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在借難逃
中國建築文化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不管是古代建築還是現代建築它們在建築的歷史長河中存在並發展,向世界展示著自己的灼灼光華。而中國古代建築對現代建築從建築文化思想到建築實踐都有極其深遠的的影響。
現代建築繼承傳統建築的結構優點,吸收西方建築的可取之處,並且運用現代建築技術予以表現。傳統建築賦予了現代建築的歷史文化背景,現代建築在秉承傳統建築文化、建築工藝的同時,又向其中融入時代氣息,使其發展變化。即中國現代建築對古代建築既有繼承又有發展。
1 我國古代建築的文化特徵 建築的文化特徵,也就是既成的建築物以其形象表現出人類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宋代以後,雖然又歷經數代,但建築的結構卻一直不變,這也就是使我們得以從元、明、清的各類遺存建築中窺得數千年延續下來的中國古代整體建築文化特徵。中國古代建築文化以思想作為根基,形成了內涵豐富、獨具一格的建築體系。
1.1 儒家思想之「中庸」 「中庸」由孔子提出,作為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之一,將其演繹為不偏不倚、允當適度之意。而「中庸」的觀念體現在古代建築上時,大致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建築的平面在布局上必須有一條南北中軸主線,使整個平面呈對稱均齊布置。這一格局在各類中國古代建築中均能找到,如宮殿王府、廟宇祠堂、會館書院等,現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也體現了這種關於中軸線的建築空間意識。 第二,中庸之道講究萬事萬物皆可共存,無需走極端,即以最大的寬容性包容一切。
中西合璧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就是包容性的產物,凡是能被稱之為美的建築,無論是否來自異國,都能揉入中華民族建築文化之中,收為己用。 第三,不追求建築物的過高、過大,總體上呈平面發展。也就是說從單體構成庭院,從庭院再構成建築群,以此表現出一種綿延於大地之上的感覺,並且在單間內通過出眺深遠的大屋頂與門窗來構架出內部空間延續至外部之感,達到模糊內外界線以將兩個空間結合之用。
1.2 儒家思想之「禮制」 「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因此能「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記· 曲禮上》)。可見儒家把「禮制」看作是維繫天地人倫、 上下尊卑的秩序準則,也是治國的根本之道。
封建統治者們興建了大規模的禮制建築,在 《禮記》有關建築功能的論述中也提到了其「以降上神與先祖,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別」 的具體作用。這種自覺以建築形式區分人的等級之做法,使古人按遠近、長幼、親疏,繼而按高下、尊卑、貴賤來處理社會人際關係,以做到維護階級社會的秩序。拿北京故宮建築群為例,從宮殿的平面布置上能體現出其嚴格的主次之分、 內外等級,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同的屋頂規模也顯示了等級的不同。
另外,一般的四合院中,長輩居於上房,兄東弟西,女眷居於後院等等皆是禮制上的等級之分。即便是人死之後的墓園占地、墳丘高度、墓碑形制等等都有嚴格的等級制度。 1.
3 儒道結合,內儒外道 前文已提及儒家的「禮制」之說在建築上的強硬體現,但值得一提的是,「禮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人性,不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國的古代建築在顯示倫理制度的同 時,也不忘適時的詩情畫意,形成了前宮後苑之局。這種內外的兩重之感即是內儒外道的表現。道家思想提倡修身養性,宮殿王府之內的後花園正是其修養之所。
並且,中國古代建築的飄逸之感、流動之姿,也符合了道家的氣韻生動一說。 中國古代建築的木結構是榫卯聯接,這種木構形式從河姆渡遺址沿用至近代。這種結構形式的建築很容易按人的空間需求來改建、加建或是遷建,這就有利於「變」,而其中不變的則是文化的發展性和連續性。
再者,中國古代建築的木結構體系的特點是地上立柱,柱上架梁枋,梁枋上建屋頂,頂部重量就由梁枋到柱,再由柱到地面,而牆壁只是起到隔斷作用而不承重。因此,由於木結構各個構件之間榫卯聯接富有韌性,往往「牆倒屋不塌」,也就是依靠柔之內力的調整來與剛之外力進行個協調。 這些建築觀與 《周易·繫辭》 中的 「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思想不謀而合,皆強調了不可為固定的格式所拘束,並且剛柔相易。
2 現代建築對我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傳承發展
**中國宗教建築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2樓:匿名使用者
建築但凡能成為乙個完善的體系,則必然有其深厚的社會文化根源,既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產生,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消亡。因此,研究傳統建築,只有結合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才可能探明其真義,也只有這樣,才能判別良莠,決定取捨。一 農耕文明的若干特徵及其在建築設計意念中的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無論是精英文化的諸子百家還是作為民俗文化的民間信仰和風俗,大多可以歸納到「以耕作居於支配地位」、社會分工不發達、生產過程周而復始的農業文明的範疇之中。
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系列基本性格,其根源都深植於這樣一種經濟生活當中。這種農耕文化以其深刻的影響力,無孔不入地左右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建築,尤其是官式建築,作為社會文化的載體,在許多方面表露出與之相應的特徵。
1 務實精神農耕生活「乙份耕耘,乙份收穫」的特徵漸漸形成了一種求真務實的群體趨向。農人在農耕活動中認識到「利無幸至,力不虛擲」的真理。這種農人的務實之風也感染了文化人,於是「大人不華,君子務實」便成為賢哲們一向倡導的精神。
正是這種民族性格使中國人發展形成了實用、理性而不太注重純科學玄想的特徵。「重實際而輕玄想」的另一種表現在於對待宗教的態度上。自周秦以後2 000餘年,基本上沒有陷入全民族的宗教迷狂,實用理性逐漸成為根深蒂固的民族精神。
這種實用理性的務實精神,在建築上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是注重結構邏輯的真實性,很少刻意地附加裝飾。中國古典建築是建立在一套完備的木框架結構的技術體系之上的,一直十分注重結構邏輯的真實性的表達與傳遞。
從椽、檁、梁、柱到基礎的結構力學傳承,關係非常清楚。不僅如此,有些看似裝飾物的構件,也有其結構方面的原始需求。如雀替,似乎是為了解決立面構圖問題而發展的,但是本身也是出於一種構造上的需要演化而來的。
又如室內裝修的「徹上露明造」。為了避免屋頂構架的木材朽壞,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們處在乙個乾燥通風的環境之中。因此,很多時候不在室內另作天花,而是讓構造完全暴露出來,對各個構件作適當的裝飾處理,就形成了「徹上露明造」。
在中國古典建築中,純粹裝飾的構件是很少的。構件一般是在充分反映用途和構造的情況下,加以有節制的裝飾完成的。適用則可,絕不無謂新增。
其二是以人體尺度為出發點,不求高大永恆。中國古典建築體系一直堅持著有節制的人本主義建造原則。無論什麼型別的建築,都很少建像西方教堂那樣超尺度的東西。
中國建築的龐大,是通過小尺度單位的「院」不斷有規律地衍生而產生的。不論建築群多麼龐大,人在其中活動,所感受到的永遠是與人相親和的尺度。這種設計取向,正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實用理性思想居於統治地位的特點,迥異於西方在神學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在審美方面,中國建築給人設定的路徑決定了人在其中是以乙個個院落為中心對建築進行審視的。故而在建築設計中,匠師們僅就院中視野所及進行仔細推敲,而對目光不及的側面則徹底不管,任其質樸平淡,從而形成了立面構圖的「場景式」特徵。步移景異,則是以麵為單位在變,而不是如西方的以體為單位進行。
這種「二維」審美特點,是真切認識古建設計的一把鑰匙,可以糾正長期以來以西方審美觀點來判定中國建築的誤區。 2 恆久變易觀念農業社會人們滿足於維持簡單再生產,缺乏擴大再生產的動力,因而社會執行緩慢,大體呈靜定狀態。這樣的環境便易於滋生永恆意識,認為世界是悠久的、靜定的。
好常惡變,反映在精英文化中,則是一種求「久」的觀念,《易傳》中所謂「可久可大」,《老子》中所追求的「天長地久」,「深根固蒂,長生久視」。董仲舒所謂「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等。反映在民間則是對器具追求「經久耐用」,對統治方式希望穩定守常,對家族祈求延綿永久。
反觀建築,恆久觀則導致「守常」意識的產生,如以不變應萬變、世界在改變而我心以不變待之等心理。在中國傳統的設計思想上,對一切的房屋、車、服、禮器等的製作都是採用一種靈活性很大的通用式設計,預計到使用情況有了變化時也可以同樣應用。傳統的中國式房屋設計原則就採用「通用式」設計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麼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
經久耐用和廣泛適應性便成為其追求的目標。與恆久觀相輔相成,變易觀念在中國也源遠流長,並形成「寓變易於保守之中」的特點。歷代革新,無不是托古改制,一直走「復古以變今」的思路。
這正是農耕經濟養育的中華文化在古與今、常與變的問題上的獨特表現。建築則一方面推行靈活多變的「通用」設計原則,另一方面則漸漸形成成熟的「標準化」建造方式。中國傳統建築體系的框架結構和標準化則滿足了這種恆久與變異的社會心理的要求。
空間與序列的豐富多彩最終落實到平實而定型的標準化框架之中,成為一種得心應手的方式。再深一層次,以不變應萬變之心理,在對待事物上,則須有深刻的反觀內省的能力,於是在中國對「參悟」情有獨鍾。注重感受、注重點撥與覺悟的思想,可以說貫穿於古代建築的每乙個層次。
例如,中國建築不注重外表直觀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隨著道路穿過一道道大門,便會有乙個個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開朗。建築序列尤如一軸長卷,且走且思, 道不盡則思不盡,一直達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
這一點在園林設計中表現得更為充分。古典建築在重領悟、重層次、重氣氛等方面極下功夫, 反倒對單座建築淡然處之。古人對感受與領悟的追求,遠遠超過了對於建築物本身的注視。
建築以恆久的構件和不變的院落,通過無限「衍生」便能演繹出無窮的變化,從而形成了中國古建群體獨有的內涵。 3 中庸思想 「中庸」是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為適應之謂,庸為經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適用而經久不渝。
這一點實際是與「恆久意識」相通的,進而演繹為不偏不倚、允當適度之意。 在人格思想上並不注重強烈的自我表現,而是追求執兩端而用中的溫順謙和的君子之風。所謂「君子訥訥於言」。
施之於建築,則表現為不求外顯而求內涵的特點。可以認為,君子之建築亦是「訥之於言」的。中國建築往往把精華和高潮放到最裡面,放到最後面,而前面則只是樸質的牆。
庭院深深深幾許,精彩之處全在這一層層的化解之中。農耕文化內向型的特徵決定了中國古建必然要選擇這種重感悟、重內涵的建築布局方式。二 宗法特徵與建築設計意念中華民族以農業社會形態經歷了氏族制度解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民族血緣紐帶解體的不充分決定了後世大量地保留了由氏族社會遺留下來的特徵。
主要由血緣家族組合而成的農業鄉村最終形成了中國千年不衰的宗法制度。注重血脈相承的純正性以及長幼尊卑的秩序倫常,成為維繫宗法制度的必不可分的東西。「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成為一種沿襲久遠的傳統觀念。
在中國,宗法制度兼備政治權力統治和血親道德制約的雙重功能。雖然歷經動亂,社會經濟形態、國家政權形式多有變遷,但構成中國社會基礎的始終是由血緣紐帶維繫著的宗法性組織——家族。 「家」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基本細胞。
「家族」與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是一致的,國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國,具有「家國同構」的特徵。在這樣一種社會特徵之下,一切思考便均是由「家」開始的。家,是社會思考的基本單位。
這一點,在建築上有著深刻的反映。以家為起點的特徵,導致中國古代建築以「住宅」為發展原型的特徵。在中國古代建築中,有明顯的特點表明一切建築形制均是由住宅發展而來,一切均以住宅概念為原型。
西方的教堂不宜作為住宅,中國的住宅卻可以改作佛寺,官衙是**的住宅,佛寺是佛的住宅,皇宮是皇帝的住宅,至於商店也是「前店後居」、是商人的住宅。總之,似乎沒有一種型別的房屋是完全和居住無關的,而且,任何一類建築似乎都是由住宅發展而來的。在古代,住宅和房屋之間的含義是沒有分別的。
最早的時候稱為「宮室」,後來叫作「居處」。居處就是生活起居,以至於包括一切戶內工作的地方。在這個總概念之下,似乎無須再作什麼房屋種類的詳細劃分。
三 結論綜上所述,中國古典建築體系是一套深受農耕意識影響、與宗法社會相諧調的體系,它在設計意念上是以「家」為思維起點,以住宅為原型而不斷衍生的產物。此結論,則是古代建築體系與社會文化之間關係的初步看法。
試論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的飲食文化具有怎樣的特色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點有哪些?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而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也源遠流長。中國人的餐桌不但很特別,很多還很有深意。尤其是在中國古代,人們吃飯不但講究菜式和器具,還很講究座次。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特色。那麼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具體有哪些特點呢?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在這裡和大家一...
新聞選擇對新聞工作的意義,試論述新聞選擇的意義,作為一名新聞傳播者,如何進行新聞選擇 5
如道居士 新聞選擇對於發現新聞 對發現的新聞進行取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新聞敏感對二者的的重要性是同等的,缺少新聞敏感對前者造成的影響就是發現不了有價值的好新聞,而對後者,就會因新聞的取捨不當而造成負面的 新聞 有時甚至後者的危害要大於前者,對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後果確實是比較可怕的。...
試論述我國設定公務員法的法律責任的必要性及具體型別
我國公務 來員法的法律源責任是指機關或者公務員違反公務員法的有關規定後應當承擔的消極意義的法律後果。我國設定公務員法的法律責任的必要性在於 1 是完整的公務員法律規範的一般要求 2 是公務員法律制度得以正確全面落實的保證 3 是實現公務員權利義務的保障 4 是加大公務員制度執行力度的保障。我國的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