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6義是什麼
1樓:網友
詩經6義是風、雅、頌、賦、比、興。
詩經》 ,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手法上分為《賦》《比》《興》。談搏《風》逗侍寬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
創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於農業,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業而興盛,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徵。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以後,為緩和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尖銳矛盾,山亮緩和階級鬥爭,變奴隸制為農奴制。西周較之殷商,由於經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詩經六義分別指的是什麼
2樓:星恩文化
詩經六義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風雅頌
風、雅、頌是按**的不同而劃分的。風即十五國風,是各地的**曲調,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檜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豳風、陳風、曹風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雅分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樂,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
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三個部分,分別有三十一篇、四篇、五篇,為郊廟祭祀之樂。
賦比興
賦、比、興作為《詩經》的表現手法,宋代朱熹在《詩集傳》曾有清楚的解釋:「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簡單說來,賦就是直截了當地表達所要陳述的思想感情,如《邶風·擊鼓》所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是很直接,很熱烈地將自己的愛情言表達了出來;再如《衛風·氓》幾乎通篇都是運用「賦」的手法,將乙個棄婦的怨情毫無保留地訴說出來。
比就是打比方拿一件事物來比擬另一件事物,如《衛風·碩人》中形容美人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第一,《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
第二,《詩經》中的詩歌,除了極少數幾篇,完全是反映現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
第三,與上述第二項相聯絡,《詩經》在總體上,具有顯著的政治與道德色彩。
第四,《詩經》的抒情詩,在表現個人感情時,總體上比較剋制因而顯得平和。
詩經六義指的是什麼
3樓:嘉琪
詩經六義是指風、雅、頌、賦、比、興。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所謂《詩經》中的「六義」,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風。比較常見的篇目,如《關雎》、《蒹葭》、《桃夭》、《定之方中》、《柏舟》、《君子偕老》、《伐檀》、《碩鼠》、《伐柯》、《東山》、《鴻雁》、《靈臺》、《氓》、《七月》等。
雅。常見的篇目如《采薇》、《鹿鳴》、《江漢》、《思齊》(前兩篇屬小雅,後兩篇屬大雅)等。
頌。常見的篇目如《我將》、《有客》、《玄鳥》等。
賦。賦是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朱熹《詩集傳》:「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即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
與子成說(shuō):和你立下誓言。此處「說」並不通「悅」字。
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衡虛閉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
如《魏風·碩鼠》、《邶風·新臺》都是通篇用比的。
興。朱熹:「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即起興,用其他東西引出要咐裂說的內容。
如「關關雎鳩,在譽棗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鳩鳥在河中叫起興。《魏風·伐檀》也是用興這種表現手法的突出例子。
詩經采薇描寫的是什麼,詩經采薇描寫了什麼
春哥4izqm1 你好bai。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du紛,一zhi位解甲退役的徵夫在返鄉dao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內崎嶇,又飢又渴容 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鬥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采薇 就是三千年前這...
《詩經蒹葭》是什麼意思《詩經蒹葭》中的所謂是什麼意思
你好!詩經 蒹葭 出自 詩經 秦風 是一首懷人古體詩。詩中的 伊人 是詩人愛慕 懷念和追求的物件。本詩中的景物描寫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渾融一體,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淒婉惆悵的情感,給人一種淒迷朦朧的美。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 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 在水一方 可望...
孔子是怎樣評價詩經的,孔子對詩經有什麼評價
孔子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 譯文 詩 三百,用一句話在概括它,就可以說,不胡思亂想。沒有學過詩經,連話都不會說。孔子對 詩經 有很高的評價。對於 詩經 的思想內容,他說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對於它的特點,則 溫柔敦厚,詩教也 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