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笑的
《三國志》是西晉歷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二十四史之一,記載了三國時期魏,蜀、吳的生平事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稍微解釋一下,之所以是傳記式的國別史,是因為《三國志》是按照《史記》的傳記體寫的,所以是傳記體。
這本書分為魏,蜀和吳,分別是《魏書》的30卷,《蜀書》的15卷和《吳書》的20卷,所以它也是一種民族風格,類似於《國語》;還是那句話,因為它只寫三國這一時期的歷史,所以也叫斷代史。
但是《三國志》是否是歷史本來的面目就不好說了,因為很多人認為「歷史不過是乙個被任何人裝扮的小女孩」。
可見《三國志》寫出來之後,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褒貶。
但是《三國志》既然是私學歷史,難免會有個人好噁在裡面。
尤其是陳壽的父親從軍時馬謖,和馬謖掉進了街亭,被諸葛亮「流下了眼淚」,陳壽的父親也受到了「坤」(古代剃光頭的懲罰),這不可避免地貶低了諸葛亮。
這種真正無知的理論也是」。
但總的來說,作為歷史書,《三國志》更接近歷史的本來面目。
二、《三國演義》是通俗言情**,基於歷史,希望比歷史高很多。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名《三國志演義》)。
2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三國志》更接近歷史,它記錄的歷史事件較多,而《三國演義》是**,虛構的成分更多。
3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三國志》更接近歷史事實,《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和歷史的出入比較大。
4樓:一顆有思想的豆子
《三國志》。《三國演義》是**,不能真實反映歷史情況,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哪乙個更接近真實歷史?
5樓:熊熊說歷史
歷史到底是什麼?現代人如何去了解一千多年前真實的歷史?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你想怎麼說都行,因為已經查無對證,但歷史就是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現代人生活在乙個選擇迷茫期,接觸到歷史的途徑很多,有網路、影視、史書、**等等,但最能反映真實歷史的只有史書,而其它的網路、影視、**等都是以史書為基礎,進行各種藝術創作,使其更具有觀賞性。
以三國歷史為例,描述三國歷史的史書很多,有《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漢晉春秋》、《華陽國志》、《魏略》等,而以《三國志》最為出名。《三國志》是一部私人編撰的史書,並非官方編撰,《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先是蜀漢**,晉朝統一天下後,在晉朝為官,其一生為官不得志,官至治書侍御史,就是管理**文獻的**,不是史官。
《三國志》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並在三國歷史上占有主導地位,只是因為陳壽撰寫的這本史書寫的太好了,文字簡略,敘事清晰,取材嚴謹,書中所寫內容得到了當時及後世很多史學家的肯定,因而流傳至今。《三國志》成書後,當時正在編寫《魏書》的中書侍郎夏侯湛認為陳壽的《三國志》已經清楚的描述了魏史,因而自已沒有必要重複寫作,並放棄自已的著作《魏書》的編寫。如何評價《三國志》是否接近真實的歷史呢?
陳壽雖然不是史官,但陳壽師從蜀地大儒譙周,頗有才華,陳壽編寫《三國志》的基礎是魏國官史:王沈的《魏書》,吳國官史:韋昭的《吳書》,及魚豢私人編寫的《魏略》,而當時的蜀漢不設史官,再加上陳壽本身就是蜀地人,自行收集蜀漢民間及官方的文獻資料和走訪一些當事人的後世子孫,才編寫的蜀書。
寫史書有乙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如實記錄,不能胡編亂造。當陳壽收集到相互矛盾的材料,如果又不能排除哪一種材料是真實的,哪一種材料是虛假的,陳壽一般會把兩種矛盾的事情,記錄在不同人物的傳記中,所以《三國志》中會有一些前後矛盾的事情,如《三國志》中關於馬謖的死有三種說法,在《馬謖傳》中說是病死,在《諸葛亮傳》中是被斬殺,在《向朗傳》中又是馬謖逃跑。像這種連陳壽都搞不清楚的事,我們現代人更不可能搞的清楚,所以有時候歷史就是迷霧,很難弄得清真實到底是什麼?
我們只能了解到大概的可能,就像馬謖的結局一樣。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元末明初人,與陳壽相比,晚了一千多年,以羅貫中的視角去看三國歷史,跟陳壽完全不同,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關於三國的歷史討論已經非常多了,但這些並不妨礙羅貫中的創作。從**上說,沒有《三國志》存在,就不可能有《三國演義》,正是因為陳壽的《三國志》存在,才讓羅貫中有了創作《三國演義》的基礎。《三國演義》的定位是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羅貫中不需要去考證自已所寫的是不是真實的歷史,只需要按照自已的思路,盡情去發揮,以精彩性吸引讀者,才是一部成功的**。
所以你看《三國演義》對於戰爭及打鬥的場面描寫著非常精彩,非常詳細,完全不用像陳壽那樣惜金如墨,你看《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打了多少回合,張飛、關羽、劉備何時加入,都寫著清清楚楚,這是真實的歷史嗎?連陳壽都搞不清楚的事,羅貫中連他們打了多久,怎麼打的都弄的清楚了,不可能嘛,還是一千多年前呢,這都是羅貫中的藝術加工,不是真實的歷史。《三國演義》是以《三國志》為基礎和背景寫作的,書中大的歷史事件基本上與《三國志》及真實的歷史吻合,但在細節方面的描述基本上全是羅貫中的腦洞了,最詳細越不是真實的歷史,歷史是不可能如此詳細的。
《三國演義》之所以有名,在於他的可讀性、精彩性,這是**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原因。而很多人知道《三國演義》而不知道《三國志》存在,便誤以為《三國演義》是真實的歷史。
6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前者更接近歷史事實,《三國演義》有很多藝術加工的成分,與歷史的差距較大。
7樓:靈魂忍者
三國志更加接近歷史,三國演義只是**,而三國志卻是史書,兩者無法比較。
8樓:玉心君
沒法比,三國志是三國時一段歷史,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中的漢化經典。
9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三國志算是一部記錄三國歷史的史書,三國演義是一部**,帶有作者個人情感色彩。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哪乙個記錄得更真實一些?
10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是史學材料。更接近現實
不同之處如下:
1.成書時代作者不同:三國志是晉?陳壽所著、三國演義是明?羅貫中所著
2.兩書性質不同:三國志是正史,紀傳體、三國演義是**,屬於章回**
3.兩書編排方式不同:三國志因為是正史,所以是以人物為主要描述,如魏書?武帝紀第
一、魏書?文帝紀第
二、諸葛亮傳、關張趙馬黃傳...等等、三國演義因為是**,共有120回,是用故事的情節編排,並非以人物為主
4.兩書描述主軸不同:三國志因為是正史,所以主要以魏國為主,因為魏取代漢,所以為正統,蜀國和吳國則較不是正統描述、三國演義因為是**,多有作者本身的個人意識在內,**是以蜀國為正統,魏國和吳國描述較屬於陪襯的感覺。
5.情節誇張與事實不一定符合:三國志因為是正史,所以所撰皆為史實、三國演義是**,對於人物的描寫多有偏離史實,多有過份英雄化或醜化某些人物。
6.四庫全書收錄與否:三國志在四庫全書中收錄在史部、三國演義在四庫全書中並無收錄,四庫全書並無收錄**類的作品
簡單點說:
《三國志》是晉代的陳壽所編,其內容簡略,意義深刻,採用「傳記式」即什麼什麼人第幾傳,分為《魏書》、《蜀書》及《吳書》,後由裴松之作注,其內容較貼近於歷史;《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是由元末明初羅貫中所寫。此書有多種版本,現流行120回的版本,其內容由於**體裁所需要,距歷史有較大出入,整體也是「只誇劉備,痛罵曹操」。總之,《三國志》是一本史書,整體較可信,而《三國演義》則是一部**,與正史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三國志更接近現實。三國演義是民間藝人說書的說的。有很嚴重的個人傾向。後來傳的多了才出的書早就被改的七零八落了。
而三國志是史學材料。更接近現實
11樓:撫**的喵頭
相對來說,三國志真實,雖然我從沒看過三國志,也看不懂。三國演義要相對精彩一些。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共同點在於都有虛假內容,畢竟都是人寫的,不可能字字句句都真。
大眾都普遍看三國演義,因為它易懂且親漢。
1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是** 是根據三國志編寫的,三國志是一本史書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有什麼區別啊,《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是什麼?
三國志是史書,就是類似於史記那種的,而三國演義是 裡面有很多東西是虛構的。三國志 和 三國演義 的區別是什麼?兩者區別如下 1 類別不同 三國志 是紀實的史書,而 三國演義 是杜撰的 2 作者不一樣 三國志 作者是西晉的陳壽,三國演義 作者是羅貫中。3 創作時間不同 三國志 創作於公元280 290...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是同一部著作嗎
三國志 和 三國演義 不是同一部著作。三國志 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 蜀漢 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 前四史 之一。當時魏 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 魏書 私撰的魚豢 魏略 官修的韋昭 吳書 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漢無史官一職,故自...
為什麼看三國演義的人比看三國志的多?
最顯著的原因就是演義是半文半白,通俗易懂,容易被各種文化階層的人接受,是在三國志的基礎上進行潤色的 而三國志更像是正史,恐怕沒有多少人喜歡看粗糙的歷史。三國演義 英文名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 是歷史演義 的經典之作。該 描寫了公元3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