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計理論中,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是不同的概念嗎?本人覺得

2021-03-27 09:59:34 字數 5761 閱讀 6074

1樓:匿名使用者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額額度表示的會計資訊錯報與錯弊的嚴重程度,該錯報或錯弊未被揭露足以影響會計資訊使用者的判斷或者決策。

審計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嚴重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其在量上表現為審計重要性水平。

兩下對比,結論您應當清楚

審計中重要性與重要性水平的區別是?

2樓:

樓上說的都不對。

審計中的重要性與我們平常所說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審計專業術語的重要性是指某一交易或事項可能影響利益相關者做決策的程度,重要性與某一事項的金額或性質相關,並取決於特定環境。重要性水平是對重要性的量化,如果可以接受的審計風險一定,重要性水平越高,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

比如說,審計師可以接受的財務報表錯報為10000元,如果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很高(重要性水平高),則審計師可以接受的檢查風險就越低。

樓主對重要性與重要性水平產生混淆是因為沒有理解重要性的含義,審計的重要性不是說某個專案重不重要,而是對錯報風險的乙個衡量指標。

3樓:南風過境吧爸爸

1. 審計的重要性(重要程度)是從財務資訊使用者的角度考慮的,若財務資訊使用者認為某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自己做出經濟決策,這該項錯報是重要的;

2.審計的重要性水平是財務報告使用者能容忍的最大錯報,也就是說如果錯報的金額超過了這個重要性水平,就會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

3.所以,如果重要性程度大,即很大可能會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此時財務報告使用者能容忍的最大錯報就小(舉個例子:如果某個人對我來說特別重要,那我能容忍他被人欺負的程度就很小),即重要性水平就低。

因此兩者的關係是反向的。重要性程度高,重要性水平就低(這裡我們不能按照常規思維來看,審計的重要性水平跟我們平常的理解不同。有無「水平」兩個字差別挺大。

有時候「重要性水平」也會被寫成「重要性」,要根據情景加以判斷。)

ps:順便說一下審計的重要性水平和審計風險的關係:

審計的重要性水平和審計風險也呈反向關係。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重要性水平高,說明能財務報告使用者能容忍的錯報水平高,比如為100w元,小於100w的錯報可以容忍,大於100w的錯報不能容忍,要全部查出來;相比於10w的重要性水平,100w的重要性水平查詢的範圍要小,查出錯報的概率要比10w的重要性水平高,因此審計風險就較低。)

4樓:匿名使用者

我理解就財務報表審計來說

重要性是:對財務報表具有重要性的專案,會影響對財務報表發表意見的事項

註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審計當中根據被審計單位了解而確定的重要性水平。這裡指金額和重要性達到什麼歌程度就是重要。

5樓:燈塔市張滿亮

審計中重要性是指審計專案或被審計單位、個人在社會中的影響的程度;

審計水平的重要性是指審計「人或審計單位」的自身素質而言;

上述重要性有本質的區別、(1)對專案而言(2)審計「人」而言。

6樓:

重要性體現為兩個層次:

一是性質上的重要性。是金額雖不大,但性質可能是重要的;

二是金額上的重要性,也就是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作為乙個金額上的臨界值來判斷錯報是否是重大錯報。

總結:重要性包含的範圍大於重要性水平

什麼是審計重要性?如何理解審計重要性?

7樓:木木朋的愛

審計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

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嚴重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

在理解這個概念時應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判斷考慮的角度是報表使用人。審計重要性雖然是註冊會計師作出的專業判斷,但是其判斷考慮的角度卻是報表使用人。

註冊會計師在判斷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為依據的,而不是從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或註冊會計師的角度考慮的。

所以,註冊會計師在作出審計重要性的判斷之前,必須在充分了解報表使用人的基礎上評估會計報表使用者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錯報或漏報的容忍程度。

擴充套件資料

審計風險主要**於兩個風險:

乙個是被審計單位本身的風險,比如重大錯報風險,這個是在審計之前就有的,註冊會計師無法改變。另乙個是註冊會計師的檢查風險。

審計重要性與審計意見型別之間的關係:

根據審計意見型別,審計報告一般可分為四種,即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究竟發表何種型別的審計報告,重要性是註冊會計師考慮的主要因素。若註冊會計師審計後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10萬元的錯報漏報,審計報告的型別由註冊會計師對其重要評估。

8樓:亞港全球註冊

審計職能的定義:是指審計能夠完成任務,發揮作用的內在功能。審計職能是審計自身固有的,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關係的變化,審計物件的擴大,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不斷加深和擴充套件的。

審計職能的相關觀點:

我國審計界對審計職能的觀點,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單一職能論」,一種是「多職能論」。持「單一職能論"」者認為,無論是國家審計、社會審計,還是內部審計,它們只有一項職能,就是經濟監督。

持「多職能論」者,一般認為審計除審計監督這一基本職能外,還具有其他,如評價、鑑證等職能。

經濟監督職能經濟監督是審計的基本職能。

經濟鑑證職能,是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及其他經濟資料進行檢查和驗證,確定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是否真實、公允、合法、合規, 並出具書面證明,以便為審計的授權人或委託人提供確切的資訊,並取信於社會公眾的一種職能。

經濟評價職能,是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資料及經濟活動進行審查,並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所查明的事實進行分析和判斷,肯定成績,指出問題,總結經驗,尋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徑。審計的經濟評價職能,包括評定和建議兩個方面。

研究審計職能的目的:

是為了更準確地把握審計這一客觀事物, 以便於確定審計任務, 有效地發揮審計的作用和更好地指導審計實踐。

9樓:暖暖的幸福

如果審計披露有誤,有啥補救辦法嗎?

審計重要性 審計重要性原則 審計重要性水平 三者之間有區別嗎

10樓:瘋一般的女子

理解審計重要性時要注意:一是重要性概念是針對會計報表而言的,若一項在會計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足以影響報表使用者的判斷,則該項錯報或漏報就是重要的;二是重要性概念是從會計報表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的;三是對重要性的判斷必須依據被審單位特定的環境,被審單位面臨的環境不同,因而判斷重要性的方法也不同,而且對特定被審單位而言,重要性也會因時間的不同而改變;四是重要性和可容忍誤差關係密切.

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數量表示,是乙個臨界點,在審計中其表現形式是金額額度.重要性水平來自於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即審計人員從會計報表使用者的角度判斷會計報表使用者能夠容忍的會計報表中最大差錯額,這一差錯額在特定環境下不會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依據會計報表進行判斷或決策,但超過這一差錯額就可能影響其判斷或決策.重要性實質上強調了乙個「度」,在審計報告中,允許一定程度的不準確或不正確的存在,但是要以這個「度」的為界.

如果會計資訊的錯報或漏報可能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或判斷時就可確認為重要,否則就不重要.

重要性水平在審計實務中的作用:一是有利於提高審計效率.由於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被審單位規模的擴大,企業組織結構日趨複雜,經濟事項日漸頻繁,詳細審計已經不可能.

在抽樣審計普遍被採用的今天,重要性概念為解決審計人員的抽樣決策問題提供了極大幫助,可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選擇科學的抽樣方法,從而大大提高審計效率.二是有利於降低審計成本.由於費用預算與時間預算方面的考慮,審計人員必須在成本與效益之間進行權衡.

重要性原則的正確運用,可以適當減少審計程式,縮小審計範圍,使審計人員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決策的方面,避免事無鉅細.三是有利於減少審計風險.在抽樣審計下,審計人員對未審計部分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而風險的大小與重要性水平的設定、重要性的判斷有關.

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越高.重要性水平的恰當判斷對降低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有重大幫助作用.

11樓:匿名使用者

在特定場合沒有區別:既當研究或運用審計重要性水平時。從普遍意義講,審計重要性是審計學的基礎,也是審計工作認知的基礎;審計重要性原則是在總結風險審計基礎上公升為理論提出的科學歸納,是審計重要性水平的理論概括和基礎;審計重要性水平是風險測試具體運用,並為重要性審計理論提供豐富例項。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審計證據之間的關係如何?

12樓:楊必宇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是反向關係,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

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越高。如果重要性水平很低,cpa通過實施更多的程式,獲取更多的有效證據來降低檢查風險,以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因此,重要性水平和審計證據同樣是反向關係,重要性水平越低,需要的證據越多。

會計中的重要性和審計中的重要性的關係

會計的重要性是什麼

13樓:奧斯卡

會計的重要性如下:

(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2)參與編制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計畫;

(3)負責固定資產的明細核算和有關報表的編制;

(4)計算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和大修理資金;

(5)參與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

(6)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材料物資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7)審查彙編材料物資的採購資金計畫;

(8)負責材料物資的明細核算;

(9)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材料物資計畫成本目錄;

(10)配合有關部門制定材料物資消耗定額;

(11)參與材料物資的清查盤點。

擴充套件資料:會計的工作內容:

1、全面負責財務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組織制定財務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有關規定,並監督執行;

3、制定、維護、改進公司財務管理程式和政策,制定年度、季度財務計畫;

4、負責編制及組織實施財務預算報告,月、季、年度財務報告;

5、負責公司全面的資金調配,成本核算、會計核算和分析工作;

6、負責資金、資產的管理工作;

7、監控可能會對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重大經濟活動;

8、管理與銀行及其他機構的關係;

9、協助財務總監開展財務部與內外的溝通和協調工作;

10、完成上級交給的其他日常事務性工作。

14樓:千里揮戈闖天涯

會計的重要性即重要性原則,是指當經濟業務的發生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損益影響

甚微時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和程式進行核算;反之,當經濟業務的發生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損益影響很大時,就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式進行核算。

重要性的基本特徵是:

①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遺漏或錯報重要的會計資訊,判斷重要性的標準是看其是否會影響資訊使用者的決策;

②重要性概念是從資訊使用者角度提出的,主要的資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等;

③重要性的判斷不能脫離企業所處的環境,不同的企業或同,企業在不同時期,判斷重要性的標準可能不完全相同;

④重要性的判斷不能忽視其本身的性質。有些資訊,雖然從量的標準尚未達到重要性,但其性質嚴重,在本質上已經符合了重要性要求,根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應將其披露。

審計重要性水平怎麼確定,審計的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有哪些

一是從 定性 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性內質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容性 二是從 定量 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數量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性 三是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即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程式時確定的低於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乙個或多個金額,...

救助 審計底稿中,審計計畫重要性水平的計算公式

重要性水平的計算方法有固定 比率法,採用固定比率法的計算公式 判斷基礎 固定比率 重要性金額。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中存在偏離特定目標的差異或缺陷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的差異或缺陷在特定環境下可能會影響管理層的判斷或決策以及組織目標的實現。重要性在計畫階段運用的目的主要是編制科學準確的...

怎麼理解「重要性水平高低與審計證據數量 審計風險成反向關係

不說理論 bai的,簡單舉例子最好du說明白 極端的例子zhi1,如果重要性水平dao是100元,版你測試應收賬款計價與分權攤。賬面會計記錄顯示有十筆業務構成,每筆業務都大於100元。那麼顯然十筆業務你都要檢查!因為他們都超過重要性水平。例子2,重要性水平是100000000000元,應收賬款總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