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無我什麼意思,佛教的「諸法無我」是什麼意思

2021-05-02 13:59:04 字數 4177 閱讀 3225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事,一切理,綜合攏來叫做「法」。

按佛陀的教化,我們之所以跳不出輪迴,主要是有兩個強有力的執著:乙個是我執,乙個是法執。

我執就是執著有乙個「我」的觀念,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或者認為這個能思想的是我。這是一切分別的源頭,有了我就有了他,有了我這個內,就有了除了我之外的那個外。

法執就是認為我們所處的這個物理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因為乙個個活生生的事物就擺在我們眼前,我們既能看得見又能摸得著,所以就認為它們是客觀存在的。

所謂「法無我」就是指所謂的一切客觀存在,其實都是因緣的假合,它並沒有屬於自己的特性,而只是一些條件的暫時組合。

說白了這個「法無我」就是一句話,這個世上不存在永恆的東西。

我們的房子只是一些土石和鋼材的組合,我們坐的車只是一些鋼鐵和塑料的組合,等等等等,我們所知的一切東西都是這樣組合起來的。

所以它們遲早會壞掉,有生命的東西要經歷乙個生老病死的過程,無生命的東西要經歷乙個成住壞空的過程。任何東西都都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特性,也不可能永遠存在。

所以佛陀才提出了四念處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相: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2樓:境界如夢

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

或法我空。二無我之一,諸法因緣相合、假名為法,其中並無真實法之自體,謂之法無我。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一頁雲:法無我者:謂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

由攬父母之遺體,四大假合而成五陰之身。若一一分別推求,皆悉空無所有。凡夫不了,妄執此身為我,余身非我。

若了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則所執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經云:五陰舍宅,觀悉空寂,是名法無我。

----------------------《三藏法數》

藏傳佛教說:「我」是主宰之意。一切事物都不自主,皆是無我。

3樓:曹典之

有的嚮往光明,學佛理,一遇到各種原因就變了,自自然然的被引到享樂的道上去了。心隨境轉。定力不夠不行,看的不清也不行。有的時候,真理會被享樂覆蓋,捨本求末了。

4樓:煩惱即菩提

法,就是各種事物,也就是各種事物沒有自性,都是因緣和合。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法無我」,一切法都是真心生出來的,

而真心(如來藏)無相,

所以說諸法無我。

6樓:匿名使用者

【法若有我 我則有心 心則有念 唸有生滅 生滅有分別 分別是有始有終的世間各法】

【諸法無我 可見如來 我是凡人 無此境界】

佛教的「諸法無我」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諸法無我」並不是說這個世間有乙個「我」,然後佛要你觀想「無我」來破除之;而是說這個世間根本就是沒有「我」,我們內心執著,根深蒂固的覺得有乙個是「我」,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我」是沒有的。

「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說,我要把手舉起,我能夠主宰將它舉起來,這叫做主宰;我的另乙個意義就是它「常」、「一」,既是它一直存在,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它沒有改變,叫做「常」。

「一」既是這個我是單獨乙個,不可以有兩個。世間人認為「我」是唯一的,所以它稱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它有不變的意思。

一歲時的我是我,十歲的我還是我,甚至於老了還是那個我,所以它不變,這就是世間人對我的解說。

擴充套件資料

在佛法中有兩種人執著有「我」:一者、執著五蘊的身心裡面有乙個「我」;二者、執著五蘊的身心就是「我」。剛才講過這兩種都不是「我」,既身心不是「我」;身心以外非身、非心的「我」也沒有,所以「我」不存在。

從以上的推理來看,沒有乙個超然物外的「我」,也沒有在身內、身外的「我」。

佛陀說眾生的身心是眾多因緣聚合的結果,既是我們過去有種種的業因緣,它們湊合形成我們現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乙個聚合,以佛法來說,既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既是身體;受、想、行、識既是心。

五蘊就是身和心,佛陀說它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結果,當中並沒有乙個實體叫做「我」,但是我們卻把此身心稱為「我」。這並不是說有乙個「我」在身心裡面,也不是說這個身心有乙個「我」,是我們把它叫做「我」,那既是「假名我」。

我們眾生給每樣東西名稱後,就認為它是實在的。但佛陀說不是,是假的,是乙個名稱而已,「假名我」亦復如是,在這名稱裡面,並沒有乙個實體存在。但是我們凡夫將這假名我執著以為真,稱為「我執」。

我們現在應該明白,所謂「我」原來是一種執著。

打個比喻:有人抽菸,慢慢的就染上菸癮,對香菸執著了;如果我們一直教導乙個人「我」「我」……;這個身體是我,這個心是我,那它就執著了,認為這個「我」是實有,它就執著這個「我」,稱為「我執」。由於這個「我執」,我們就生起種種的煩惱。

「我」原來是這樣來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諸法無我」。佛陀告訴我們沒有乙個真實的「我」,但是可以將五蘊稱為「假名我」。佛陀也用這個「我」,甚至於佛經的第一句話說「如是我聞」,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確認它只是名稱,沒有乙個實體,所以稱之為「假名我」。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哲學範疇的內容,佛教在早期分為兩大流派,乙個是大乘空宗,乙個是般若有宗,它們的區別就在「法」和「我」的認知上,大乘空宗認為法我皆空,而般若有宗認為我空法有,簡單地說就是法是自然規律(也可以理解為精神),而我是指物質存在,空宗認為我們所見到的物質東西都是虛幻不實的,同時它們存在的規律也是虛幻不實的,因此所有的現象都是所謂緣起性空,按俗話說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以及所有過程都是因為乙個起手因素而造成的隨機結果,都是虛幻的;而有宗認為雖然物質都是虛幻的,可冥冥中有乙個規律是一直存在的,是它在指導所有的行為向乙個既定的規律下發展,在佛教哲學上這是根本問題,非常複雜,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回到諸法無我這句話來說,就是說在所有的自然規律下的物質都是虛幻的。

9樓:匿名使用者

諸法無我裡的「我」,是一種恆常不變的東西,比如**教講的「上帝」是第一因,「靈魂」;印度教也有這個觀念。

這個「我」,不依賴其他而存在,能產生一切現象,支配其他事物,永恆存在。

「諸法」,是一切現象,包括物質、精神的所有現象。

諸法無我,是說所有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哪一種現象是恆常存在、自主的。

**教講的「上帝」是第一因,羅素說:

上帝的存在 最初起因的論點

也許很簡單易懂的就是最初起因的論點(據認為,我們看到的世界萬物都有起因,你一步一步地追本溯源,最後就會發現乙個最初起因,我們就給這個最初起因以上帝的名稱)。我們看這個論點在今天完全無足輕重,因為首先今天所講的起因,同當年所指的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哲學家和科學界人士已經對於起因進行研究,它並沒有當年那樣的活力了。

除此以外,大家也一目了然,所謂必有最初起因的論點也是沒有活力的論點.我年輕時頭腦中對這些問題進行過認真的思想交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贊同最初起因的論點。【直到十人歲那年,有一天讀到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自傳時,忽然發現這麼一句話:

「父親教導我說,『誰創造了我?』,是無法解答的難題,因為接著人們必然要問,『誰又創造了上帝?』」今天我仍然認為,這句極端簡單的話指出了最初起因這一論點的荒謬。

如果說萬物都要有起因,那麼,上帝也必有起因,如果存在著沒有起因的事物,那也很可能就是世界,正和可能是上帝一樣,因此這一論點就毫無活力可言。這和印度教的觀點是性質完全一樣的,他們認為世界置身在乙隻象背上,而這象又置身在乙隻龜背上。如果有人追問「烏龜又在誰的背上呢?

」他們就只能支吾其詞:「還是談談別的吧!」最初起因的論點確實並不比這高明。

沒有任何理由說世界沒有起因就不能產生。另一方面,我們也沒有理由說世界不應該本來就是一直存在著的。我們更沒有理由認為世界一定要有個開始。

認為萬物必定都有個開始的觀念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缺乏想象而造成的。因此,我大概不必在最初起因的論點上浪費時間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無我既是有我,佛法不二法門,

11樓:不能說一說就錯

我看過許多關於『道』和『法』一類的解釋,也看過《天道》。宗教是以自我解脫為最終目標的修行。我這裡只有個人觀點,法,律者也,規範一切事物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變化,是為『一切有為法』而它的存在決定我們的意識,不容懷疑和誤解,也不可思議。

『我』自我意識,很多人把『法』擬人化,稱謂神明,法並不是實體,而是變化的過程,看透了這個變化就能預見變化後的結果,自然不會妄言妄行,對於未發生的事,心裡早有定數,自然不會大起大落。**裡經常說『參悟天地變化』說的就是這個。諸法無我就是『一切法無自我意識』天地間本無神佛,聖經裡有一段,在人進入窄門時『神』會告訴他,我是不存在的,我就是你。

諸是什麼意思,諸侯是什麼意思?

諸指古代人民對朋友的稱呼 動 1 形聲。從言,者聲。本義 辯,問辯 諸,辯也。說文 按,者亦意辯詞也。諸諸便便,辯也。爾雅 窮研細諸問,豈得信虛辭 敦煌變文集 燕子賦 2 又如 諸問 問辯 形 1 眾 各 all various 諸郡縣苦秦吏。史記 陳涉世家 西和諸戎。三國志 諸葛亮傳 諸道橋梁。資...

佛教末法是什麼意思,佛教所說的 末法時代 指的是什麼

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分三個階段 正法 像法 末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總共是一萬兩千年。一萬兩千年之後,這個世間就沒有佛法,進入滅法,等下一尊佛彌勒佛出世。彌勒現在是等覺菩薩,他將來再到我們這個世間,講經說法,這個世間才又有佛法。彌勒菩薩什麼時候降生到我們這個世間?世尊在 彌勒下生經 說...

佛語 無我象,無人象,無眾生象 出自什麼,什麼意思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出自於 金剛經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對一切境界不思量 不分別 不執著!出自 金剛經 簡稱 金剛般若波羅蜜 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相 為現象 此句表示的是一種無我的態度,意識中沒有你,沒有我,沒有眾生,沒有想長壽這個念頭,是佛家看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