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繪畫元素,西方古典繪畫和現代派繪畫的聯絡與區別

2021-05-02 10:54:09 字數 5052 閱讀 2586

1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繪畫對色彩的運用很強調,典型的有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這也是西方繪畫與中國繪畫最本質的區別。

在致力於追求純藝術的現代派畫家看來,傳統繪畫攙雜太多的「非藝術的雜質」。實際上,西方傳統繪畫並不是不講藝術,只不過是在講究藝術性的同時,兼顧著諸多非藝術性的方面。這大概就是傳統繪畫區別於現代派繪畫的重要標誌。

傳統繪畫在藝術上的這種不純粹性,主要表現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楊

2樓:匿名使用者

一、線是中國畫藝術表現的靈魂。

中國畫主要以線來描繪物象,尤其在傳統中國畫當中,最具審美價值的莫過於線的藝術了。然而,以線為主的造型繪畫手法並非中國畫所獨有,西方古典繪畫同樣重視線的運用。那麼,傳統中國畫的用線與西方古典繪畫的用線有何差異,是否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呢?

1、西方古典繪畫中的線屬於自然形態下的光感的面。先來看看古典時代西方畫家是如何談論用線的。達

3樓:匿名使用者

從17世紀至19世紀流行於歐洲各國的一種文化思潮和美術傾向。它發端於17世紀的法國,先後有三種不同的藝術傾向。一是古典主義畫派作品:

馬拉之死主要是對古希臘、羅馬古典作品藝術風格的懷舊與模仿之風,以普桑代表的崇尚永恆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義。從狹義上講,有把18實際末至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時期興起的這種懷舊風格的回哈作為第二傾向,以達維特為代表的宣揚革命和鬥爭精神的古典主義,或成為新古典主義。三是以安格爾為代表的追求完美形式的和典範風格的學院古典主義。

古典主義作為一種藝術思潮,它的美學原則是用古代的藝術理想與規範來表現現實的道德觀念,以典型的歷史事件表現當代的思想主題,也就是借古喻今。古典主義繪畫以此精神為內涵,提倡典雅崇高的題材,莊重單純的形式,強調理性而輕視情感,強調素描與嚴謹的外表、貶低色彩與筆觸的表現,追求構圖的均衡與完整,努力使作品產生一種古代的靜穆而嚴峻的美。在技巧上,古典主義繪畫強調精確的素描技術和柔妙的明暗色調,並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現出雕塑般的簡練和概括,追求一種巨集大的構圖方式和莊重的的風格、氣魄。

現代繪畫概念就是現代繪畫,書本上的概念會讓你雲頭轉向的,還是認真學習美術史吧,謙虛一些沉靜一些,心急吃不的熱豆腐。

20世紀的現代美術

現代美術三大師:

馬蒂斯(野獸派)、畢卡索(立體派)、達利(超現實主義)。

20世紀以來,現代美術呈現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態的局面。2023年誕生的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繪畫,強調形的單純化和平面化,追求畫面的裝飾性。2023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畢卡索為代表的立體派繪畫繼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則,將自然物象分解成幾何塊面,從而從根本上掙脫傳統繪畫的視覺規律和空間概念。

隨著德國2023年橋社和2023年藍騎士社的先後成立,表現主義作為一種重要流派登上畫壇,此派繪畫注重表現畫家的主觀精神和內在情感。2023年在義大利出現了未來主義美術運動,此派畫家熱衷於利用立體主義分解物體的方法表現活動的物體和運動的感覺。抽象主義的美術作品大約於2023年前後產生,其代表畫家有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和荷蘭畫家蒙德里安,而兩人又分別代表著抒情抽象和幾何抽象兩個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產生的達達主義思潮,此派藝術家不僅反對戰爭、反對權威、反對傳統,而且否定藝術自身,否定一切。杜尚將達

4樓:匿名使用者

除上述之外,現代派更有的色彩的鮮明,還具有了一些新思維的新增,類如: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各種關係,用多元素色彩體現出來!

繪畫元素有哪些?

5樓:環球青藤

形體,形體裡包括了:點,線,面,體。

明暗:西方表現體積感的重要美術語言。但國 畫不強調明暗,只表現物體本身的凹凸轉折起伏等。

色彩:西方繪畫色彩是固有色與條件色結合的方式。國畫只表現固有色,拋棄光,環境對物體的影響

空間:西方繪畫對空間的表現是用焦點透視,成角透視,空氣透視等等。國畫用散點構圖和意向空間。

材質:物質材料。

肌理:表面紋理,也強調觸覺感

材質和肌理在繪畫中,是通過筆觸來表現。

歐洲古典繪畫風格 詳細一點啊 越多分越高啊

6樓:曇子雲

歐洲那邊崇尚筆直的線條和獨特的設計,一般以三角形.長方形作為底面設計。以中空樓柱最為流行,像巴黎聖母院,艾弗爾鐵塔,凡爾賽宮都是很好的例子。

西方的傳統繪畫主要以油畫為主嗎

7樓:我是龍的傳人

西方傳統繪畫審美體系的確立是由希臘人完成的。西方傳統繪畫從古希臘起至19世紀中葉的繪畫作簡單的分期:古希臘古羅馬繪畫;中世紀繪畫;文藝復興至19世紀的繪畫。

西方傳統繪畫在照相術產生之前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記錄事件和宣揚時代精神,其表現手法以寫實為主。但在不同的時期又呈現不同的特點和精神。

一、古希臘、羅馬繪畫:人性與神性完美結合

希臘藝術的形成和發展與她的社會歷史、民族特點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希臘優美的自然環境、開放的社會、奴隸主民主政治、簡樸的生活、對神明的崇拜和豐富的精神生活,使希臘人既有清醒的理智,又有豐富的情感,希臘民族在人與自然、個體與群體,情感與理智,現實與理想等方面都處於和諧融洽的狀態。這種內在的和諧產生了以優美、和諧、典雅為美學特徵的希臘藝術。

儘管希臘藝術以雕刻為主要代表,但希臘繪畫也體現了同樣的精神。希臘繪畫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希臘人對繪畫藝術的崇尚甚至超過雕刻藝術。據史料記載,希臘有精美的壁畫,可惜都已淹沒。

我們以陶瓶上的繪畫為例。最負盛名的黑繪作品雙耳大瓶「擲子的遊戲」瓶上繪著的希臘英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相對而坐,人物形象儘管還留有一些古代東方繪畫的影響,但整體畫面卻體現了希臘人的審美精神,既人性與神性完美結合的優美、和諧、典雅的寫實繪畫。由於希臘人所崇拜的諸神不是凌駕於一切之上高不可攀的神仙,而是最強健最俊美的光榮的男人和女人,這些神有著和人一樣的情感和形體,他們既崇高又親切。

藝術家把生活中最美麗最健康的人作為描繪神的形象,因而人神合一成為希臘藝術的本質精神。

藝術家呈現給觀眾純粹的人體美形象,卻淡化了人物的個性特徵,消融了人物的豐富表情及心理情感內涵。藝術家完成了理想化的臉型:橢圓形的面容,直鼻樑,平額,弧型眉,扁桃型眼睛,微微鼓起的嘴唇,寧靜嚴肅若有所思的表情。

這樣的形象在希臘藝術中一直被尊崇為典範。但是崇高深沉的表情與千姿百態生機勃勃的人體相比,顯得寧靜有餘,生動不足。兩千年後德國人尼采把克制與理智命名為日神精神。

希臘道德學家要求人們克制低俗維持高雅,這種精神也成為藝術家追求的境界,因而沉著、冷靜、大度和莊嚴成為希臘藝術家塑造的典型形象。這種日神精神體現了對一種人格魅力的追求。

早期羅馬人拜希臘人為師,在比較、鑑別和取捨中,羅馬人選擇了希臘文化的形式和外殼,填充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結構和內涵。希臘人按照最美的人的樣子造神,羅馬人卻按照神的樣子造人,從另乙個角度達到了人與神的完美統一。作為羅馬繪畫主要形式的壁畫和鑲嵌畫,存下來的以龐貝城的數量最多,也最為著名。

這些精彩的繪畫乙個突出的特點是幻景式手法。也有一定的透視關係、明暗和投影。為文藝復興的到來埋下了伏筆。

我們可以從龐貝繪畫看出羅馬人的精神。驍勇善戰的羅馬人注重實際,強調享樂,更喜歡誇耀和顯示自己的富足和功績。

《伊蘇斯之戰》中表現了對戰爭的崇拜和對英雄的讚美;《狄俄尼索斯秘儀圖》則表現了羅馬人注重實際、喜歡享樂的日常生活。在早期的一幅墓室壁畫中《吹笛和彈豎琴的男子》描繪的是一支在赴宴途中的樂隊,畫面鮮豔的色彩和生動奔放的造型既有希臘瓶畫的線描裝飾風格,又有後來龐貝繪畫中所有的寫實風格,畫面強烈烘托出羅馬人那種積極向上縱情享樂的歡樂氣氛。放縱與痴狂的酒神精神正是羅馬人的精神,也是羅馬繪畫的精神。

這種精神孕育了偉大的羅馬文化也培養了羅馬人的無知狂妄和嬌縱,從而葬送了羅馬帝國。放縱張揚的羅馬文明被克制至極的宗教文明代替了。羅馬繪畫中所顯示的寫實風格,以及羅馬人發明的明暗和透視也隨著羅馬文明的衰落而沉寂。

二、中世紀繪畫的表現性和宗教色彩

神權統治下的中世紀繪畫呈現出和古希臘古羅馬繪畫截然不同的風格和精神。繪畫不是為了記錄人們的現實生活,更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完全為宗教服務,成為宣揚宗教進行**的工具。因此繪畫具有了強烈的象徵意義。

為了宣揚教義和表達強烈的宗教信仰和情感,繪畫拋棄了古希臘古羅馬繪畫的寫實傳統,而以誇張、變形等象徵性的表現手法,達到精神上的真實。儘管中世紀的這種表現性藝術被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多數人認為是一無是處,但在我們今天看來卻不是這樣。世界繪畫有兩大主要體系,一是以表現為主的東方繪畫,一種是以寫實再現為主的西方傳統繪畫。

但是屬於西方傳統繪畫的中世紀繪畫卻也是以表現為主,不求形似但求達意。但中世紀繪畫神權至上所導致的繪畫題材單一使這種表現性繪畫失去了意的廣泛性,而失去了廣泛的認可。對於一幅好的繪畫作品來說,形的塑造和意的表達是缺一不可的。

形不存則神不具,神不具則意不達。中世紀繪畫因對形的忽略和題材的單一而受到文藝復興至19世紀的普遍責難,直到20世紀表現性藝術的再度繁榮才使中世紀繪畫重放光彩。但純表現也並不是藝術的終極,完全的否定與完全的肯定都有失偏頗。

中世紀繪畫的精神就在於它以表現性的手法反映了**教統治下的西方封建社會神權至高無上的社會現實。中世紀繪畫強調了人的形象就不能充分表現神的絕對權威。而這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不相容的。

三、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的繪畫

當神性的光環不再能普照萬物,而成為人發展的束縛時,人性的回歸就成為必然。文藝復興繪畫的精神與整個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即人文主義精神。具體表現為題材由神向人的轉變,表現手法以寫實為主,注重人體解剖的科學性,崇尚理性。

人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這既是對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重視人性的復興,又是對中世紀神權至上的反叛。這種對人的重視和對現實關注的以寫實為主的繪畫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印象派產生之前。

儘管在這近五百年的時間裡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派別和主義,但根本的精神趨向和表現手法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從《蒙娜麗莎》到《泉》,從《最後的晚餐》到《自由引導人民》,不論是對人的讚美,還是對神的膜拜,我們不難看出其審美觀念和表現手法都是一致的。

綜觀西方繪畫的發展,發現它們遵循著這樣一條規律即物極必反。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寫實到中世紀的變形誇張,又到文藝復興的寫實,再到20世紀的各種以表現為主的抽象主義,所走的路在表現手法上就是從寫實到表現再從表現到寫實,再從

寫實到表現。這種輪迴性的發展軌跡正好印證了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即單向式思維,而且愛走極端。與中國人中庸的兩極思維方式截然不同。

從西方傳統繪畫的題材內容來看,無非就是人性與神性的結合或人性與神性的此消彼長。無論是古希臘的神人平等,古羅馬的人神合一,還是中世紀神的至高無上,或文藝復興人的至高無上,都沒脫離人和神。而且西方傳統繪畫的宗教情結非常強烈,而這也正是明顯區別於東方繪畫的精神所在。

隋唐時期西方繪畫發展,西方繪畫的發展歷程

自公元476年開始,歐洲歷史進入封建中世紀。受 教制約,中世紀美術不注重客觀世界的真實描寫,而強調所謂精神世界的表現。建築的高度發展是中世紀美術最偉大的成就。拜占廷教堂 羅馬式教堂和哥德式教堂,各具藝術上的創造性。與宗教建築相結合,雕刻 鑲嵌畫和壁畫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隋唐時期 581年 907年 為...

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特點,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特點以及對以後各個歷史時期建築的影響。

廣義的古典主義建築 指在古希臘建築和古羅馬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 巴洛克建築和古典復興建築,其共同特點是採用古典柱式。狹義的古典主義建築指運用 純正 的古希臘羅馬建築和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樣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築,主要是法國古典主義建築,以及其他地區受它的影響的建築。古典主義建築通常是指...

西方繪畫色彩感受技法

正如派脫所言 一切的藝術都是趨向 的狀態 西方繪畫中也體現著趨向 之美的狀態。雖然在理論上看,繪畫和 似乎是完全沒有關聯的兩個藝術學科,但是在西方繪畫中,色彩的變化能夠體現出 節奏性 色彩的構圖能夠體現出 旋律性 色彩的體驗能夠體現出 和弦性 即透過繪畫藝術可以發現節奏 旋律 和弦這些具有 特徵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