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虞若谷兆雲
送柴侍御
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2樓:羅美媛度子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柴侍御
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詩人,單就他的絕句而論,寫送別、留別的就不少,而且還都寫得情文並茂,各具特色。
「離愁漸遠漸無窮」,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遠」,就意味著空間距離之大,相見之難。所以不少送別一類的詩詞就往往在這個「遠」字上做文章。
比如:「荊南渭北難相見,莫惜衫襟著酒痕。」「雪晴雲散北風寒,楚水吳山道路難。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它們都是以不同的形象著意表現乙個「遠」字,而那別時之難,別後之思,便盡在不言之中了。然而,王昌齡的這首《送柴侍御》倒是別開蹊徑的。
從詩的內容來看,這首詩大約是詩人貶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時的作品。這位柴侍御可能是從龍標前往武岡(今湖南省武岡縣),詩是王昌齡為他送行而寫的。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岡」(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岡」),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而輕快,「流水」與「通波」蟬聯而下,顯得江河相連,道無艱阻,再加上乙個「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這是為下一句作勢。
所以第二句便說「送君不覺有離傷」。「誰渭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龍標、武岡雖然兩地相「接」,但畢竟是隔山隔水的「兩鄉」。
於是詩人再用兩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筆法靈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詰,反覆致意,懇切感人。如果說詩的第一句意在表現兩地相近,那麼這兩句更是雲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變」,兩地竟成了「一鄉」。
這種遷想妙得的詩句,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有它鮮明的個性。它固然不同於「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那種面臨山川阻隔的遠離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何人不識君」那麼豪爽、灑脫。它是用豐富的想象,去創造各種形象,以化「遠」為「近」,使「兩鄉」為「一鄉」。
語意新穎,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為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而這種情誼不也就是別後相思的種子嗎!又何況那青山雲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們對友人的思念,「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王昌齡《李倉曹宅夜飲》)。
所以這三四兩句,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後的思念,滲透在字裡行間了。說到這裡,我們便可以感到詩人未必沒有「離傷」,但是為了寬慰友人,也只有將它強壓心底,不讓它去觸發、去感染對方。更可能是對方已經表現出「離傷」之情,才使得工於用意、善於言情的詩人,不得不用那些離而不遠、別而未分、既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的語言,以減輕對方的離愁。
這不是更體貼、更感人的友情麼?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覺有離傷」,它既不會被柴侍御、也不會被讀者誤認為詩人寡情,恰恰相反,人們於此感到的倒是無比的親切和難得的深情。
這便是生活的辯證法,藝術的辯證法。這種「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覽無餘的直說,不是更生動、更耐人尋味嗎?
3樓:廣錕頻雅可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下一句是什麼
4樓:孝榮花飛寅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柴侍御》
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 求下聯
5樓:喻山雁
紅楓幾樹浴風月
6樓:林樹治
下聯:《秋雁兩行共藍天》
7樓:匿名使用者
上聯:青山一道同雲雨
下聯:明月三更伴雪霜
上聯:青山一道同雲雨
下聯:明月三更對柳風
上聯:青山一道同雲雨
下聯:明月三更有夢煙
上聯:青山一道同雲雨
下聯:明月無聲伴雪香
8樓:刀新蘭鄂詩
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柴侍御
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詩人,單就他的絕句而論,寫送別、留別的就不少,而且還都寫得情文並茂,各具特色。
「離愁漸遠漸無窮」,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遠」,就意味著空間距離之大,相見之難。所以不少送別一類的詩詞就往往在這個「遠」字上做文章。
比如:「荊南渭北難相見,莫惜衫襟著酒痕。」「雪晴雲散北風寒,楚水吳山道路難。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它們都是以不同的形象著意表現乙個「遠」字,而那別時之難,別後之思,便盡在不言之中了。然而,王昌齡的這首《送柴侍御》倒是別開蹊徑的。
從詩的內容來看,這首詩大約是詩人貶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時的作品。這位柴侍御可能是從龍標前往武岡(今湖南省武岡縣),詩是王昌齡為他送行而寫的。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岡」(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岡」),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而輕快,「流水」與「通波」蟬聯而下,顯得江河相連,道無艱阻,再加上乙個「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這是為下一句作勢。
所以第二句便說「送君不覺有離傷」。「誰渭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龍標、武岡雖然兩地相「接」,但畢竟是隔山隔水的「兩鄉」。
於是詩人再用兩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筆法靈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詰,反覆致意,懇切感人。如果說詩的第一句意在表現兩地相近,那麼這兩句更是雲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變」,兩地竟成了「一鄉」。
這種遷想妙得的詩句,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有它鮮明的個性。它固然不同於「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那種面臨山川阻隔的遠離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何人不識君」那麼豪爽、灑脫。它是用豐富的想象,去創造各種形象,以化「遠」為「近」,使「兩鄉」為「一鄉」。
語意新穎,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為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而這種情誼不也就是別後相思的種子嗎!又何況那青山雲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們對友人的思念,「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王昌齡《李倉曹宅夜飲》)。
所以這三四兩句,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後的思念,滲透在字裡行間了。說到這裡,我們便可以感到詩人未必沒有「離傷」,但是為了寬慰友人,也只有將它強壓心底,不讓它去觸發、去感染對方。更可能是對方已經表現出「離傷」之情,才使得工於用意、善於言情的詩人,不得不用那些離而不遠、別而未分、既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的語言,以減輕對方的離愁。
這不是更體貼、更感人的友情麼?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覺有離傷」,它既不會被柴侍御、也不會被讀者誤認為詩人寡情,恰恰相反,人們於此感到的倒是無比的親切和難得的深情。
這便是生活的辯證法,藝術的辯證法。這種「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覽無餘的直說,不是更生動、更耐人尋味嗎?
你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什麼,你最喜歡的一道菜是什麼?
我有一道拿手菜,就是紅燒 排骨 觀眾不要不耐煩哦,最後乙個排骨,下次我教大家做別的,再給我一次機會啦 原料 排骨,姜,蔥,香料 八角,茴香,山奈,桂皮,草果,丁香,香葉 椒 少許 鹽,味精,白糖,料酒,醬油 老抽 做法 將排骨宰成4厘公尺的段放入沸水中除去血水撈起洗淨待用。薑切片,蔥洗淨去頭拴成一結...
大學食堂裡你最喜歡的一道菜是什麼
最喜歡一食堂的薰鮁魚和家常豆腐,還有包子,水餃 就是雞腿,我是最愛沒有之一,可惜現在畢業了再也吃不到啦,唉,現在想起來都是回憶。番茄炒雞蛋,堪稱食堂的神菜,愛到不能自拔,吃了這麼就都沒有吃膩。最喜歡的就是烤肉拌飯,料超級多,豆芽,海帶,蔬菜,魚丸,蝦丸,這麼多蔬菜配料,食材這麼多你能想象到才10塊錢...
你覺得最能代表自己省份的一道菜是什麼
我們這邊就是對夾,對夾應該都很火吧,還有就是鍋包肉,你們可以猜猜我們這是 還有我們有廣闊的草原,牛肉乾很正宗喲,還有就是我們這邊肉類真的很多,就是很多肉肉。最能代表自己省份的菜是鯉魚焙面,它是開封的傳統名菜,也可代表河南的名菜。有糖醋遛魚和焙龍鬚麵兩道名菜配製而成,傳說,清代慈禧太后逃難時停留在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