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琉璃易碎
資訊化教學就是在資訊化環境中,教育者與學習者借助現代教育**、教育資訊資源和教育技
以資訊科技為支撐
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
強調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
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時代性和豐富性
教學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特點。資訊化教學不僅僅是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學** 和手段的改變,而且是以現代資訊科技為基礎的整體的教學體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
資訊化教學設計是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應用資訊科技構建資訊化環境,獲取、利用資訊資源,支援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以老師為中心、書本為中心和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不難看出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顯的,其中關鍵的是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始終處於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忽視,甚至被壓抑。很顯然,這與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這種模式擔負不了培養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重擔,因此,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打造適應新課改要求的高效課堂模式勢在必行。
資訊化教學設計與傳統教學設計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2樓:
1.教師要複寫自己認為制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bai學故事,即du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zhi無鉅細都羅列進
dao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乙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3樓:發的匯添富
?from=search
教學系統設計和傳統教學有什麼不同
4樓:徐天來
1. 「教育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是在傳統教學設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簡稱為『資訊化教學設計』。資訊化教學設計是以e-learning的基礎。
資訊化教學設計的核心是以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學習資源的利用為特徵,其學習內容是交叉學科專題,所以主張運用的教學模式是研究型學習、資源型學習和合作型學習,教學週期是以星期甚至學期為單位,教學評價是根據學生的電子作品集。」
2.「資訊化教學設計是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資訊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全優化的系統方法。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業成就,並使他們最終成為具有資訊處理能力的、主動的終身學習者。
」3.「資訊化教學設計是在綜合把握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資訊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系統方法。」
4.「資訊化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環節進行具體策劃,創設教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式,以更好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
5.「資訊化教學設計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以現代教育理念作為指導思想,把教學設計的理論用於教育資訊化實踐中,從而把教學設計的思想帶入教學一線,實現資訊化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更新。學科教師通過資訊化教學設計,把資訊科技作為教學工具、資訊化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的開發工具,引導學生把資訊科技作為認知工具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從而推動教育資訊化。
」6.「 資訊化教學設計是以現代資訊科技和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基礎,以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能適應資訊時代多樣化教學目標的要求,其主要特徵是:以學為中心,豐富的學習資源、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毫無疑問,資訊科技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是巨大的,校園網、網路教室、多**等已經滲透到了各級各類教育當中,在教學設計理論研究中,也有很多關於教學**選擇和教學策略設計的成果,但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的「資訊化教學設計」呢?在第六個關於資訊化教學設計的定義中,作者概括了資訊科技的主要特徵:以學為中心,豐富的學習資源、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那麼傳統的教學設計是否具備這些特徵呢?我們一一來看。
1)以學為中心
顧名思義,以學為中心就是以學習為中心。加涅在《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及《教學設計原理》兩本專著中鮮明地指出:「教學設計的目的在於幫助個體的學習」、「教學設計必須基於人們如何認識學習的知識」、「為學習設計教學」。
可以說,「為學習設計教學」是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違背這個前提就是錯誤的教學設計。不管是傳統的教學設計還是資訊化教學設計都是「教學設計」,因而都是「以學為中心」的。
2)豐富的學習資源
隨著網際網路和多**技術的發展,目前網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各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可以說這是當代教育良好外部環境的體現。豐富的學習資源為教學提供了支援,也為教學材料的選擇和教學策略的設計提供了支撐。但豐富的學習資源並不必然意味著優質的教學設計。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設計中,並不是資源越豐富越好,資源的選擇和設計要根據學習者的特徵、需要以及學習目標的需要。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採用的資源過多,超出學生的認知負荷,就會給學生造成認知負擔,也違反了「以學為中心」這樣教學設計的根本原則。因此,豐富的學習資源只能作為傳統教育環境和資訊化教育環境的區別,而不足以作為傳統教學設計和資訊化教學設計的區別。
教學設計的精神是一以貫之的,為學習設計教學,為學習選擇和設計學習資源。
3)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國教育都非常重視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體現在學習方式上,就是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等等。事實上,不管有沒有資訊科技的參與,都可以開展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學習,只要我們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條件。因而,這幾種學習方式不是資訊化教學才能開展的,因而也不是資訊化教學設計區別傳統教學設計的特徵。
另外,教學設計的根本宗旨是「為學習設計教學」,因而要求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教學策略和學習方式的設計,而不是單純為了學習方式的轉變而轉變。
4)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教學設計始終關注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突出表現在形成性評價上。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結果的反饋,基於這些反饋進行教學修改。評價的方式可以有訪談、問卷、測試、檔案袋等等。
這些都可以得到關於學習過程的資訊,因而也是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在對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過程中包含了對學習資源的評價,學習資源的選擇和設計是否合理當然影響教學效果,因而是教學設計成果評價的一部分。可以看出,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並不是資訊化教學設計區別傳統教學設計的特徵。
因此,我不同意所謂的「資訊化教學設計」的說法,教育可以資訊化,是因為教育環境的改變,教學設計沒有所謂的「資訊化」,教學設計將教學看成是乙個系統,它的態度是開放的,只有「恰當」和「匹配」,而無「現代」和「落後」;教學設計的宗旨只有乙個:「為學習設計教學」,這個宗旨始終沒有變。
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環境下的教學有什麼區別
教學案例和教學設計的區別是什麼教學設計與教學案例的區別是什麼?
1 教學案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是教學設想通過實踐 反思 再實踐 再反思的產物 教學設計是教者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理性思考的結果 教學設計別人讀了後無法一目了然,教學案例別人讀了後可一清二楚,有助於他人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2 教學案例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它具有教學活動過程的描述,實錄了各種人物的反映 ...
資訊科技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資訊科技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題材體裁。內容形式。結構背景。教學目標 教學目的 教學準備 cai等多 課件,教學方法 引導法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三。進行新課 1,出示課題。2.教師採用 法。講解法。示範法。敘述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3,學生個別先掌握內容,分組掌...
資訊科技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資訊科技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題材體裁。內容形式。結構背景。教學目標 教學目的 教學準備 cai等多 課件,教學方法 引導法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三。進行新課 1,出示課題。2.教師採用 法。講解法。示範法。敘述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3,學生個別先掌握內容,分組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