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加內沙
標準優婆塞(在家居士)
**:給孤獨園林
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算是一位標準的在家居士?佛陀在本經裡明白地教示應具備信仰、持戒、布施、聽聞正法、受持觀察、了達深義、隨順行法次法向等條件,才稱得上是標準的優婆塞。
在家人又該如何自利利他呢?請參考以下的**。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三十三卷第九百二十九篇
譯於公元2005/8/21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林中。當時,釋族在家居士摩訶男來拜訪佛陀。
他對佛陀稽首頂禮後,退坐一旁,對佛說:「世尊,請問什麼是優婆塞【在家居士】?」
佛陀告訴摩訶男:「所謂優婆塞【在家居士】,就是在家人過著清白的生活,乃至盡一生的壽命,歸依三寶,就是優婆塞。」
摩訶男問佛:「世尊,該具備哪些條件才稱得上是一位標準的優婆塞?」
佛陀說:「如果優婆塞只有信仰卻不持戒,就不是標準的在家居士,所以應當努力學習,具足淨戒;若具足信與戒卻不肯布施行善,仍然不是標準的在家居士。因為在家居士的條件不齊全,便應精勤學習,修習布施,令條件圓滿。
然而信仰、持戒、布施的條件雖圓滿,卻不能常常前往參訪沙門,聽受正法,也不算是標準的在家居士,所以應精勤修行,時常前往參訪塔寺,拜見諸沙門,否則如果不能專心聽受正法,仍不能算是標準的在家人;
信仰、持戒、布施、聞法的修習條件雖已滿足,但聽聞正法後不依法奉行,仍不是標準的在家人,所以應精勤學習,時時前往參訪沙門,專心聽法;
但是聞法後雖能受持修行,卻不能觀察諸法深義(法、義的精髓),仍不算是標準的在家人,所以應精勤修行。
如果雖具備信仰、持戒、布施、聽聞正法、聞法後能依法奉行、依法奉行後能觀察甚深妙義等條件,但卻不能隨順知法次法向(按部就班向解脫道邁進),仍不能是標準的在家人,既然條件仍不齊全,便應精勤學習;
最後,當信仰、持戒、布施、聽聞正法、受持觀察、了達深義、隨順行法次法向等條件一應俱全,摩訶男,此時才算是具備了一位標準的在家人應有的條件。」
摩訶男繼續問佛:「世尊,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指優婆塞只能幫助自己,卻不能幫助他人?」
佛陀說:「如果在家人自己歸信三寶,卻不能引導他人歸信三寶;僅自持淨戒,卻不能令他人持戒具足;僅自行布施,不能影響他人一起布施;自己參訪塔寺禮見諸沙門,不能勸他人一起參訪塔寺禮見沙門;自己專心聽法,不能勸人樂聽正法;自己聞法後能受持,卻不能令他人受持正法;自己能觀察甚深妙義,卻不能勸他人觀察深義;自知深法後能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卻不能勸人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摩訶男,以上八種情形,就是優婆塞只能自利,卻不能利他。
」摩訶男又問佛:「世尊,優婆塞應成就幾法自安安他?」
佛說:「優婆塞若能成就以下十六法,就是優婆塞能自安安他。是哪十六種呢?
摩訶男,如果優婆塞具足正信,也能引導他人歸信三寶;自持淨戒,亦以淨戒教授他人;自行布施,亦教人行施;自行前往塔寺見諸沙門,亦能教人前往禮見諸沙門;自己專心聽法,亦教人聽法;自己受持法義,亦教人受持法義;自己觀察法義,亦教人觀察法義;自知深義,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亦能教人解了深義,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摩訶男,若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就是優婆塞能自利亦能利他。
摩訶男,若是優婆塞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大眾眷屬都會前來親附,受他的影響,這名在家居士在婆羅門眾、剎利眾、長者眾、沙門眾、及其餘諸眾中能發揮他深遠的影響力,威德顯曜。就如同太陽在一天當中的初、中及後時,都能光明顯照。
就是這樣,優婆塞若能成就十六法者,便能於初、中及後時,威德顯照。就是這樣,摩訶男,若優婆塞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可說是世間難得。」
釋族在家人摩訶男聽佛說完後,心中歡喜,便從座位起身,禮佛後離去。
2樓:苦海碼頭雲真子
《佛教修行法》
1 持戒。以戒入定,以定生慧﹝慧可覺悟、覺悟即佛﹞。
2、佛教有五種修行法:即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
一、――人乘道的修行法為,以三歸(皈依身外三寶佛法僧;歸依內三寶佛·覺——覺而不迷、理智處事,·法·正——正而不偏、正行求真,僧·淨——淨而不染、修心不邪);五戒為主(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可以不失人身,得到吉祥福樂康壽。
二、——天乘道的修行法為,即修十善道業的不殺生而慈悲護生;不偷盜而清廉;不邪淫而貞潔自愛;不妄語而講實話;不惡口而全講良言;不綺語而滿口善文;不貪心而熱心布施;不瞋怒而祥和慈悲;不痴迷而無所執著;不邪見而正見斷惑。再結合人乘道的三皈五戒,如此修行可生天界。
三、聲聞乘、緣覺乘的修行法合稱就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的修行入門為,先發願出離心【感切欲界六道輪迴之苦,髮誌求超脫出輪迴之願】。接著修禪定觀識四諦【乃苦集二諦染緣因果及滅道二諦淨緣因果】。
進入道諦後用三法印滅卻無明。然後在定中修觀修慧【先修習五停心觀、接著進入修四念住觀、直至入正定觀之七賢位的修行】。
苦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
集諦——由自心所起見惑貪愛瞋痴等相集而成的煩惱;
滅諦——息滅煩惱即入涅槃,不生不滅,寂靜自在;
道諦——修三學、八正道而實現神通及解脫輪迴業力的牽引。
四、——菩薩乘、佛乘的修行法合稱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修行方法為,先發願具足菩提心【願普渡眾生皆趨於最究竟圓滿的大覺之域~~佛境】。接著修三學、三十七道品、四攝六度。
信、受、行、證,直至修成佛果。
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度。
3、修行過程的五果位:佛法修證過程分十住、十行、十回向為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初地為見道位;二地至十地為修道位。十地之上立等覺、妙覺為佛位。
4、南傳上座部另外有乙個捷徑:一心持念「南無阿彌陀佛」佛號,秉承阿彌陀佛的願力,可以直接進入佛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法門】。
5、無上瑜伽部有即身成佛的密宗法門,屬高深佛法。如活佛轉世、屍解外遊等等。
3樓:匿名使用者
《給新進*** - 初學導引》
《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地藏經》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金剛經》亦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其實,分別不在法門,而在我們自己的根性適合學什麼法門,上面這句《大集經》的意思,是說現代眾生,一般比較普遍的情況,都是比較適合修學念佛法門,所以如果您如果對這句**信得過,可以了解一下淨宗。
首先,可以先看看《釋迦牟尼佛傳了解佛的一生,然後開始系統學佛。
問:我對佛教還不認識,如何著手?
答:請先於**上收看淨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及「三皈傳授」的講演,此能幫忙您先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以及明白學佛之目的與意義,以提高學佛之興趣與信心,進而能深入學習。
「認識佛教
「三皈傳授
問:初學要如何修學?
答:淨宗修學是以「淨業三福」(《觀無量壽經》)為基礎。
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如何落實?我們採取儒家的《**規》。《**規》的內容,就是在家做乙個孝順的兒女,在學校做乙個好學生,真正將這兩句話落實在生活當中。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則落實在《十善業道經》,一定要認真努力學習。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在家同學至少要學習《五戒相經箋要》和三皈傳授。三皈傳授有錄相帶,也有文字教材。
出家的同學一定要學《沙彌律儀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具足眾戒」,就是十條戒圓圓滿滿。「不犯威儀」,是二十四門威儀落實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落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寶藏。這一條就是《地藏經》的宗旨,我們要從學習《地藏經》來開發心地寶藏。
這是前兩年的基礎課程。
佛言:「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說得多重!
多麼重要!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從凡夫修行作菩薩,將來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這三條。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皆以此三條為基礎。
若無此基礎,就不能成就;猶如蓋房打地基一樣,無論蓋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堅固,有了堅固的基礎,才能學法門。
學習大乘之前,先要打好基礎,不然肯定會花了時間精力,然後覺得功夫不得力,到時候懷疑佛,毀謗佛,就不好了。
其實佛對我們說得很清楚了。
《百喻經》裡面有個故事,有乙個愚人,看到他人富家三層樓很漂亮,於是叫來木匠,要造第三層樓,木匠說,不建第一層,不建第二層,哪兒能建第三層?愚人說,我不用建第一層第二層,我只要第三層。眾人聽了,都笑那個愚人。
我們四眾**也是一樣,若不依三乘次第,先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地修學,和那個愚人就沒有分別。
大乘是起高樓大廈,建高樓必須有地基,地基紮實,高樓才穩固,地基是小乘佛法。
沒有小乘基礎,高樓是用幾支竹竿撐起來的,或者開始挺好看,但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縱觀歷史,中國小乘佛法式微,是不是佛說的不對呢?
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其實中國歷代高僧大德,都是以儒家、道家為基礎,代替了小乘佛法,所以修行有非常輝煌的成就,值得我們借鑑。
而學小乘的教材很多,《**規》是其中非常不錯的乙個選擇。
【蕅益大師雲: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天台雲: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阿彌陀佛名號其實就可以含攝無量佛的名號,其實能老實念佛,不生懷疑,從因地到如來果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可以了。
老實念佛,功德不可思議,但的確是難信之法。
上面說的,是給一些不能老實念佛,還心存不解,半信半疑的人看的,畢竟一般人初學都有懷疑,是很正常的,所以需要循序漸進學習,解開疑惑,產生真實堅定的信心,才會踏踏實實老實念。
《念阿彌陀佛的利益》
蓮池大師曰:
專持阿彌陀佛名號,優勝持往生咒;亦勝持餘咒,亦勝一切諸餘功德。勝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萬遍,則見阿彌陀佛;持名則一日一夜,即佛現前。
咒雲:晝夜六時,各誦三七遍,能滅五逆等罪;持名則至心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勝持其他諸咒:專持名號,即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靈不測,大神咒也。
一心不亂,斷無明,見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無上咒也。證無生忍,回入娑婆,普度眾生,無等等咒也。
念佛勝餘功德者:六度萬行,法門無量;專持名號,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願淨業**,專其信願,不二其心。
古德多有原修餘門者,尚當改修念佛。況原修念佛人,豈敢變其所守,而復他尚乎!
南無阿彌陀佛。
昔有人問六祖大師雲,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為萬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見性之慧燈,是破地獄之猛將、斬群邪之寶劍,五千大藏之骨髓,八萬總持之要門,十方虛空之無際,廣大一性之圓明,開黑暗之明燈,脫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是三界之經路。
是本性彌陀,是唯心淨土,即是本師,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門,無量無邊之功德。
一心念佛,放下萬緣即布施。
一心念佛,伏諸煩惱即持戒。
一心念佛,無諍無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夾雜即精進。
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禪定。
一心念佛,信願往生即智慧型。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請修行佛法的師兄解答
1 因果報應是很複雜的情景,不能只包括前世今生,也不能僅僅侷限於雙方 比如事件中的孩子和父母 所以我不認為用討債還債來定義所有這種因果故事。首先我要說明乙個前提,我們都無法如佛一樣覺知前世今生,一切只能根據道理推測。這種結果,我覺得不一定是因為有因果糾纏。比如我殺了乙個人,很可能是這個人過去殺過我,...
如何修行淨土??修行淨土的方法,日常如何修行淨土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施主妄想,往生淨土,難道不是執著嗎?學佛是讓我們放下,不是執著往生在那裡。天堂 地獄 自心不染貪嗔痴,都是個好去處 呵呵 等您開悟後 什麼都明白了 開悟是需要順其自然的 不開悟的人 除非心志堅定 否則怎麼回答你 你也只是暫時的解除疑惑 而不是一心修行 如何修行淨土?修行淨土的...
我想學習佛法修行可是不知道從哪開始
明師的真義 明師就是仍記得 樓主,首先讚嘆你發心學佛功德。你可以先了解佛法,認識佛教。為了更進一步了解佛教,我想再看幾本別的書籍,不知什麼書容易看?答 可以看 佛教是精神和特色 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 佛七講話 正信的佛教 寺院巡禮 等書。問 如果念經,應該念什麼經呢?學淨土的人,常念的是 佛說阿彌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