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doloreの予一人
末學膚受,隨喜讚嘆師姐之所問,不才生平與宗教甚是有緣,願十方諸佛慈哀愍我故,為我增添智慧型,辯才無量~首先師姐要知道,佛教源於印度,當時算是很厲害了,**了種種當時的外道,外道者心外求法是為外道,佛教是講究心內求法的,所謂「萬法唯心造」,所以《華嚴經》說:「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心即是佛。
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
無有差別。師姐好好深入經藏,就會知道,佛教思想基本思路是如何解脫,標誌是任何思想和行為的錯誤都由個人的因緣和慾望而來,也就是向內求,從內修。而其它宗教是向外的,不向自己的心找問題,把原因錯誤的歸咎於其它方面,不能明心見性,亦不可以讓你找到真如本性。
這也正是佛教的高妙之處~其它宗教的方向和角度不同,舉例子來說,道教也很厲害,它是找到事物的本質,是旁觀時間和宇宙的旁觀者,而禪說的是造作者觀察者。不知道你能理解不?
所以你明白了這個,就知道佛教不歧視外道。師姐看過《華嚴經》嗎?《華嚴》裡講:
「無論是外道還是佛子,得正覺者,皆名菩薩。」釋迦牟尼佛的大**,象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須菩提尊者,那是大阿羅漢,多厲害啊!但他們在沒有遇見釋迦牟尼佛之前,全是外道!
佛法說有五種種性:凡夫種性、外道種性、二乘種性、菩薩種性和佛的種性。凡夫是妄覺、外道是邪覺、二乘是半覺、菩薩是偏覺、佛是正等正覺~這只是你的覺悟的不夠而已,對於邪覺的外道因導正,讓其認識究竟的解脫道路,對程度已到達半覺的外道,我們應該指出外道不究竟、不完美的地方,邀請其發大乘的心,自利利人,而不是瘋狂打擊與歧視。
但其實呢,站在社會學與宗教學的角度來說,就會知道,佛教是認為宗教信仰不應停留在原始膜拜的層次,也不苟同神權或神威宗教。師姐好好研究宗教史,尤其西方宗教史,是一部用血洗淨了的斑駁歷史。你不信讓你下地獄,或者殺了你、送你上天堂.........
對異教徒的清洗,異端審判................你是被神創造的,神是「主人」你是「奴僕」,這樣理性嗎?你有人格自尊麼?
宗教是幹什麼的?如果把它定義擴大為:「人類對生命之意義及目的所作之究極價值判斷」!!!
是否比讓你去一味的當神的奴僕要好一些???《善生經》裡講,善生童子依照他先父的指示,每天禮拜六個方向,即東、南、西、北、上及下。當時的信仰是:
六個方向有六個神,只要禮拜這六個方向,就會平安大吉,事事順利。佛陀見到這種情況時,並沒有責罵善生童子的做法,而只勸導他,要記得每乙個方向,分別代表了父母子女、師長徒弟、夫婦、親朋戚友、僧俗、主僕。在禮拜這個六方向時,必須履行對這六個方向所代表的人物的義務與責任 。
佛陀這種教法,固然是因才施教,但也清楚告訴我們改善一些儀式化的膜拜,可以通過循循善誘的方法加以糾正,而不是一味的指為邪魔外道。《清淨道論》裡有一首古代的詩,內容說:「生命輪迴,非神、非梵天所造,一切萬物因緣造。
」這就是佛教的觀點!「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 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 而人類是自己的主宰!!!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乙個事物或現象。因、緣,一般地解釋,就是關係和條件。
佛曾給"緣起"下了這樣的定義:「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照佛教的說法,所謂互存關係,都是因果關係。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由自己的今生或過去的種種善惡行動(種何因),得到了今天這樣的結果(得何果)。跑題了,請見諒~
「人應當自作皈依,還有誰可以作他的皈依呢?」佛曾經這樣說過。他訓誡他的**們,當自作皈依,切不可向任何人求皈依或援手。
他教導、鼓勵、激勸每乙個人要發展自己,努力自求解脫;因為人的努力與才智,足可自解纏縛。佛說:「工作須你們自己去做,因為如來只能教你們該走的路。
」我們把佛叫做「救主」,意思是說他是發現以及指點我們解脫之道--涅磐--的人而已。這道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踐履的。
在這條責任自負的原則下,佛的**們是自由的。在大般涅磐經中,佛說他從不想到約束僧伽(和合僧團)他也不要僧伽依賴他。他說在他的教誡中,絕無秘密法門。
他握緊的拳中,並沒有隱藏著東西。
佛准許他的**們自由思想,這在宗教史中是向所未聞的。這種自由是必要的,因為,根據佛的話,人類的解脫全賴個人對真理的自覺,而不是因為他順從神的意旨,行為端正,因此靠神或其他外力的恩典,而得到解脫以為酬庸。
佛有一次到憍薩羅國乙個叫做革奇捨子的小鎮去訪問,那鎮上居民的族姓是迦摩羅。他們聽說佛來了,就去拜見他,向他說:
「世尊,有些梵志和出家人來到革奇捨子,他們只解說弘揚他們自己的教義,而蔑視、非難、排斥其他教義。然後又來了其他的梵志出家人,他們也同樣的只解說弘揚他們自己的教義,而蔑視、非難、排斥其他教義。但是對我們來說,我們一直都懷疑而感到迷茫,不知道在這些可敬的梵志方外人中,到底誰說的是真實話,誰說的是妄語。
」於是佛給了他們如次的教誡,在宗教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是的,迦摩羅人啊!你們的懷疑,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因為對於一件可疑的事是應當生起懷疑的。迦摩羅人啊!
你們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也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單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由揣測而得的臆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們的導師。』迦摩羅人呀!
只有在你自己確知某事是不善、錯誤、**的時候,你才可以革除他們……而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
佛所教的尚不止此。他告訴他的比丘們:**甚至須審查如來(佛)本身。這樣他才能充分地相信他所追隨的師尊的真正價值。
根據佛的教誨,疑是五蓋(佛家用語,是指五種覆蓋眾生心識,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煩惱。包括貪欲蓋、嗔恚蓋、惛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和疑蓋。)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不得如實見到真理,並能障礙一切進步。
疑卻不是一種罪惡,因為在佛教裡沒有盲信這一條。事實上,佛教裡根本就沒有其他宗教中所謂罪的觀念。一切惡法的根本是無明與邪見。
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定,就不可能有進步。但同樣不可否認的,在沒有確實明了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
可是想求進步,就絕對必須祛除疑惑;而祛除疑惑,又必須確實明了。
叫人不懷疑,叫人必須要信,是沒有道理的。僅僅說一聲「我相信」,並不能表示你已有了知與見。乙個學生做數學題目的時候,到了某一階段,他不知道該怎樣演算下去。
這時他就生起疑惑與惶惑。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進步。想進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須解除疑惑。
而解除疑惑的門徑很多。僅靠說一聲「我相信」或是「我不懷疑」,並不能解決問題。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佛為人祛疑解惑,素極熱切。就在他圓寂前幾分鐘,他還數度要求他的**們,如果他們對他的教誡仍有所疑的話,應向他提出問題,而不要到後來再後悔沒有把這些疑問搞清楚。可是他的**們都沒有則聲。
那時他所說的話極為感人。他說:「假使你們因為尊敬你們的師尊而不肯提出問題的話,甚至有乙個肯告訴他的朋友也好。
」(這意思就是說:他可以將所疑的告訴他的朋友,而由後者代表他向佛發問。)
佛不但准許**自由思考,他的寬大為懷,尤令研究佛教史的人吃驚。有一次,在那爛陀城有一位有名而富有的居士,名叫優婆離。他是耆那教主尼幹若提子(摩訶毗羅的在家**。
摩訶毗羅親自選派他去迎佛,和佛辨論有關業報理論方面的某些問題,想將佛擊敗,因為在這些問題上,佛的觀點與尼幹若提子有所不同。可是出乎意料之外,討論的結果,優婆離卻相信佛的觀點是對的,他老師的看法反而錯了。所以他就求佛收他做佛的在家**(優婆塞)。
但是佛叫他不要急於作決定,要慎重考慮一番。因為「象你這樣有名望的人,審慎考慮是要緊的。」當優婆離再度表示他的願望的時候,佛就要求他繼續恭敬供養他以前的宗教導師們,一如往昔。
在西元前三世紀頃,印度的佛教大帝阿輸迦(阿育王),遵照佛陀寬容諒解的模範,恭敬供養他廣袤幅員內所有的宗教。在他雕刻在岩石上的許多誥文中,有一則至今原文尚存,其中大帝宣稱:「不可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
應如理尊重他教。這樣做,不但能幫助自己宗教的成長,而且也對別的宗教盡了義務。反過來做,則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墳墓,也傷害了別的宗教。
凡是尊重自教而非難他教的人,當然是為了忠於自教,以為『我將光大自宗。』但是,相反的,他更嚴重地傷害了自己的宗教。因此,和諧才是好的。
大家都應該諦聽,而且心甘情願地諦聽其他宗教的教義。」
這種富於同情了解的精神,在今天不但應當適用於宗教方面,也適用於其他方面。
末學認為這種寬容與理解的精神,自始就是佛教文化與佛教文明最珍視的理想之一。因此,在兩千五百年漫長的佛教史中,決找不到乙個佛教**他教的例子。這正是末學歡喜佛教的原因。
佛教也從來不曾因為弘法或勸人信佛而流過一滴血。它和平地傳遍了整個亞洲大陸。所以今天已有了五億以上的信眾~「世間別無佛,心性是佛陀。
因痴變凡俗,無痴輪迴盡。」佛教的這種主張和馬克思主義的「人類只能依靠自己救自己,而不能依靠虛幻的上帝來拯救人類」的觀點,和德國海德格爾(1889~1976)、法國薩特(1905~1980)的「以人為本,否定上帝存在」的哲學觀點沒有什麼兩樣,不同宗教幫助不同的人,不同宗教之間應該保持和諧,不要互相批評、誹謗,應該互相尊重,這就是佛教對待其他宗教的態度! 大悲徹骨髓,為諸眾生依,如父於一子,慈則遍一切。
菩薩於眾生,不應得捨棄,當隨力所堪,一切時攝受。
菩薩從初時,應隨堪能力,方便化眾生,令入於大乘。
化恒沙眾生,令得羅漢果,化一入大乘,此福德為上。
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
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菩薩於眾生,無緣能教化;當起大慈悲,不應便棄捨。
施攝及說法,復聽聞說法;亦行利他事,此為攝方便。
所作益眾生,不倦不放逸,起願為菩提,利世即自利。
——選自龍樹菩薩《菩提資糧論》
「可是現在人們還是不重視研究佛教,把它看作粗俗的宗教迷信。」這點是很可悲的~
佛教與其他的宗教的區別佛教與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1 其他宗教往往建立乙個萬能的神,世界是神造的,人的命運也是由神決定的。除了神的恩賜,人是沒有能力拯救自己的。在其他宗教中,信的人得到褒揚,不信的人會得到懲罰,作為宗教本身,是真理的代表,不存在終結的一天。2 在其他宗教中,人在出生之前固然是不存在的。道家的最高神 三清 雖然沒有創造世界,卻是世界生...
佛教和其他宗教都是勸人向善,為什麼勸阻不了戰爭和窩裡鬥
勸人向善是做人的基本,勸規勸,改還是要每個人自己改。戰爭的原因是少慈悲心,好結怨。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因為有些人腦子被驢踢了,入教只是它們欺世盜名的手段,殺人取樂是它們的本性 因為彌賽亞 梅翠亞 彌勒佛 還未降世 就好比明知早睡早起身體好,又有多少人能永遠保持這個習慣?面對沒這個習慣的...
藏傳佛教的宗教文化,藏傳佛教的起源
藏傳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藏傳佛教是由古象雄王朝引入 地區的,因為印度佛教與本波佛教之間各自互相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內容而各自得到了發展。象雄是 古象雄佛法 的發祥地。古象雄的王子辛饒彌沃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佛前世 白幢天子 的 為了救度眾生而慈悲傳教了 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