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水平分配怎麼算,賬戶重要性水平分配表按照什麼分配?怎麼分配

2025-04-10 21:20:22 字數 5409 閱讀 5825

1樓:楊老師秒懂課堂

重要性水平越高,收集的審計證大渣據越少,審計風險(ar)越低;重要性畢消水平越低,收集的審計證據越多,審計風險越高。

原審計風險模型: 審計風險(ar)=固有風險(ir)*控制風險(cr)*檢查風險(dr)

現審計風險模型: 審計風險 = 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審計工作底稿。

形成於審計工作全過程。

從承接審計業務開始,歷經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完成階段,到完成全部約定事項簽發審計報告。

為止,任何乙個過程中都會形成一系列的審計工作底稿。

具體地講包括:在審計計劃階段獲得有關被審計單位基本狀況的資料、營業執照、**批文、合同章程和協議、董事會會議紀要。

等,由註冊會計師。

自行獲得編制的調查表。

審計風險與重要性評價初步評估資料、審計計劃、審計程式表、分析性測試表以及由雙方共同簽訂的審計業務約定書等等。

在審計實施階段針對內控制度進行符合性測試的程式和結果資料,針對交易和金額進行實質性測試的詢證函。

專案明細表、實物資產盤點表或調節表、分析性測試表、專案差異調整表、調整分錄彙總表、試算平衡表滾數悄。

重分類分錄彙總表、專案審定表等等,在完成審計工作階段形成或獲取的期後事項稽核表、管理當局宣告書、律師宣告書、審計報告、已審會計報表等等。

2樓:匿名使用者

答: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於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是註冊會計師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因此,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伍薯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得出財務報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結論。

註冊會計師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腔穗者,應當確定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確定多大錯報會影響到財務報表使用者所做決策,是註冊會計師運用職業判斷的結果。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主要是採用定量的方法來確定,即註冊會計師族旅先選擇乙個恰當的基準,再選用適用的百分比來計算確定。

如何確定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3樓:小肥肥啊

確定審計專案的重要性水平,實際上就是根據被審計單位性質確定基數和比例進行計算的過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數和比例的乘積,其表現形式是金額額度。

通常可以採取以下資料計算:

1)對於按收付實現制核算的預算單位和非盈利性的事業單位,按收入或支出總額的確定;

2)對於按權責發生制核算的企事業單位,可按資產總額的確定,或者按流動資產或淨資產的1%--2%確定,也可按營業收入的確定,還可按淨利潤的5%--10%確定。

確定審計專案的重要性水平,首先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其次要符合審計目的,資訊使用者的要求,再次要區別被審計單位的性質和業務規模、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和業務風險水平、財政財務收支的性質和金額、收支專案間的相互關係及變動趨勢等。

4樓:人生如夕陽

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1、 判斷基礎和計算方法(固定比率法,變動比率法) 固定比率:實務中的常用比率 (1) 淨利潤 5%大--10%小 (2) 資產總額 (3) 淨資產 1% (4) 營業收入。

變動比率:根據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兩者中較大的一項確定乙個變動百分比。

2、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選取。應當取其最低者作為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3、會計報表尚未編制完成時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根據期中會計報表推算出年度會計報表或對上年度會計報表做出修正,以確定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判斷基礎:資產總額 淨資產 營業收入 淨利潤。

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選取。

不同會計報表之間,應選取最低的重要性水平為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計算方法。

資產總額的 淨資產的1% 營業收入 稅前淨利潤5%—10%

例:某企業稅前淨利潤為200000元,審計人員確定的重要性指標比例為10%,則 計劃重要性水平=200000*10%=20000元。

變動比率法的基本原理:規模越的大企業,允許的錯報或漏報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據資產總額或營業收入兩者中較大的一項確定乙個變動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業歷年的總收入、總資產、股東權益等指標變動較大,那麼基於合理性考慮,可按歷年平均數計算重要性水平;對於同一被審計單位,採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審計人員可採用幾種基本方法混合的方法來計算重要性水平或根據經驗進行調整。 帳戶或交易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可採用分配的方法,既將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帳戶。 例:cpa初步判斷的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資產總額的1% 不分配的方法。

假設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為100萬元,則可根據帳戶或交易的性質及錯報漏報的可能性,將其確定為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的20%——50%。 4、評價審計結果時對重要性的考慮。

評價內容:存在的審計差異在性質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舞弊或違法; 存在的審計差異在金額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超過審計重要性水平。

參考資料。

賬戶重要性水平分配表按照什麼分配?怎麼分配

5樓:耷拉

首先你要選擇乙個基準,先確定好重要性水平的基準a1報表專案 應收賬款。

b1確定的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1%

c1佔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比例90%

d1記錄確定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理由。

理由為期末應收賬款餘額較大佔資產合計的百分之九稿譁凳十。由於此項業務影響財務報表鍵旅。

的認定。我蘆亮們將重要性水平定為應收賬款餘額的百分之一。

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確定...

6樓:腳力燒

先選擇乙個恰當的基準,再選用適當的百分比乘以該基準,從而得出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在實務中,有許多彙總性財務資料可以用作確定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基準,如總資產、淨資產、銷售收入、費用總額、毛利、淨利潤等。在選擇適當的基準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財務報表的要素(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等)、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所定義的財務報表指標(如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及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提出的其他具體要求;

2、對某被審計單位而言,是否存在財務報表使用者特別關注的財務報表專案(如特別關注與評價經營成果相關的資訊);

3、被審計單位的性質及所在行業;

4、被審計單位的規模、所有權性質以及融資方式。

7樓:匿名使用者

有多種,可以按資產總額的一定比例,如1%,也可以按收入的比例,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重要性水平不一樣是,選取重要性水平的較低者。可以參考注會考試用書《審計》。

救助:審計底稿中,審計計劃重要性水平的計算公式

8樓:網友

重要性水平越高,收集的審計證據越少,審計風險(ar)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收集的審計證據越多,審計風險越高。

原審計風險模型: 審計風險(ar)=固有風險(ir)*控制風險(cr)*檢查風險(dr)

現審計風險模型: 審計風險 = 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9樓:一生乙個乖雨飛

重要性水平的計算方法有固定。

比率法,採用固定比率法的計算公式:判斷基礎×固定比率=重要性金額。

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中存在偏離特定目標的差異或缺陷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的差異或缺陷在特定環境下可能會影響管理層的判斷或決策以及組織目標的實現。

重要性在計劃階段運用的目的主要是編制科學準確的審計專案計劃,科學準確的審計專案計劃應做到,既要能夠降低審計風險水平,又要能夠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如何確定重要性水平

10樓:註冊會計師

重要性是從「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的經濟決策」去定義的,並且要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考慮。重要性水平指的是具體的金額,也就是隻從「定量」的角度考慮。

11樓:du知道君

一是從「定性」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性質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性。

二是從「定量」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數量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性。

三是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即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程式時確定的低於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乙個或多個金額,旨在將未發現和未更正錯報的彙總數超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適當的低水平。

四是審計過程中修改重要性水平。

審計 重要性水平分配

12樓:網友

才 50 分啊 怎麼找得到。

天上掉餡餅嘍。

重要性水平分配問題

13樓:網友

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關於重要性水平的解釋,是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帳戶分配。

如何確定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14樓:龍緣之戀

報表層次bai的重要性。

水平由財務報表du審計的目標是注zhi冊會計師dao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專財務報表發表屬審計意見。

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才能得出財務報表反映的結論。

一、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判斷基礎和計算方法(固定比率法,變動比率法)。

淨利潤法 5%-10%。

營業收入法 0.5%-1% 0。

總資產法 0.5%-1%。

淨資產法 1%。

二、方法適用範圍。

淨利潤法適用於利潤水平比較穩定、回報率較合理的企業。

營業收入法適用於微利企業和商業企業 。

重要性標準計算基礎以當年未審數為主,適當使用前三年平均數。

三、報表。報表[forms for reporting to the higher organizations] 向上級報告情況的**。

報表就是用**、圖表等格式來動態顯示資料,可以用公式表示為:「報表 = 多樣的格式 + 動態的資料」。

15樓:印實乾卯

(1)按照來資產總額確定的財務報。

自表層次的重要性。

水平=20000*萬元bai

按照利du潤總額確定的財務報表層zhi次的重要性水平=1000*7%=70萬元,註冊會計師應該選用最小錯報水平作為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即70萬元。

2)(1)標準無保留意見。雖然沒有對120萬元應收賬款函證,但是實施替代審計程式證明其是真實、正確的,可以發表標準無保留意見。

2)無法表示意見。公司全部存貨賬面總額為12000萬元,佔資產總額的60%,注dao冊會計師不僅無法估計損失,也無法實施監盤程式,審計範圍受到嚴重的限制,只能發表無法表示意見。

3)保留意見。2010年應計提折舊=2000*(1-6%)/20=94萬元,錯報金額超過重要性水平70萬元,發表保留意見。

4)否定意見。公司虛列2010年投資收益1015萬元,這項錯報使得公司的利潤總額從-15萬元變成1000萬元,由虧損變為盈利,錯報性質嚴重,發表否定意見。

審計重要性水平怎麼確定,審計的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有哪些

一是從 定性 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性內質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容性 二是從 定量 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數量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性 三是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即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程式時確定的低於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乙個或多個金額,...

在審計理論中,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是不同的概念嗎?本人覺得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額額度表示的會計資訊錯報與錯弊的嚴重程度,該錯報或錯弊未被揭露足以影響會計資訊使用者的判斷或者決策。審計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嚴重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其在量上表現為審計重要性水平。兩下對比,結論您應當清楚 審計中重要...

執行力重要性,執行力的重要性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諾達名師 執行力對於個人,執行力就是把目標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的能力。對於一個組織,是長期戰略一步步落到實處的能力。執行力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個人和集體的成功都離不開好的執行力。當既定目標和戰略方向已經或基本確定,這時候執行力就變得尤為關鍵。戰略與執行就好比是理論與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