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禮樂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禮作樂”形成獨有文化體系,後經孔子和孟子承前啟後,聚合前人的精髓建立以禮樂仁義為核心的儒學文化系統,從而得以傳承發展至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奠定了中國成為“禮樂之邦”,也被稱之為“禮儀之邦”。
“禮樂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創造了人類的輝煌。雖然現代工商業科技文明過分重視物質利益,使得傳統的“禮樂文化”受到商業世俗文化的衝擊,已失去古典純樸的的本質精神。但是,傳統的“禮樂文化”在今天還是能起到提升人類道德,使人們達到自我完善的作用。
早在夏商周時期,古代先賢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為完善的禮樂制度,並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上的人倫和諧。禮樂文明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
2樓:
禮節和**。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
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諸侯國林立,為維護其以周天子為中心的有秩序的統治,周文王四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開始制禮作樂,即周禮。周禮作為各級貴族的政治和生活準則,成為維護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禮樂制度在這一時期得到非常完善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調。
東周時期,周王室衰弱,諸侯爭霸,禮壞樂崩,禮樂制度受到嚴重衝擊,儒家創始人——孔子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
以周代禮樂為工具來維護周天子的宗法統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禮樂制度、禮樂文化和禮樂文明,對後來歷代中國社會發展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禮樂也是一個地方名字,位於江門市的一個小鎮。
3樓:淡然真誠面對
儒家“禮樂”觀是先秦時期的重要思想,儒家的學者為其忙碌一生,就是為了“禮樂制度”的實現,使國家興盛繁榮、長治久安。“禮樂”制度中的“禮”指制約人的行為規範,在禮的制約下人們應該考慮能不能、應不應該這麼做,而“樂”指**,起到培養人的情感、調和人的性情的作用。兩者都起到教化作用,而“禮”與制度相通,起到外在的制約,“樂”與情感相通,起到內在的感化。
在當今物質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樂”思想的內在感化能力對當今社會人們有著重要作用。
儒家的禮樂思想是指什麼
4樓:檸檬一家人
美善合一。
禮源於上古時代的祭祀與習俗,用於規範行為、區別是非;樂則用於協調秩序、促進和諧、陶冶情操,即"用樂之和彌補禮之分"。
"禮樂"不只是為了滿足耳目之歡,而是引領人心向善。孔子在文化上繼承並超越了周公的制禮作樂,提出仁政思想以及"仁"和"禮"的治國原則。
在禮與樂的關係中,儒家認為,禮為德之端,樂為德之華。禮的根本在樂和詩,禮要靠樂和詩來風行天下,"美善合一"是孔子所推崇禮樂文明的最高境界。
5樓:晚晚學姐
儒家的禮樂思想是指:主張以“禮”確定人的社會身份與規範人的行為;以“樂”陶冶人的心性與溝通人的感情。
儒家孔子認為禮樂教化可以使國家組織和社會關係達到一種有序和諧的協調狀態,儒家這種思想與價值取向,對今天和諧社會建設富有啟示。禮教主要從外規範和疏導人們的行為,樂教則從內陶冶和溝通人們的情感。
6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的禮樂思想是指:禮樂皆文——以人為本、禮樂並施——德美同治、禮樂彬彬——和美世界。
何為禮 儒家的禮是什麼意思
7樓:草頭天子曹大騰
儒家的禮,有三個層面:
一、禮是自然法
孔穎達《禮記正義》說,“禮者,理也。其用以治,則與天地俱興。”這裡的禮,乃是指永恆、普世的天道,用西方人的話來說,即自然法。
禮是體現自然法的規則體系。
《白虎通·情性》說:“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從規則體系的角度,這裡禮又可以分為兩類:
1、禮法。
禮法,在中國封建制時代,禮法有著廣泛的約束力,不僅庶民,而且君主,均在禮法的約束之內,君若不君,諸侯可發兵征伐,以武力恢復禮的秩序,所謂“凡君不道於其民,諸侯討而執之”是也。君臣關係也是禮法關係,即使貴為君主,若違背禮法,臣可以提起訴訟,可以自行解除君臣關係。顯然禮治更接近現代法治之精義。
2、禮俗
禮,又是禮俗,即習慣法、社會自發秩序。禮不是君王所立,而是來自傳統、習俗,來自對人情常理的承認,來自聖賢對自然法的發現。英國政治學家埃德蒙·柏克說,“如果民間社會是習俗慣例的產物,那麼習俗慣例便是它的法律。
”如果你承認他說出了法治的精義,那麼你應知道儒家也這麼說過——南宋理學家真德秀說:“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猶政事之必因風俗也。”此語可與柏克的話互為參注。
從這個角度來說,合宜的法律,不是“發明”出來的,而是“發現”出來的。用儒家的話來說,這叫做“因俗制禮”、“則天垂法”,即從習慣法與自然法中發現人間法;用哈耶克的話來說,叫做“法律先於立法”。這是涵義非常深刻的憲政學命題,其要旨在於,它宣告了即使是掌握著最高權力的國王,也不能成為專斷、全能的立法者。
而法家的“人主為法於上”主張,則明白無誤地宣告了君主**的來臨。
三、禮為禮儀
作為天道、天理、自然法的禮是看不見的,作為規劃體系的禮也是半可見半不可見的,禮還需要有一套完全可見的儀式來體現、來表達、來強化,這套儀式就是禮儀。
儒家的禮儀是無所不包的,用《曲禮》中的話來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附:何謂“君臣之禮”
我們以“君臣之禮”為例,來看看儒家主張的君臣關係:
儒家認為“君臣以義合”。這是儒家的理。這個“理”需要有一套體制(即規則體系)來保障,歷代儒家政治發展出來的“共治”體制,就是制度層面的禮,包括宰相的副署權等。
但僅此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禮儀來表達,比如拜相的禮儀,比如從前臣拜君,君要還拜,宰相的尊貴地位是通過這些禮儀表現出來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傳統君主**的強化,也可以從君相的禮儀變化看出來。——常識禮儀篇
儒家的儒是什麼意思,儒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儒 為轉注字.其原意為 人需 即 人生存於社會中所必需的學問 先秦的人需思想源自天命論.天 命 論 是 先 秦 儒 家 的 重 要 思 想 觀 念 從 歷 史 上 看 天 命 觀 念 起 源 很 早 古 人 對 自 然 的 規 律 和 自 己 的 命 運 無 法 把 握 因 此 將 它 歸 之 於 ...
儒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儒家,又稱儒學 儒教 孔孟思想 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 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 恕 誠 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 力圖重建禮樂秩序...
儒家的積極入世思想是什麼意思
儒家思想體現在高揚傳播 積極入世 的實踐精神,倡導 富貴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貧賤不能移 的個人健康人格,提出了 捨生取義 的人生最高道德標準,從而打造了全民族的強健精神支柱和充滿浩然正氣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構建了全民族的道德體系。從其思想來看,儒家哲學一直是主動 積極地為統治者指出為國之道。首先是勸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