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成都石室聯合中學 蔣菡
1.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精彩的比喻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2.教案選登(成都石室聯合中學 蔣菡;指導教師 江東)
[學生分析]
這是一篇具有強烈鼓動性和充滿樂觀精神的雄文。然由於作者所處的年代距現代較為久遠,且作者的革命豪情和審美意趣非同尋常,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受生活經歷和認識水平所限,不大容易深透理解和體味文字背後蘊含的雋永意味。教師在教學中要著力引導。
[教學建議]
教學理念
1.本文的一大特點是氣勢磅礴,適於朗讀。宜注意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把握文章內容,體味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2.注意把握本文的比喻,宜對文中比喻所蘊含的哲理、洋溢的感情有所理解和領悟,而不必死扣本體、喻體之類概念。
3.最好讓學生先行蒐集有關本文的背景以及作者情況的資料。
學習目標
1.學習並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2.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生動形象和說服力。
3.聯絡生活實際,正確地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實意義。
[教學設計]
一、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知道共產主義思想嗎?
那麼大家知道是誰最早將共產主義理論引進到我們中國來的呢?——李大釗。李大釗是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
有誰知道一些關於李大釗的情況嗎?
教師補充:李大釗所生活的年代,軍閥混戰、列強入侵尤其是五四運動之後,封建軍閥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加緊了對中國人民的壓迫,社會黑暗到了極點。中華民族千瘡百孔,步履維艱難。
在這種「艱難的國運」面前,是垂頭喪氣,悲觀失望,還是正視現實,挺起胸膛,振奮起民族精神?當時,有一部分五四運動期間一度覺醒的知識分子又陷於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們有一腔愛國熱血,卻看不到中國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嘆息、彷徨。
在這嚴峻的歷史關頭,針對這種現實和精神狀態,李大釗站出來大聲疾呼,振奮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樹立起衝破險阻的必勝信心。這在當時濁流滾滾的思想文化界,無疑如一道閃電,一聲驚雷,給人以極大鼓舞。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他在2023年寫的一篇文章——《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二)初讀積累
1.掌握下列字的讀音
逼狹(xiá) 崎嶇(qíqū) 阻抑(yì)
2.解釋下列生詞
(1)逼狹:狹窄。 (2)崎嶇:形容山路不平。 (3)阻抑:阻擋、抑制。 (4)回環曲折:曲折環繞。 (5)亦復如是:也是這樣。
(三)再讀**
1.題目與內容:結合課文內容解讀「艱難」「雄健」,說說兩個詞分別蘊涵哪兩層含義。
艱難:①自然:逼狹,崎嶇,險阻。
②國運:處境艱難。雄健:①自然:浩浩蕩蕩,濁流滾滾,一瀉萬里;②國民:一往無前,在艱難境界中前進。
2.語言與寫法
(1)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
比喻說理。長江黃河過沙漠、山峽→國民在艱難境界情況裡的精神等等。
本文用了一系列比喻來說理,既生動形象又有說服力。試再找出文中還用了哪些比喻,表現作者什麼情懷?
①用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程序。長江大河有時在平原上一瀉萬里,有時卻在叢山疊嶺中回環曲折,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程序「亦復如是」。
②用旅行來比喻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興興地向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
③用揚子江、黃河比喻中華民族。
④用「浩浩蕩蕩」比喻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
⑤用「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比喻中華民族歷史的向前發展。
⑥用「曲折回環……崎嶇險阻」比喻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
⑦用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比喻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鬥爭。
這些比喻表現了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作者內心的豪情壯志。
(2)語言品讀
a.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
b.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
3.整體與區域性
(1)再從題目看「艱難」與「雄健」之間有何聯絡?兩組詞的位置可否調換?
不能調換,它們有因果關係:艱難的國運造就一大批真正的騎士、革命者,只有雄健的國民,才能扭轉艱難的國運,唯有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才能鍛鍊造就國民的雄健精神。
(2)什麼是雄健的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
①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②奮鬥中能體味到成功的樂趣。
(3)怎樣理解課文「奇趣橫生」、「冒險的美趣」、「一種壯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
這種種趣味,都是經歷艱難險阻以後的趣味,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一種值得回味的經歷。高爾基在《海燕》中叫做「戰鬥的歡樂」,***則說「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這「快樂」、這「樂」,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4)本文結尾說:「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這個看法對不對?為什麼?
中華民族發展到20世紀20年代,所逢的「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但完全不必悲觀。適逢其會,是弄潮兒大顯身手的千載不遇的好時機。具有敢於面對現實、敢於鬥爭的雄健精神的革命者,為了建造繁榮昌盛的新中國,就會滿懷豪情,在奇絕壯絕的鬥爭中獲得「壯美的趣味」。
(四)品味朗讀
四組讀一至四節,全班齊讀第五節,注意讀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今天的中華民族,國運昌盛,聯絡國際形式來想想,我們還需要「雄健的國民」嗎?
發揚雄健的精神,是時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樣會「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遇見「崎嶇險路」,出現「奇絕壯絕的境界」,這些雖然與李大釗所處的時代條件已完全兩樣,但是仍然需要我們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設我們美好的祖國。
(六)歸納小結
本文作者以長江大河奔流向前比喻中華民族生命程序,以崎嶇險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歷史征途,在艱難困苦中毫不氣餒,堅信革命必勝,民族必興,氣魄雄健豪壯,表現了革命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同學們,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乃至每個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困難,我們就是要靠雄健精神;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像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那樣勇往無前。
板書設計:
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
艱難:①自然:逼狹,崎嶇,險阻。
②國運:處境艱難。
雄健:①自然:浩浩蕩蕩,濁流滾滾,一瀉萬里
②國民:一往無前,在艱難境界中前進
雄健的精神:①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②奮鬥中能體味到成功的樂趣。
3.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寫的「黃河頌」、民族精神頌。作者在通篇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戰勝困難。有感情的朗誦課文,學生可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4.專家點評
這篇設計遵循了教參中教學建議的三個原則:注意把握本文的比喻,對本文比喻中蘊含的哲理、洋溢的感情有所理解和領悟;教師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把握文章內容,體味作者的感情,領悟課文的語言美;讓學生自行蒐集有關本文的背景以及作者情況的資料,再由教師補充介紹,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天津市教研室 伊道恩)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閱讀題及答案
2樓:angell小舞
1.「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雄健的精神」也就是這種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2.課文中提到,「一種冒險的美趣」,「奇趣橫生」,「一種壯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這種種趣味,其實都是經歷艱難險阻以後的趣味,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高爾基在《海燕》中叫做「戰鬥的歡樂」,***則說「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這「歡樂」、這「樂」,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二、本文用一系列比喻來說理,既生動形象又有說服力。試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現作者什麼情懷。
用長江大河比民族生命程序;用揚子江黃河比中華民族歷史程序;用「浩浩蕩蕩」比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用「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比中華民族歷史的順利發展;用「曲折回環」「崎嶇險阻」比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用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比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鬥爭;用「濁流滾滾,一瀉萬里」比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這些比喻表現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壯志。
初一下學期《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閱讀題,求回答
1.可以看出作者胸懷大志 有遠大的抱負 開闊的胸襟。2.揚子江 黃河滔滔不絕的奔流,我們的民族的精神也是如此,象徵著我們的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用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程序。長江大河有時在平原上一瀉萬里。有時卻在叢山疊嶺中迴環曲折,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程序 亦復如是 本體民族生命的程序 喻體長江...
求語文閱讀題答案求語文閱讀題的答案,線上等,快。。。。。。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說明春節開始時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農業展覽會 指臘八粥裡的公尺,豆,乾果的品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將過小年說成是過春節的 彩排 說明過小年時熱鬧非凡的景象,也預示著過春節更加隆重。1 片段中引用的諺語是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 說明了春節天氣的寒冷。2 因為粥是用各種公尺,各種豆...
七年級下冊學《黃河頌最後一課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
額。愛國方面的,我現在不好給你寫。給你思路這四篇課文都是愛國的,你呢就寫怎樣去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對你的啟發很大 然後再舉個愛國的例子,凸顯出你的主題,結尾!全手打哦 保衛黃河 我心中的黃河 清澈見底 浩浩蕩蕩 兩岸綠樹成蔭.她是那麼美麗,那麼迷人。可是現在的黃河已失去了往日的容顏,失去了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