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於曹操參加的戰役介紹,曹操一生參加的所有戰役

2022-01-04 08:31:16 字數 6390 閱讀 2381

1樓:小白是王子

最大戰役是官度之站 7w打敗70w 還有赤比只站!劉孫聯

軍5w打敗曹操80w

曹操一生參加的所有戰役

2樓:匿名使用者

穎川之戰(破黃巾)、滎陽之戰(追董卓)、壽陽之戰(攻黃巾)、徐州之戰(報父仇)、濮陽之戰(戰呂布)、汝南之戰(殺何儀)、兗州之戰(破呂布)、洛陽之戰(救獻帝)、宛城之戰(先敗後勝,損失典韋、曹昂)、下坯之戰(擒呂布)、壽春之戰(破袁術)、小沛之戰(破劉備)、白馬之戰(斬顏良)、延津之戰(誅文醜)、官渡之戰(破袁紹)、倉亭之戰(再破袁紹)、鄴城之戰(破袁尚)、柳城之戰(斬蹋頓、損失郭嘉)、荊州之戰(降劉綜、破劉備)、赤壁之戰(被周瑜所敗)、關中之戰(破馬超、降韓遂)、漢中之戰(降張魯)、濡須之戰(跟孫權戰平)

3樓:匿名使用者

潁川之戰 汜水關之戰 虎牢關之戰 董卓追擊戰 青州黃巾討伐戰 徐州復仇戰 濮陽之戰 獻帝救出戰 張繡討伐戰(典韋戰死) 袁術討伐戰 張繡討伐戰(二) 徐州救援戰 呂布包圍戰 徐州入侵戰 白馬之戰 延津之戰 官渡之戰 倉亭之戰 穰山之戰 黎陽之戰 鄴城之戰 南皮攻略戰 柳城平定戰 博望坡之戰 長阪坡之戰 赤壁之戰 赤壁突圍戰(華容道) 合淝之戰 馬超迎擊戰(渭水之戰) 定軍山之戰(討伐張魯) 逍遙津之戰 濡須口之戰 定軍山之戰 樊城之戰 陽平關之戰 劍閣之戰 成都侵入戰 白帝城之戰 建業之戰

4樓:匿名使用者

任務巨大,恕我無能為力

三國演義之曹操一生簡介

5樓:筱鴨電影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黃巾軍起義爆發時,任騎都尉,參加剿除黃巾軍。

他深通兵法,善於用兵,施謀用策,以弱勝強,從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後消滅了除劉備、孫權以外的大小軍閥,統一了大半個中國。

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赤壁被周瑜、諸葛亮用火攻戰敗。建安二十一年,受封為魏王,四年後,病死於洛陽。

擴充套件資料:

「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表現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曹操,人人都在評價曹操,似乎是三分讚許,七分幽默,背後論人,不褒也不貶。

曹操是英雄,也是奸雄,曹操能幹,可也狡黠,這些意思似乎也都包含在這句平平淡淡「說曹操,曹操到」的話語中,可以肯定曹操是乙個知名度很高的歷史人物。

曹操的一生,是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的一生。曹操文武兼資,他比所有的對手都要勝人一籌,毋庸置疑是三國時代最頂尖的英雄人物。

曹操生當戰亂之世,一生主要在戰場上度過。他親自參加的大小近五十次戰役,征戰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他很會用兵打仗,「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

在戰爭中,他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幹,還善於採納眾人之謀,正確分析敵我形勢,制定戰略戰術,變被動為主動,以弱勝強,取得了官渡之戰、柳城之戰、渭南之戰等很多戰役的勝利,不愧為我國歷史上的傑出的軍事家。

在從政和征戰過程中,曹操抑制豪強,移風易俗,澄清吏治,革除弊政,推行了一系列有益於社會的措施,不失為我國封建社會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曹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他「登高必賦」,開一代詩風,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

但是,曹操為人奸詐、殘暴,在漢魏群雄中是十分突出的。不僅在鎮壓農民軍中,或者是在對待政敵時,他都無一不施以狡詐、**的手段。曹操奸險詐偽,獨步當時,因而,他又給後世留下了罵名,注定了他是乙個反面教員,原是翻不得案的。

可以這樣說,曹操在歷史上既扮演了「英雄」,又扮演了「權奸」的角色,是乙個對歷史有貢獻的兩重性人物。

人民網——說曹操,曹操到 老百姓心中的曹操

6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以少勝多挫敗河北袁紹。 公元201年在倉亭(今河南管縣東北)再次擊破袁紹大軍。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烏桓,徹底剷除了袁氏殘餘勢力,基本統一了中原地區。

公元208年,曹操就任東漢帝國丞相。7月,曹操南征荊州劉表,12月在赤壁與孫權軍作戰,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領軍西征擊敗了以馬超為首的關中諸軍,構築了整個魏國基礎。

公元213年,漢獻帝派御史大夫郗慮冊封曹操為魏王,以冀州、幷州等十郡為魏國封地。於鄴城建立魏王宮銅雀台,享有天子之制,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至高權力。 公元215年攻占陽平關,擊敗、降服了漢中張魯,至此,三國鼎立之勢基本成型。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於洛陽逝世,享年66歲,諡號「武王」,死後葬於高陵。曹丕繼位後不久稱帝,追諡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亳州)人。

7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出生於乙個顯赫的宦官家庭。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一員。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

「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後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太尉等官。

關於曹操的歷史故事

8樓:up向上

1、陳留起兵: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靈帝駕崩、宦官失勢之機誅滅十常侍,但沒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援。於是何進便召時任幷州牧的董卓進京,脅迫何太后同意。

然而此舉打草驚蛇,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被宦官下手**。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又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洛陽東)。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2、逐鹿中原:

初平四年(193年)秋天,曹操的父親曹嵩來曹操處路上,被陶謙派兵殺害,曹操遂進兵徐州(治郯,今山東郯城),向東南擴充套件勢力。陶謙退守郯縣。不久曹操軍糧將盡,撤圍回軍。

次年夏,曹操再徵徐州,略地至東海。

曹操徵徐州期間,所過大肆殺戮,一路上「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東郡守備陳宮對曹操不滿,於是與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迎呂布為兗州牧。呂布為當時名將,先為董卓部將,後與王允定計誅殺董卓。

3、遠征烏桓:

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死,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發生火拼。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鄴城(今河北邯鄲臨漳西一帶)。袁尚率軍回救,依滏水(今滏陽河)為營,曹操進軍將其營寨包圍。袁尚害怕,請求投降,曹操不許。

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縣)。

曹操命人拿著繳獲袁尚的印綬節鉞招降鄴城守軍,城中鬥志崩潰。鄴城遂被曹操攻破。從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了冀州鄴城,政令軍隊此後皆從此出,而漢獻帝的都城許縣則只留些許官吏。

4、平定涼州:

赤壁戰敗後,曹操採取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目的是盡量把人才收羅到自己身邊。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隸校尉鍾繇率大將夏侯淵以討伐漢中(治南鄭,今陝西漢中東)張魯為名進兵關中。關中馬超、韓遂、楊秋等十部心生疑懼,一時俱反。

曹操立即派大將曹仁進攻關中,馬超等人屯據潼關。

擴充套件資料:

安陽「曹操墓」的發現,再次勾起人們對曹操這位三國英雄的追憶。歷史上對曹操的評價毀譽各半,與他同時代的人對他評價很高,如《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認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唐代以前,幾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為當時人們認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宋代以後,兵變上台的趙匡胤為了統治的穩固,倡導正統思想,開始貶低曹操。

批評曹操的言語出來了: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還有的抨擊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有篡漢之心。元代以後,社會上對正統的思想逐漸淡泊,沒人再提篡漢一說。

無論如何,提筆會寫詩,上馬能打仗,曹操這種人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易中天就稱他為「可愛的奸雄」。曹操的文治武功為人所熟知,但生活中的曹操又是何許人?拂去歲月的塵埃,安陽墓的發現再次撩開他神秘的面紗,展現出他蓋世奇才的另一面。

曹操是英雄,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安陽曹操墓中同時出土有兩具女性屍骨,雖然目前尚不確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但光是男女同葬一點,卻也可窺曹操的「好色」一斑。

曹操一共有25個兒子,生有子嗣的后妃達14人之多。當然,這還不足以證明曹操好色,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況。

曹操年輕時,在男女之事上頗為荒唐。《世說新語•假譎》記載曹操早年劫色的故事。有一年,曹操與袁紹聽說某大戶人家娶親,新娘頗有姿色,便商定劫持新娘。

天黑之時,兩人溜至後花園,大喊「有賊」,調虎離山。

當眾人離開去捉拿賊人的時候,袁紹在門口接應,曹操衝進新房,持刀劫走新娘。不想新娘呼救,其家人尾追而來。驚恐的袁紹摔倒在路邊的荊棘叢中。

眼見追者將至,曹操丟下新娘,助袁紹倉皇逃跑,這一次劫色未遂。

曹操年輕時好色,年長更是變本加厲。曹操迎漢帝都許後,風聞以前的老上級大將軍何進的兒媳貌美如花,不禁色心大動,將其據為己有。這便是曹操後來的尹夫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曹操好色,也惠及曹丕、曹植兩兄弟。曹植曾為袁紹的兒媳甄夫人作《洛神賦》,把這位美人比喻成「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文弱的曹植也許只滿足於「精神戀愛」,但曹丕就不一樣了,他對甄氏早就傾心,在曹操攻破鄴城時捷足先登,將甄氏迎娶入門。

9樓:帥誠詩念

譙水擊蛟

曹操十歲那年,有一次在龍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條兇猛的鱷魚。鱷魚張牙舞爪地向曹操攻擊,但曹操毫不畏懼,沉著地與鱷魚周旋。鱷魚無法下口,於是逃掉了。

曹操回家後,沒有向家人提起鱷魚的事。後來,有個大人看見一條蛇而恐懼畏縮,曹操大笑,天真地說:「我在龍潭碰到鱷魚都不怕,你卻怕一條蛇,真是可笑!

」眾人詢問,曹操以實相告,無不驚嘆少年曹操的膽略。[84]

行刺張讓

曹操曾私入中常侍張讓的府邸試圖行刺,張讓發覺,派人追捕,曹操揮舞著手戟,從庭堂一路打將出來,張讓的衛士無法接近他,曹操且戰且退,退到垣牆邊時,縱身一跳,逾牆而出。[85]

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於是曹操叫手下傳話給士兵們說:「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們聽後,嘴裡都流口水。他們憑藉著這個,得以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86-87]

割髮代首

有一次,曹操率軍經過麥田,下令說:「士卒不要弄壞了麥子,有違反的處死!」軍中凡是騎馬的人都下馬,用手相互扶著麥子走,未想曹操的馬竟然竄進了麥地,招來手下的主簿來論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應對說:

自古刑法是不對尊貴的人使用的。曹操說:「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違反,如何能統帥屬下呢?

然而我身為一軍之帥,是不能夠死的,請求對自己施予刑法。」於是拿起劍來割斷頭髮投擲在地上。[45]

迎回文姬

曹操在平定北方後,出於對故人蔡邕的憐惜與懷念,「痛其無嗣」,於是派遣使者用金璧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國中,重嫁給陳留人董祀,並讓她整理蔡邕所遺書籍四百餘篇,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作出了貢獻。

橫槊賦詩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率大軍飲馬長江,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曹操操取槊立於船頭,慷慨而歌。

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稱其「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絕妙好辭

曹操曾經途經曹娥碑下,楊修跟隨著(曹操)。石碑的背面題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說:

「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楊修)回答說:「知道。

」曹操說:「你先別說,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遠的時候,曹操才說:

「我已經知道了。」命令楊修單獨寫出他所知道的。楊修寫:

「黃絹,有色的絲織品,寫成字是『絕』;幼婦,少女的意思,寫成字是『妙』;外孫,是女兒的孩子,寫成字是『好』;齏臼,受辛之器,盛納五辛的器具。五辛的另外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注:這不是受盡艱辛的器具,而是受(盛納)五辛的器具)。

這說的是『絕妙好辭』的意思。」曹操也寫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楊修是一樣的,於是讚嘆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88]

分香賣履

曹操臨終前,留下《遺令》說:「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辛苦,讓他們住在銅雀台(遺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二十公里鄴城遺址內),好好安置他們,在臺正堂上放六尺床,掛上靈帳,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

一、十五兩天,從早至午,要向帳中歌舞奏樂。你們要時時登上銅雀台,看望我西陵的墓地。餘下的香可分給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製作帶子、鞋子賣。」[89]

後以「分香賣履」喻臨死不忘妻妾,唐朝詩人羅隱在《鄴城》中寫到:「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宋朝才女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曾言:「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樣的人,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乙個怎樣的人?

魏武帝曹操 155 220年 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書法家。回答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響,其根基屬於儒家思想範疇,尚仁義禮讓,並試圖以仁義 道德 禮讓教民和行政,即 治定禮為首 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術,嚴刑峻法,史載甚明。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乙個矛盾...

元朝的歷史為什麼記錄較少為什麼歷史上關於元朝的記載很少

元朝屬於游牧民族統治,本身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 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度,歧視漢族,漢族與少數民族隔閡嚴重 漢族屬於定居民族,文化更為發達,儒生反抗元朝統治,不願進行記錄 元朝不重視文化發展,對文化記錄不感興趣 衍生知識點 元朝 元朝 公元1271年 1368年 是由蒙古族建立起來的龐大王朝,它是中國歷史上...

歷史上遭遇天災的戰役,中國歷史上的人口大滅絕,除了戰爭外,有那些是明顯與自然災害有關的?

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後,於1281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入侵。元軍的這次入侵規模大於第一次,其中由范文虎 李庭等人率領的江南軍就有十餘萬人。元 隊因 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了起航。他們的高麗盟軍先行進發,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同年夏,元軍聯合高麗人奪取了壹岐島,向九州進發,並在不同地點登陸。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