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到三國,只有魏和吳被稱為曹魏 孫吳,蜀卻從不被叫劉蜀呢?

2025-03-29 03:00:24 字數 2495 閱讀 3720

1樓:網友

因為蜀國實際上國號是漢,所以對於蜀國的稱呼更習慣稱為蜀漢,而沒有叫劉蜀。

2樓:塵一書

因為蜀的國號是漢,是延續漢室遺志,所以還是稱蜀漢較妥當,一看就知是劉備建立的,史上絕無僅有。

3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劉備建立的政權是以漢為國號的,所以不能被叫做劉蜀,而是被稱作蜀漢。

4樓:小九七

因為蜀國的國號是悶談啟漢,歷史上為了方便辨認就稱為蜀漢,曹魏和孫吳不一樣,他們的國號就是魏螞如和侍神吳,可以直接稱呼。

如果大家是三國人物選哪個國家呢?劉備的蜀國,孫權的吳國,曹操的魏國,我先選蜀國呵呵!!!我希望選蜀國的人更

5樓:烏鴉在沙漠漠

為什麼大家不能給吳國乙個公正的評價?也就是說,為什麼大家忽視吳國?說吳國名將少?

文有周瑜、陸遜之智;武有甘寧、太史慈之勇,而吳主孫權年輕有為,他注意團結各方面的力量,很快贏得了部下的支援,使江東名士張昭、周瑜、魯肅、程普、太史慈等對他"委心而服事焉"穩定了東吳局勢,208年,孫權與劉備聯合,在赤壁大敗曹軍,與魏、蜀成鼎足之勢,219年,孫權索取荊州,襲殺蜀國大將關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229年他在南京稱吳王,孫權具傑出的領導才能和獨到的政治眼光,還在稱帝之前就在交州和廣州設立郡縣;242年又派兵攻佔海南島,此間還發兵一萬柄橫渡海峽到達臺灣島,基本上統一江南地區。他推行大規模的屯田措施,使江南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航海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促進了我國經濟重心由北向南的轉移。東吳在孫權統治時期,始終保持著較強的實力,成為三國中延續時間最長,最後乙個滅亡的政權,連同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也感嘆道:

生子當如孫仲謀!"

而大家對吳國的不公正的對待的原因就在於歷史著作的非客觀評價。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引導。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6樓:匿名使用者

初中到高中,我都選擇蜀國,因為認為劉備是白手起家。實力最弱,同時喜歡他的猛將。

等我上了大學。我開始選擇曹操。因為個人欣賞曹操的能力和用人的技巧。。

現在我工作了~~毫不猶豫地選擇孫權。。突然發現我的祖先也曾經在吳越這塊土地上耕種過。

7樓:網友

蜀國趙雲。,他在長坂坡救阿斗,孤身一人敵十萬曹軍,如入無人之境。

8樓:淡月梅花雪

我選擇蜀國,因為崇拜裡的趙雲,誰讓他太帥了呢,是吧!

9樓:網友

魏國!因為魏國文有和諸葛亮抗衡的郭嘉,武有文遠雋義這樣的帥才,雖說奉孝英年早逝但是曹操的用人海事相當成功的!

10樓:yy的紳士

魏了,唯才是舉。蜀太窮了,吳的皇帝太暴力了。

11樓:網友

蜀國,如果能讓鳳雛不死,試問天下何人可當臥龍鳳雛聯手,再加上關張馬黃魏,請原諒沒說趙雲,因為在現有的史書記載,趙雲在歷史確實只是個親衛兵頭頭而已···

12樓:網友

你要是玩遊戲,看你喜好, 要是我的話 在那個年代恐怕還要看機遇了,作為通常的說法,曹操佔天時,劉備占人和,孫權佔地利,可能選劉備的還是多些。但是作為當時的勢力情況,還有咱們已經知道後來歷史的人來看,恐怕曹操還是最佳人選。(足以說明諸葛亮有多拽,明明知道情況還是給自己來了個燒冷灶)

13樓:小思娜

還是自立為王比較好,曹操太多疑,劉備太虛偽,孫權就是不喜歡。。自立的好。。

14樓:超然的肅殺

如果你是人才 精英的話選蜀國 **人才缺乏你能在劉備的手上釋放你的光芒。

15樓:網友

蜀國,不然有點老火奧。。。

16樓:騙人的假話

魏國,觀察曹操葬在**。

三國中,魏蜀吳的稱呼從何來?

17樓:陳月霖

按我的理解。

稱呼是得要封了之後才有,孫權的吳王不是獻帝給他的,是曹丕封給他的,名義上吳國還算是魏的附屬國。

至於吳王跟魏公的比較,213年曹操就商議稱公了,孫權受封為王是222年,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單純算大小,王比公大。

我記得劉備稱帝,所建的的國乃是季漢,「蜀」也許是因為地理位置才這麼稱呼。

孫權被封之前,確實沒有吳國的概念。

18樓:榴苑人

1、曹操是被封為魏王的,曹丕建國代漢時,就以自己家族的封號為新朝代的國號,其實這個做法在古代很常見,比如唐宋都是這樣。2、蜀國建國時正式的國號不是蜀,而是漢,因為劉備是漢朝皇族後裔,是以繼承中興大漢為己任的,所謂的蜀是外人和後人對他們的稱呼,因為四川在先秦時有古蜀國,就稱其地方為蜀地。3、吳王是受曹魏封的吧【如果沒記錯的話】,後來又從王稱帝的。

4、所謂三國時期,後來人認為進入該時期的標誌應該以最後乙個建國的吳的建國為標誌,這個也沒有問題,可以看做是乙個時間節點,但三方開始割據混戰,在他們建國之前就開始了。

魏蜀吳三國各有什麼優勢?為何東吳的存在感最低?

當時在三國魏國佔盡天時,蜀國佔盡人和,吳國佔盡地利,可以說三國各佔乙個優勢,但當時吳國後期他們的人才優勢,相對於其他兩國並不大,沒有人能夠承擔起國家復興的重任,所以他們有了乙個致命的劣勢讓他們在當時存在感是比較低的。魏國佔據了天時,挾持了漢獻帝,但是蜀國佔據的是人和,在裡面有劉備,關羽,張飛,吳國的...

三國歸晉,魏蜀吳三國的亡國之君全部善終,為何還有人待遇極高

三國歸晉後,三個國家的君主都得以善終,尤其是魏國君主曹奐享受待遇極高,這是因為這三個國家的君主已經對司馬氏政權構不成任何威脅了,善待他們反倒能夠顯示新政權的寬厚和仁德,以籠絡三個國家的臣民之心,尤其是曹魏政權直接禪位給司馬家族,所以受到了最高端別的待遇。三國中最先滅亡的是蜀漢政權,公元263年,鄧艾...

魏蜀吳三國實力強大,人才輩出,為何最終統一天下的是西晉?

雖然魏蜀吳人才濟濟,但是三足鼎立,彼此牽制,難以改變局面,因此需要乙個 破局人 司馬家就是破局的人,因此他們能夠統一三國!因為西晉懂得隱藏實力,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才會把自己的全部實力發揮出來,來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因為晉繼承了曹魏的基本盤,曹魏在魏蜀吳三國中本來就佔絕對優勢,所以晉最後統一全國。三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