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的方式是不是隻有寫文章呢?如何看待科舉制的產生與發展?

2025-02-11 10:00:19 字數 1450 閱讀 4164

1樓:簡單愛

我們平常認識中的科舉考試製度只考查學生做文章的能力,往往都是一文定終身,而並不會考察什麼數理化、政史、地理綜合之類的。其實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我國古代是乙個以農耕社會發展為主的國家,國家的管理機構需要大批博古通今,德才兼備,綜合素質極高的人,不可否認古人認為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雖說科舉考試以寫文章為主,但是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科舉考試的範圍其實很廣,考生除了通曉許多詩詞歌賦還需要深度瞭解孔孟之道,四書五經等,這是科舉的根本,雖然古代沒有專門的數學考試,但是科舉中也有涉及一些數學知識。就拿唐代的科舉來說,考試的基本內容是詩詞歌賦與政論,除了這些還要考試孫子兵法,六韜三略等等,其實這就相當於現在的數理化大綜合,而且土木科專業人士還要考各種建築的構造方法,想進太醫院則需要精通醫術。

2樓:小徐說民生

並不是這個樣子的,而是還需要考察其他方面的知識,科舉知道產生和發展其實是有積極意義的。

科舉制的產生原因 (不要太多)

3樓:星恩文化

可以歸結為兩點。

一是為了抑制門閥制,從而加強**集權,二是為了吸納別的階層的知識分子,可以加強和擴大統治基礎,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比如生產力水平的發展,使得原來的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都落後了,重文輕武,使得武力叛亂相應的減少。

總的來說,科舉制要和當時的其他制度合起來說,這樣才能拿高分,

同為科舉,為何文舉考試越發興盛,而武舉考試卻屢遭廢除?

4樓:上九天攬嶽

因為在宋朝的時候,基本國策是揚文抑武,唐朝雖然以武立國,但是最後也是以武而亡,這讓北宋的統治者無法釋懷。

5樓:網友

主要是因為在古代武將容易舉兵發動叛亂並且古代一直是重文抑武。

6樓:灰姑娘的姐姐

我舉自誕生的最開始頗為注重個人為一水平,再加上舞曲不如文舉受重視,所以舞曲發展不如文舉。

科舉是怎樣產生的?

7樓:水哥

科舉制度產生的背景:科舉制的創立,是**集權的需要,是選士制發展的結果。隋朝統一中國以後,為了加強**集權、鞏固統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著手的就是官制和與官制密切相關的選士制度的改革。

因為:第一,要加強**集權,必須把選用人才的大權集中在****手裡;第二,要鞏固統治,必須最大限度地網羅和籠絡知識分子,為他們提供參政的機會;第三,全國統一,封建官僚機器日益完備,必須選拔大量的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的人才來充任各級吏員。這樣,被地方**操縱的察舉制和被士族所操縱的九品中正制顯然旁並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隋文帝正式廢「九品中正制」。至隋煬帝大業二年(運此跡606年)始置進士科,一般認為,進士科的設定,標誌著科舉制的創立。到唐代,科舉逐漸成為定製,宋、元、明、清,歷代相襲,在中扒弊國歷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唐代科舉制考試的內容唐朝科舉考試的內容

科舉除了特製科目外,明經,進士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考試形式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義 口試 貼經 策問 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義 策問 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義一門了。墨義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在一張卷子中,這類題目往往多達30至50道。口試則是口頭回答與墨義同類的問題...

從哪個朝代開始科舉考試的

科舉考試是從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皇上為選拔 而設立的一種人才選拔方式,最初設立是在隋朝時期,隋文帝設立進士科開始的。從隋煬帝大業元年 605年 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 1905年 廢除科舉,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科舉制度在隋朝時建立,為了能夠加強皇權的統治,執政...

怎樣看待封建的科舉制度如何看待科舉考試?科舉考試對我國現行的考試制度有何啟示

封建科舉制度有積極影 響和消極影響。積極影響 1 政治方面 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 任職。2 教育 社會風氣方面 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3 文學藝術方面 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消極影響 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