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歷史

2021-07-27 14:18:13 字數 2927 閱讀 8299

1樓:和藹的秦嶺

我國古代的人們很早就知道油並食用了。

相傳我們的先祖黃帝得到一本名為《河圖》的書,他不分晝夜地閱讀,為解決晚上照明問題,便令部下乙個叫力牧的人採集樹木果實來製造油,用絲綿做油芯,晚上點燃了來讀書。

根據文獻記載,我國在漢代以前人們食用的油均為動物,稱「脂、膏」。脂一般為沒被鍊過的油,膏為鍊過的油!

夏商以前,由於文獻記載語焉不詳,其食用油的具體情況尚不甚清楚,不過《楚辭·天間》:「馮珧利決,封豨是射,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即夏羿射殺一頭大野豬,用其肉膏來祭祀天帝,但為何天帝不保佑他呢?

用野豬油來祭神,而神是人們想象和造出來的,神的飲食**慣也就是人的飲食**慣。由此可以推測,人們最先食用的可能是狩獵的野獸油。

周代,文獻中有不少烹飪用膏的記載。《禮記·內則》記述「八珍」中「炮豚」的做法,其中有一道操作工序是「煎諸膏,膏必滅之,」即放進膏油中炸,膏油要完全浸沒所炸之豚。

油字本為水名的專稱,《說文》:「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此水大致在今湖北宜昌地區境內。由於油字又含有流動、光潤的意義,在植物油出現之後,遂被作為脂油的意義使用。

植物油的食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能就比較普遍了。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已把芝麻油、荏子油和麻子油用於飲食烹調上。

植物油初始時大概多用於點燈照明或作為戰爭中的燃燒物使用,傳說中的力牧造油也反映了這種情況。芝麻油可能是植物油中最先大量出現並用來食用的。

宋代,植物油的食用更加普遍,種類也有所增加。沈括《夢溪筆談》雲:「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

明代,植物油的種類更多,系統的造油方法也見諸記載,對各種植物油的性質、食量、不同的功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天工開物》中「膏液·油品」: 「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一名脂麻)、萊菔子(蘿蔔子)、黃豆、菘菜子(一名白菜)為上,蘇麻(形似紫蘇,粒大於胡麻)、蕓薹子次之(江南名菜子)、子(其樹高丈餘,子如金櫻子,去肉取仁)次之,莧菜子次之,**仁(粒如胡荽子,剝取其皮,為律索用者)為下。

文中還詳細記述了各種植物種子的出油率和造油法,其中有榨法、水代法、磨法、舂法等,基本具備了現代食用植物油的種類及造油法。

清代,花生油也作為食用油出現在我國人們的飲食及日常生活中,清朝中後期,據清朝《續文獻通考》中「實業考·油業」記載,其時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有:大豆類(包括黃豆、青豆、黑豆、褐豆、斑豆)、棉子、花生、蕓薹tai、脂麻、亞麻、山茶、紫蘇(即荏)、蓖麻、油桐、大茴香、胡桃等多種。

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食用植物油

古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吃菜籽油

2樓:

先秦時人們食用動用脂肪,到周秦兩漢時油脂已被廣泛食物。兩漢時,已普遍開始使用和食物植物油,當時除麻籽油、菜籽油,還有胡麻油、大豆油等。

西漢時張騫通西域後,胡麻(芝麻)和紅藍花先後引進中原,榨油技術可能同時傳入。《泛勝之書》中已有關於胡麻種植得記載。榨取和利用植物油不晚於西晉。

3樓:最強大腦花

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使用了相當長時間的動物油後,因為榨油技術的誕生,才始有素油。素油的提煉,大約始於漢。壓榨法是一種歷史很悠久的製油方法。

早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壓榨取油的記載。在元代的《王禎農書》、明代的《天工開物》、《農政全書》中,都有榨油機和榨油方法的記載.

根據專家推測,北宋時期大型的木製榨油機就已經出現,它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正是它們的出現,才導致了真正的專業榨油作坊的產生。在宋、元、明、清近千年的漫長時間裡,正是這種榨油裝置,為開封、北京、南京、杭州等先後興起的大都市,提供了充足的食用油。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當中總結出一套非常成熟的加工工藝,如下:

寫於明代的《天工開物》記當時榨油,「北京有磨法,朝鮮有舂法,以治胡麻,其餘則皆從榨也。」其記榨各種菜籽油的方法是:「取諸麻菜子入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氣,然後碾碎受蒸。

凡炒諸麻菜子宜鑄平底鍋,深止六寸者,投子仁於內,翻拌最勤。若釜底太深,翻拌疏慢,則火候交傷,滅喪油質。炒鍋亦斜安灶上,與蒸鍋大異。

凡碾埋槽土內,其上以木竿銜鐵陀,兩人對舉而推之。資本廣者,則砌石為牛碾,一牛之力可敵十人。亦有不受碾而受磨者,則棉子之類是也。

既碾而篩,擇粗者再碾,細者則入釜前受蒸。蒸氣騰足取出,以稻秸與麥秸包裹如餅形,其餅外圈箍或用鐵打成或破蔑絞刺而成,與榨中則寸相穩合。凡油原因氣取,有生於無出甑之時,包裹怠緩則水火鬱蒸之氣遊走,為此損油。

能者疾傾疾裹而疾箍之,得油之多。」「包內油出滓存名曰『枯餅』,凡胡麻、萊菔、芸臺(油菜籽)諸餅皆重新碾碎,篩去秸芒,再蒸再裹而再榨之,初次得油二分二次得油一分。若桕桐諸物則一榨已盡流出,不必再也。

若水煮法,則並用兩釜,將蓖麻、蘇麻子碾碎入一釜中,注水滾煎,其上浮沫即油,以勺掠取傾於幹釜內,其下慢火熬幹水氣,油即成矣。然得油之數畢竟減殺。北磨麻油法,以粗麻布袋jie絞。

」《天工開物》說,用榨油法,胡麻每石得油四十斤,萊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芸台子(油菜籽)每石得三十斤,菘菜、莧菜子每石得三十斤,茶子得一十五斤,黃豆得九斤。

清代中期的烹飪書《調鼎集》亦有《油論》:「菜油取其濃,麻油取其香,做菜須兼用之。麻油壇埋地窨數日,拔去油氣始可用。

又,麻油熬盡水氣,即無菸,還冷可用。又,小磨將芝麻炒焦磨,油故香,大車麻油則不及也。豆油、菜油入水煮過,名曰『熟油』,以之做菜,不損脾胃,能埋地窨過更妙。

作於清·嘉慶十八年的《調疾飲食辨》《油》篇中,只記植物油四種:脂麻油(芝麻油)、豆油、芸台油(菜子油)、吉貝油(棉花子油)。

從有準確史料可查的元代算起,老式的木製榨油機在我國盛行了700多年,也許它存在的歷史可能超過了一千年,一直到解放後的2023年,全國還有木製榨油機15萬台,出產的油脂佔到了全國產量的40%,到了2023年,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全部淘汰木製榨油機,這種木製榨油機才逐步走下歷史舞台。

類似的古老而成熟且一直在沿用的傳統工藝很多,如西方的葡萄酒加工工藝,經久不衰,古老而又生氣勃勃,深受人們喜愛。起源於中國的茶葉、白酒,其工藝主要也採用以傳統的蒸、炒、發酵等一系列方法,無不以純手工製作,小批量生產為最高境界。

古代的人吃油嗎?

食用油的比重,食用油的密度

hao大森 通常的一升食用油重1.82至1.84斤。食用油也稱為 食油 是指在製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溫下為液態。由於原料 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等原因,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通常用油料作物的種子經壓榨或萃取獲得。包括粟米油 花生油 橄欖油 山茶油 棕櫚油 芥花子油 葵花子油 大豆油...

食用油有哪些分類,食用油的種類有哪些

食抄用油可以分為食用植物油bai 食用動物油和調du和油。常用的有植物油有zhi花生油dao 豆油 芝麻油 菜籽油 棉籽油等,另外還有葵花子油 玉公尺胚芽油等新品種。常用的動物油有豬油 牛油等。調和油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用油經科學調配而成的高階食用油。市場上常見的調和油,一種是根據營養要求,將飽和...

如何選購好的食用油如何選擇食用油?

食用油五花八門,這幾點一定要看清楚 選購好的食用油的方法 看顏色 相同型別的油,比如兩桶大豆油來比較,清澈沒回沉澱物答 沒渾濁,顏色淺的就是好油。聞氣味 嘗味道 花生油一般只有花生的清香味,芝麻油會有很香濃的芝麻味,有酸味則是壞油。聽聲音 好油在加熱的時候,不會出現 噼里啪啦 的聲音,也不會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