分節,句法整齊,流暢通順,有些還偏重於抒情,加上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有較強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頌詩具有極為濃厚的宗教文學色彩,形式較為古板呆滯,詩歌語言也顯得典雅沉重。雅詩分為「大雅」和「小雅」,頌許則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風、雅、頌與賦、比、興被統稱為《詩經》的「六義」,成為《詩經》最具代表性的六個特點。「風雅」和「比興」更成為《詩經》中所體現出來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的代稱。

風雅頌賦比興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於我們常用的排比修辭方法。

比:比喻。相當於我們常用的比喻修辭方法。

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後藉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於我們常用的象徵修辭方法。興就是以情寓於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興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1、起源:

風雅頌賦比興,起源於詩經,合稱「六義」,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說:「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前者是詩的作法,後者是詩的體裁。賦、比,較清楚,興有疑問,後人分歧很多,沒有定論。

劉勰「風通而賦同」,風雅頌相通,賦則作為詩的一般表現手法。

2、簡介:

「賦比興」的觀念在早在春秋時代就有,而後不斷積累,先由《周禮·春官·大師》總結:「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以六德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

3樓:冰夏

風雅頌是從詩歌內容來講的,賦比興則是指詩歌的表現手法,有些類似於修辭手法。風雅頌賦比興的具體含義如下:

1、風:本是樂曲的統稱,又稱國風,一共有十幾個地區的樂曲。國風是當時當地流行的歌曲,帶有地方色彩。從內容上說,大多數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間歌手,但是也有個別貴族。

4、賦: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即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

5、比:是打比方,用乙個事物比喻另乙個事物。《詩經》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於變化。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

6、興:是從乙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興」字的本義是「起」,因此又多稱為「起興」,對於詩歌中渲染氣氛、創造意境起著重要的作用。

詩經內容分為風雅頌,表現手法分為賦比興,合稱什麼,每句以幾言為主,篇章結構多採用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1、風雅頌賦比興合稱「詩經六義」

2、每句以四言為主

3、篇章結構多採用重章疊唱的方式(即章節的復疊,有一唱三歎的藝術美感)

5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計歌總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所謂《詩經》中的「六義」,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詩經》所收集的詩,都是可以配樂歌唱的。根據**及詩歌形式、內容、語言的不同,《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包括十五「國風」,即十五個地方的民間歌謠。

「國風」儲存了大量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具有濃厚的民歌特色。這部分詩歌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處境及思想意識、審美觀念,表達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真實感受和深刻認識。「國風」的語言樸素、鮮明,富於形象性,多處,用雙聲、疊韻、疊字等,表達準確優美。

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韻,富有節奏感和**感。同時多處出現章節的復疊,有一唱三歎的藝術美感,是《詩經》的精華部分。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區的**。

頌有形容的意思,是宗廟祭祀用的舞曲。雅詩的內容多描寫統治階級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會歌舞中。頌詩的內容多是歌頌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廟時演出。

稚詩和頌詩都是統治者在特定場合演出的樂歌,但雅詩的篇幅較長,分章分節,句法整齊,流暢通順,有些還偏重於抒情,加上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有較強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頌詩具有極為濃厚的宗教文學色彩,形式較為古板呆滯,詩歌語言也顯得典雅沉重。雅詩分為「大雅」和「小雅」,頌許則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風、雅、頌與賦、比、興被統稱為《詩經》的「六義」,成為《詩經》最具代表性的六個特點。「風雅」和「比興」更成為《詩經》中所體現出來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的代稱。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大全,你值得擁有。

詩經六義 風雅頌賦比興 啥意思 咋區分哇

6樓:あ四十一

風,即國風,是各地的民歌,詩經中共有十五國風。 比較常見的篇目如《關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數為公卿貴族所做,一般看作「正聲」。

常見的篇目如《采薇》、《鹿鳴》、《江漢》、《思齊》(前兩篇屬小雅,後兩篇屬大雅)等。 頌,即祭祀和頌聖的樂曲,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常見的篇目如《我將》、《有客》、《玄鳥》等。

賦、比、興的按表現手法分的。 按朱熹《詩集傳》中的說法,「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說,賦是直接鋪陳敘述。

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如「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攜老」,即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 如《魏風·碩鼠》、《邶風·新颱》都是通篇用比的。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即起興,用其他東西引出要說的內容。

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鳩鳥在河中叫起興。

《魏風·伐檀》也是用興這種表現手法的突出例子。 起興常常同時用。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計歌總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

所謂《詩經》中的「六義」,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詩經》所收集的詩,都是可以配樂歌唱的。根據**及詩歌形式、內容、語言的不同,《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包括十五「國風」,即十五個地方的民間歌謠。「國風」儲存了大量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具有濃厚的民歌特色。這部分詩歌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處境及思想意識、審美觀念,表達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真實感受和深刻認識。

「國風」的語言樸素、鮮明,富於形象性,多處,用雙聲、疊韻、疊字等,表達準確優美。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韻,富有節奏感和**感。同時多處出現章節的復疊,有一唱三歎的藝術美感,是《詩經》的精華部分。

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區的**。頌有形容的意思,是宗廟祭祀用的舞曲。雅詩的內容多描寫統治階級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會歌舞中。

頌詩的內容多是歌頌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廟時演出。稚詩和頌詩都是統治者在特定場合演出的樂歌,但雅詩的篇幅較長,分章分節,句法整齊,流暢通順,有些還偏重於抒情,加上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有較強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頌詩具有極為濃厚的宗教文學色彩,形式較為古板呆滯,詩歌語言也顯得典雅沉重。雅詩分為「大雅」和「小雅」,頌許則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風、雅、頌與賦、比、興被統稱為《詩經》的「六義」,成為《詩經》最具代表性的六個特點。「風雅」和「比興」更成為《詩經》中所體現出來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的代稱。

7樓:謹傑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國古代

什麼是風雅頌,賦比興

8樓:名字太難起了

風雅頌和賦比興分別指的是:

1、風雅頌:

2、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對於詩歌表現方法的歸納。它是根據《詩經》的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

9樓:新石家莊

風雅頌賦比興合稱「六義」。「賦比興」的觀念在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不斷積累,先由《周禮·春官·大師》總結:「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以六德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漢代《毛詩序》的作者..

10樓:咱們的大中國

1風:不同地區的地方**。

2雅:周王朝直轄地區的**,即所謂正聲雅樂。

3頌: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

4賦:平鋪直敘。

5比:以彼物比此物。

6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

11樓:夏荷的舞蹈

風雅頌賦比興,起源於詩經,合稱「六義」,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說:「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前者是詩的作法,後者是詩的體裁。賦、比,較清楚,興有疑問,後人分歧很多,沒有定論。

12樓:愛笑的二貨

不知道咋(⊙o⊙)?

風雅頌賦比興,詳解及例子

風雅頌賦比興被統稱為?

13樓:無名之人

六義。六義是詩經學名詞。語出《詩·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一般認為風、雅、頌是詩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手法。

一般認為風、雅、頌是詩的分類和內容題材;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手法。其中風、雅、頌是按不同的**分的。鄭樵雲:

「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通志序》)賦、比、興的按表現手法分的。

14樓:薄暗靈魂

詩經六義

所謂《詩經》中的「六義」,即是指「風、雅、頌」三種

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風、雅、頌、賦、比、興

其中風、雅、頌是按不同的**分的。鄭樵雲:「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通志序》)

風,即國風,是各地的民歌,詩經中共有十五國風。

比較常見的篇目如《關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數為公卿貴族所做,一般看作「正聲」。

常見的篇目如《采薇》、《鹿鳴》、《江漢》、《思齊》(前兩篇屬小雅,後兩篇屬大雅)等。

頌,即祭祀和頌聖的樂曲,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常見的篇目如《我將》、《有客》、《玄鳥》等。

賦、比、興的按表現手法分的。

按朱熹《詩集傳》中的說法,「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說,賦是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如「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攜老」,即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

如《魏風·碩鼠》、《邶風·新颱》都是通篇用比的。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即起興,用其他東西引出要說的內容。

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鳩鳥在河中叫起興。《魏風·伐檀》也是用興這種表現手法的突出例子。

起興常常同時用。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計歌總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所謂《詩經》中的「六義」,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詩經》所收集的詩,都是可以配樂歌唱的。根據**及詩歌形式、內容、語言的不同,《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包括十五「國風」,即十五個地方的民間歌謠。

「國風」儲存了大量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具有濃厚的民歌特色。這部分詩歌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處境及思想意識、審美觀念,表達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真實感受和深刻認識。「國風」的語言樸素、鮮明,富於形象性,多處,用雙聲、疊韻、疊字等,表達準確優美。

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韻,富有節奏感和**感。同時多處出現章節的復疊,有一唱三歎的藝術美感,是《詩經》的精華部分。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區的**。

頌有形容的意思,是宗廟祭祀用的舞曲。雅詩的內容多描寫統治階級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會歌舞中。頌詩的內容多是歌頌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廟時演出。

稚詩和頌詩都是統治者在特定場合演出的樂歌,但雅詩的篇幅較長,分章分節,句法整齊,流暢通順,有些還偏重於抒情,加上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有較強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頌詩具有極為濃厚的宗教文學色彩,形式較為古板呆滯,詩歌語言也顯得典雅沉重。雅詩分為「大雅」和「小雅」,頌許則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風、雅、頌與賦、比、興被統稱為《詩經》的「六義」,成為《詩經》最具代表性的六個特點。「風雅」和「比興」更成為《詩經》中所體現出來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的代稱。

急救詩經風雅頌賦比興

所謂風 雅 頌,是指 詩經 按 劃分的三個類別。風 是指國風,即西周時期各國的民間歌謠。雅 是周王京畿的樂歌,周王京畿被周人稱為夏,古代雅 夏通用,故有此稱。雅 分大雅 小雅,意與後世的大曲 小曲相近。頌 是形容 讚頌的意思,是當時統治者進行祭祀時的樂歌。所謂賦 比 興,是 詩經 主要的表現手法。賦...

談談你對詩經,風雅頌的理解,詩經裡面的風雅頌是什麼意思

詩經有 六義 賦比興是詩歌寫作技巧,風,雅,頌是詩歌體裁。風 社會的,大眾的 雅 政治的,宮廷的 頌 宗教的,廟宇的 詩經裡面的風雅頌是什麼意思 風 雅 頌本質上是一 種 上的分類,由 而得名。風土之音 曰風 朝廷之音曰雅 宗廟之音曰頌 宋 鄭樵 風,土風,代表各國的 面貌 反映各國的風土和風俗 雅...

《詩經》中《風》《雅》《頌》的特點和區別

風。是不同地bai區du的地方 多為民間zhi的歌謠。風dao 詩是從周南 專召南 邶 鄘 衛屬 詩復經 的體例是按照 性質的不制同來劃分的bai,分為 du風 雅 頌三類。風。是不 風 的意義就是聲調。它是相對於 王畿 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專 而言的。它是屬帶有地方色彩的 古人所謂 秦風 魏風 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