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再次宣告不造車,造謠者意欲何為?

2025-02-02 16:10:11 字數 5760 閱讀 1496

1樓:超哥評測

資料顯示,華為2017年全年營收為6036億元,約合941億美元;2018世界500強收入排名中,華為總收入為7212億元,同比增長;員工總數為170,000多人,業務遍佈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提供服務。世界上有20多億人使用華為通訊聊天、刷微博、刷抖音,而且華為的晶元和零部件都是自己生產的,外國人對華為手機讚不絕口。

據**報道,5月24日,華為再次發表不生產汽車的宣告,這項長期戰略在2018年很明確,並且沒有任何變化。 華為在乙份宣告中表示,我們相信該行業並不需要華為品牌的汽車,但是華為在30多年中積累的ict能力可以幫助汽車公司製造面向未來的汽車,即為汽車公司提供資金用於基於ict。

對於華為,我們擁有智慧型化汽車零部件聯網的能力。,但是我們尚未投資任何汽車公司。將來,他也不會投資任何汽車公司,也不會擁有或參與股份。

華為強調,在未來,關於製造汽車或涉足汽車行業的所有傳聞都是不可信的。

11月份,華為回應了外界關於內部檔案的猜測,公司總裁任正非釋出了乙份檔案——《關於智慧型汽車零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華為表示:華為沒有生產車,而是專注於 ict技術,幫助汽車廠商『造好』汽車,併成為智慧型網聯汽車零部件的增量**商。將來誰造車、干擾公司的,可以調出職位,另找職位。

2018年,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汽車論壇上表示,「華為不造車,專注 ict技術,幫助車企做好車」,「華為致力於成為一家增量式智慧型網聯汽車零部件**商。

由此可以看出,華為無論對內部還是外部的態度,都表明了「不做車」的戰略方向從未動搖。

這些居心叵測的造謠者,無非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罷了。

2樓:知也

這種人就是想利用這種方式讓網民對華為產生一種厭惡,從而認為他們什麼東西都想要賺錢,不考慮大家的感受。就是乙個賺錢的工具。

3樓:幸福小豬豬

造謠者是想告訴人們,華為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所以他們也開始進軍其他行業,是想讓華為垮臺達到他們的目的。

4樓:流水不腐

造謠者是想抹黑華為,把華為抹黑成特斯拉維權車主背後的操控人,所以華為宣告自己不造車,跟特斯拉沒有競爭關係。

5樓:情感諮詢阿博老師

我個人認為,造謠者的目的是為了擾亂正常的汽車市場,畢竟華為造車確實會對現有汽車市場造成一些衝擊。

華為再發宣告,重申華為不造車,為何一直有人造謠華為造車?

6樓:淺聊社會

華為再發宣告,重申華為不造車,一直有人造謠華為造車可能是華為真的有造車的打算,但沒有沒有透露出來,另外一種就是為了打造品牌知名度,博眼球。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覺得華為都是很有能力的,就算他們不造車,華為也是乙個非常有內涵,非常有底蘊的乙個公司。平常看到華為公司在研發了很多新的技術之後,我們面對華為的一種態度就是國貨的崛起引領潮流,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華為這種勇於向前的能力,其實給了我們民族很多的希望,也讓我們整個國家為振奮。

國貨「崛起」

華為是乙個比較本土的品牌,所以我們對於華為的態度就是對於國貨的一種支援態度,當我們看到華為在造車或者是其他方面有相當大的進步的時候,我們一些愛國的人肯定會衝著這方面買單,但是對於我們來說華為他的科技的發展能力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目前很不為人知。但是能夠知道的是,華為確實這兩年發展是比較好的,而且整個的勢頭可能是有隱隱要超越蘋果的這種跡象。<>

公司方向。乙個公司如果不前進不改革不創新的話,那麼必然意味著消亡。對於華為來說,公司各種情況之下,改革創新以及各種應用的不斷公升級,導致讓我們每乙個人都覺得華為整個的這種創新力量是上公升的,所以當我們看到華為的這種造車的訊息的時候也會比較開心,比較振奮。

但是華為最終的結果是否會造車或者是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對大眾來說是很期待的,只不過目前有很多的不為人知的事情而已,我們還是要繼續觀望的。他造車可能只是有乙個打算而沒有付出實際行動,或者說只是為了博眼球,這些事情還是要看最終的情況。

華為再次宣告不造車,華為是如何回應這件事的?

7樓:掌心和腳心的痣

關於華為造車的不實言論,公司的發言人已經多次予以澄清,今天我們再次重審:華為不造車,這一長期的戰略在2018年就已經明確,沒有任何改變。

可以說,華為這次的宣告還是非常的嚴肅和絕對的,從2018年到現在華為都沒有造車的計劃,而且從公司長期的發展方向來看,華為也是沒有造車的計劃的。

一、華為宣告不造車。智慧型汽車搭載了華為的技術之後,很多人更是期待華為能夠出一款自己的汽車,但是根據華為的回應,他們根本就沒有造車的計劃。我們認可的是華為的技術實力,但是這並不代表,華為得到這一種認可之後就開始進軍汽車產業。

畢竟作為網際網絡企業,轉行到汽車產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小公尺由雷軍帶隊,已經開始進行小車計劃,但是對於華為來說,自己想發展的只有技術。

二、華為的技術可以幫助車企製造更好的智慧型汽車。但是華為也不是絕對的遮蔽汽車行業。根據華為的說法,自己已經和三家車企分別是長安,北汽和廣汽,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華為用自己積累三十多年的ict技術能力,來幫助車企製造面相未來的智慧型汽車,也就是說,華為雖然不造車,但是它是為智慧型汽車提供智慧型網聯部件的。

三、期望華為有更好的發展。其實就算是華為不造車,我一點都不遺憾,作為科技實力比較強的龍頭企業,我更希望華為能夠好好的研發自己的技術。未來社會肯定會是乙個網際網絡的社會,所以華為全身心的技術,也是一種戰略。

8樓:糖果罐

華為表示自己不會涉及造車這個行業,期望相關人員不要相信網路上的人和謠言,他們會專注手機行業。

9樓:網友

華為公司是通過釋出非常多的檔案,明確表達了自己公司是不會涉及造車行業的。

10樓:行樂先生

華為做出了回應,並沒有投資任何車企,關於華為投資車企,進入車輛行業都是造謠。

11樓:青楓侃

華為對這件事表示華為不造車,而且也並沒有投資過任何的車企,並且也表示其他的言論都是造謠。

12樓:蕾蕾

我們只致力於手機的研發,沒有製造車輛的想法,我們也不會把時間投資到別的事情上。

13樓:史蒂芬斯

是因為有訊息說華為和某個造車公司合作,但是華為宣告並沒有這樣的事情,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14樓:蘭寶貝

因為現在很多網友都在說,他們華為要造車了,所以說他們自己出來說明自己並沒有這個想法,希望大家不要亂說。

華為發宣告說不造車,你知道這則宣告是怎樣說的嗎?

15樓:小卓閒聊社會

現在網際網絡企業造車已經成為了乙個新的風尚,就連小公尺這樣的網際網絡手機廠商,也加入的造車行業,不得不讓人感慨,電動汽車市場確實是很大的一塊蛋糕。那麼,既然小公尺都加入了,比小公尺還要強大的華為,什麼時候加入呢?這個問題,從小公尺進軍汽車行業以來就一直有人在問,坊間甚至傳出訊息稱,華為已經在佈局造車了。

不過,華為的一紙官方宣告,打破了這個謠言。<>

華為在宣告裡是怎麼說的?在宣告裡,華為表示,目前企業完全沒有加入汽車行業的企業,造車也不在華為的戰略範圍之內,從三年前開始,華為就已經做好了戰略佈局,也就是說,華為早就決定了要發展什麼,而汽車肯定不在其中。宣告裡還說,華為雖然不造車,但是相關的業務會和網際網絡新汽車有關,作為技術型企業,華為可能在將來會為很多汽車公司實行網際網絡技術扶持,幫助他們更好地將汽車與萬物互聯結合起來。

華為的路線是否正確?在我看來,華為的路線選擇是很正確的。造車這件事,乙個剛入行的網際網絡企業,是怎麼樣也比不過那些擁有深厚技術積累的傳統車企的,即便身上再有錢,也燒不過這些巨頭。

因此,與其和他們搶蛋糕,倒不如讓他們從自己的蛋糕裡主動分自己一塊,也就是選擇和他們合作,幫助他們解決技術薄弱的地方。很多傳統車企,在網際網絡技術方面的實力就不夠強,而華為就能夠順利解決他們的這個麻煩。<>

很明顯,華為是選擇放大自己的優勢,而不是拿自己的弱勢去拼別人的優勢,這樣的選擇,我覺得合情合理。汽車市場的蛋糕很大,但是並不是什麼企業都能分得到,合作共贏,共同進步,或許能夠走的更加長遠。

16樓:養生丫丫

華為發宣告說不造車,這則宣告是這麼說的:我們再次重申華為不造車。這一長期戰略在2018年就已明確,沒有任何改變。

而且在投資方面,華為表示並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凡是議論上說華為造車、或者參股汽車製造行業,均為謠言,勿輕信。

17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華為的宣告表示,公司的戰略目標在2018年就已經確定,而且優勢不在造車而在ict技術上,所以說了不造車就是不造車。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華為數次闢謠可為何造車傳聞依然不斷?

18樓:陳建雲學長

因為市場上很多人都希望華為公司去造車的,但是並沒有得到華為公司的承認。

19樓:楊倩依

儘管華為數次闢謠,但造車謠言依然不斷,是因為散播這樣的謠言可以帶來極大的流量,為散播謠言者帶來利益。

20樓:網友

因為大家覺得這麼大乙個公司,這麼有實力,不可能不造車,畢竟現在有很多公司都在造車。

21樓:佳音

因為大家覺得華為有這個實力,造車的利潤又很高,認為華為不可能不造車。

22樓:網友

因為大家覺得其他企業都在造車,華為這麼大乙個企業不造車是不可能的。

23樓:陳遠紅紅紅

因為華為是乙個非常強大的企業,大部分的網際網絡企業現在都已經開始造車了,所以有很多人都以為華為也會造車。

24樓:行樂樂樂行

就是因為現在有很多國內的企業都加入到了造車這個行業當中,而且他們都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一些新能源汽車。

25樓:小豆子子梓

因為華為近幾年發展很好,而汽車行業有很好的前景,所以很多人一直對這樣的訊息深信不疑。

華為發宣告說不造車,你知道為什麼會有造車的流言嗎?

26樓:四處觀察小趙

此前華為對於網上所傳播的華為要開始製造整車的謠言進行了回應,聲稱華為不會造車,並且表示華為未來也不可能進入造車行業,華為還重申了,這一戰略是在2018年就已經明確了的,未來也將繼續以此戰略為目標持續發展。但是即使華為多次發表宣告稱不會涉足造車行業,但是網上依舊會有很多的流言蜚語,說華為開始涉及造車行業,並且這些傳言還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導致華為多次重申不會參與造車,不投資也不控股。至於華為為什麼總是會被傳要進入造車領域的流言,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家科技企業涉足造車行業到目前為止有包括,但不限於例如小公尺美的創維等多家科技行業以及家電行業的頭部企業進入了造車領域,小公尺更是早在很久以前就和蔚來達成了戰略合作。根據以上公司的例子能夠看出很多科技企業都在爭先恐後的搶著瓜分智慧型汽車,這一領域的市場,因此很難讓人懷疑華為不會涉足這一領域。

二、以前小公尺也說未來絕對不會造車,但是現在小公尺已經開始籌劃年輕人的第1輛車了小公尺曾經也聲稱絕對不會造車,但是前一段時間小公尺發表宣告,將會在不久之後的一段時間拿出年輕人的第1輛房車。雖然說與傳統意義上的轎車不同,但是依舊是進入了造車領域,因此自然就會有人懷疑,華為會走上小公尺的老路,也就是先說絕對不會造車之後再造車,收集一波熱度。

三、智慧型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是現在的行業風口,因此華為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智慧型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是當下汽車領域發展的風口,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汽車的發展方向應當都會朝著這兩個方向發展,因此這兩個行業對於大部分企業都有著相當致命的吸引力,很難相信華為能夠把持住,堅決不參與到造車這一領域當中。

我們國家為何不造航空母艦,為什麼中國不造航空母艦?

首先,航母對於中國的價值不高,中國短期內的主要對手是越南 日本一類的國家,對付這些國家造航母的意義不大,還不如造艘大型兩棲攻擊艦,既能兩棲作戰又能區域制空。第二,航母的建造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還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資金不說,技術和人才我們雖然有但遠遠不足。我們從來沒有建造並使用航母的經驗,造出來也不一...

賈躍亭造的是汽油車還是電動車,賈躍亭造車全調查啥

賈躍亭投資的汽車是美國的法拉第ff91 又名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 是屬於電動車的。賈躍亭造車全調查啥?自賈躍bai亭將國內的債務全都交給妻子之 du後,zhi他就在美國全身dao心地投入造車事業。專對於負債累累的他來屬說,ff91 汽車或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然而,就目前的形勢來看...

迷你世界裡怎樣造能開的車

1 平地上分別放置標記器 滑動方塊 保證滑動方塊的 符號向上 和標記器。2 在第二層的位置,繼續放置這三個方塊,順序一模一樣,只需要向右平移一格 3 用南瓜燈和柵欄修飾下座駕,既可以晚上照明,又可以防止掉落車。4 安裝上開關,用來啟動裝置,再次觸碰開關還可以改變方向5 停車,只要在前進的路上放上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