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失意的愛飛
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後天的經過世俗薰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乙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裡,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一位代表。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使自己的人生藝術化。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陶淵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來,他的一生卻是很藝術的。
他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時運》等作品,都是其藝術化人生的寫照。他求為彭澤縣令和辭去彭澤縣令的過程,對江州刺史王弘的態度,撫弄無弦琴的故事,取頭上葛巾漉酒的趣聞,也是其藝術化人生的表現。而酒,則是其人生藝術化的一種媒介。
陶淵明可以說是魏晉風流的傑出代表。
陶詩的題材主要可以分為五類: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行、役詩、贈答詩。
田園詩和山水詩往往並稱,但這是兩類不同的題材。田園詩會寫到農村的風景,但其主體是寫農村的生活、農夫和農耕。山水詩則主要是寫自然風景,寫詩人主體對山水客體的審美,往往和行旅聯絡在一起。
陶淵明的詩嚴格地講只有《遊斜川》一首是山水詩,他寫得多的是田園詩。田園詩是他為中國文學增添的一種新的題材,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並真切地寫出躬耕之甘苦,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人。
陶詩的一大特點也是他的一種開創,就是將日常生活詩化,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重要的意義和久而彌淳的詩味。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陸機等等都著重於關乎國家政治的題材,陶淵明著重寫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話寫家常事,寫得詩意盎然。
陶詩的語言不是未經錘煉的,只是不露痕跡,顯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問所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論詩絕句》)例如:「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其一)「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雜詩》其二)「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擲」字、「貯」字,這三個動詞都是常見的,看似平淡卻很精彩,不可更易。
關於陶詩的藝術淵源,鍾嶸《詩品》曰:「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其後多有反對此說的,今人則多表示贊同。
從今存應璩詩以及關於應璩的傳記資料看來,他與陶淵明很不一樣,與其說陶詩源於應璩,不如說源於漢、魏、晉諸賢,應璩一人不足以籠罩他。如果一定要說得具體些,可以說陶詩源於《古詩》,又紹阮籍之遺音而協左思之風力。魏晉詩歌在他那裡達到了乙個新的高峰。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賴於他的散文和辭賦的,實不下於他的詩歌。特別是《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這三篇最見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陶淵明在當時只以隱士著稱,他的文學創作沒有得到高度的評價,這是因為他平淡自然的風格與當時崇尚的華麗文風不合。蕭統是第一位發現陶淵明文學價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學。到了宋朝,特別是經過蘇軾、朱熹的弘揚,以及湯漢對其作品的詮釋,陶淵明才真正確立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並獲得了世界的聲譽。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乙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後,或厭倦了官場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並藉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莫不如此。於是,不為五斗公尺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
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由於陶淵明的吟詠,酒和菊已成為他的象徵。古代文人愛酒的不少,但能識酒中之深味的,從飲酒中體悟人生真諦的,陶淵明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之一,酒和陶淵明的生活及其文學緊密地聯絡在一起。阮籍飲酒有以醉逃禍和借酒澆愁的意味,陶淵明則是追求酒所助成的物我兩忘的境界。
陶淵明寫菊其實並不多,一共六處,但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詩太著名了,菊便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國文學裡象徵著高情遠致的意象。在酒和菊之外,象徵陶淵明的還有「孤雲」:「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
暖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詠貧士》其一)陶淵明生前是孤獨的,他的詩歌是乙個孤獨者的自白。他生命的光輝在他死後才逐漸放射出來,「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夢李白》其二),杜甫的這兩句詩用在陶淵明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
2樓:王麗梅
陶淵明的影響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漸擴大的。在他生活的當時,他只是作為乙個合於雅道的隱士而引起人們的注意。他雖然曾和週續之、劉遺民一起被稱為「潯陽三隱」,但這並不能說明人們對陶淵明有所認識。
至於他的作品,在玄言文學佔統治地位的當時,是與貴族文壇格格不入的。在宋齊山水詩盛行的時代,他的淳樸淡泊的田園風光也不合於貴族欣賞名山大川的口味,而他的平淡自然的風格同樣和當時「富豔難蹤」的文風大相徑庭,所以仍然得不到重視。到了梁陳時期,鍾嶸、蕭統才開始重視他,但還是十分有限的。
鍾嶸《詩品》將他列為中品,蕭統《文選》選錄他的作品也不過寥寥數篇。可是從唐以後,卻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在我國文學史上發生了深廣的影響。
陶淵明的詩歌,內容是複雜的。因此不同方面的內容,在不同歷史時期,對不同的作家,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他詩歌中所表現的光明峻潔的人格和堅決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的高尚品質,教育了後代文人不屈服於權貴,不與庸俗之流為伍。
唐代大詩人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不屈的性格,與陶淵明「不為五斗公尺折腰」的精神是一脈相通的。詩人高適在做封丘尉時,對「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的現實無法容忍,也「轉憶陶潛歸去來」,要學陶淵明那樣與汙濁的現實一刀兩斷。在強敵壓境或政治十分黑暗、社會變革即將到來的時候,他的「金剛怒目式」的作品,他的疾惡除暴的精神,也給作家以巨大的支援與鼓舞。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曾在一首〈水龍吟〉詞中高聲唱道:「須信此翁(指陶淵明)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吾儕心事,古今長在。」處於從封建社會末期轉向舊民主主義革命初期轉折點上的詩人龔自珍也曾讚許陶淵明說:
「陶潛詩喜詠荊軻,想見《停雲》發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湧,江湖俠骨恐無多。」(《舟中讀陶詩三首》)他的桃花源理想對後代也有積極的影響。北宋進步的政治革新家王安石曾歌頌這個社會是「雖有父子無君臣」,對「聞道長安吹戰塵」的現實表現了深沉的感慨。
康與之的《昨夢錄》寫一出世人世界,顯然是模擬《桃花源記》,其中也提出「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台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均之。」「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衣食於他人耳。」這是封建社會裡決不能有的。
另一方面,陶淵明詩中平靜安謐的境界,逃避現實的思想也對一些作家起了消極的作用。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晚年退隱生活中,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在謫居海南時期,都酷愛陶淵明,實際是在他那超脫現實的態度中尋求精神的安慰。雖然白、蘇在一定時期內對現實態度消極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自己,但這種影響作用無疑也是存在的。
宋以後許多過閒居安逸生活的地主,喜愛陶淵明,也都是從這一方面出發的。
陶淵明的藝術影響同樣是廣泛的。從南朝文人鮑照、江淹作了學陶體的詩歌以後,歷代「擬陶」「和陶」相沿成風。我國歷代有成就的詩人很少沒有表示過對他的創作的企羨和受到他的藝術的薰陶的。
李白說:「何時到彭澤,狂歌五柳前。」杜甫說:
「焉得思如陶謝手。」白居易說:「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
」陸游說:「我詩慕淵明,恨不造其微。」清人沈德潛謂:
「陶詩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淵深樸茂不可到處。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維)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閒遠,儲太祝(光羲)有其樸實,韋左司(應物)有其衝和,柳儀曹(宗元)有其峻潔,皆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說詩碎語》)僅從陶詩對盛唐、中唐一些詩人的影響中,便可以體會到陶詩藝術影響的廣泛了。
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闢了乙個新的境界。從他以後,田園詩不斷得到發展,到了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園山水詩派。宋以後,描寫田園的詩人就多到不可勝數了。
3樓:釋影絕墳
東晉建立後一百年間,詩壇幾乎被玄言詩佔據著。從建安、正始、太康以來詩歌藝術正常發展的脈絡中斷了,玄言成分的過度膨脹,使詩歌偏離了藝術,變成老莊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淵明的出現,才使詩歌藝術的脈絡重新接上,並且增添了許多新的充滿生機的因素。
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標誌著古樸的歌詩所能達到的高度。陶淵明又是一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公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注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
他的清高耿介、灑脫恬淡、質僕真率、淳厚善良,他對人生所作的哲學思考,連同他的作品一起,為後世的士大夫築了乙個「巢」,乙個精神的家園。一方面可以掩護他們與虛偽、醜惡劃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們得以休息和逃避。他們對陶淵明的強烈認同感,使陶淵明成為乙個永不令人生厭的話題。
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後天的經過世俗薰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乙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裡,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一位代表。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使自己的人生藝術化。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陶淵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來,他的一生卻是很藝術的。
他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時運》等作品,都是其藝術化人生的寫照。他求為彭澤縣令和辭去彭澤縣令的過程,對江州刺史王弘的態度,撫弄無弦琴的故事,取頭上葛巾漉酒的趣聞,也是其藝術化人生的表現。而酒,則是其人生藝術化的一種媒介。
陶淵明可以說是魏晉風流的傑出代表。
陶詩的題材主要可以分為五類: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行、役詩、贈答詩。
田園詩和山水詩往往並稱,但這是兩類不同的題材。田園詩會寫到農村的風景,但其主體是寫農村的生活、農夫和農耕。山水詩則主要是寫自然風景,寫詩人主體對山水客體的審美,往往和行旅聯絡在一起。
陶淵明的詩嚴格地講只有《遊斜川》一首是山水詩,他寫得多的是田園詩。田園詩是他為中國文學增添的一種新的題材,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並真切地寫出躬耕之甘苦,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人。
陶詩的一大特點也是他的一種開創,就是將日常生活詩化,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重要的意義和久而彌淳的詩味。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陸機等等都著重於關乎國家政治的題材,陶淵明著重寫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話寫家常事,寫得詩意盎然。
陶詩的語言不是未經錘煉的,只是不露痕跡,顯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問所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論詩絕句》)例如:「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其一)「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雜詩》其二)「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擲」字、「貯」字,這三個動詞都是常見的,看似平淡卻很精彩,不可更易。
關於陶詩的藝術淵源,鍾嶸《詩品》曰:「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其後多有反對此說的,今人則多表示贊同。
從今存應璩詩以及關於應璩的傳記資料看來,他與陶淵明很不一樣,與其說陶詩源於應璩,不如說源於漢、魏、晉諸賢,應璩一人不足以籠罩他。如果一定要說得具體些,可以說陶詩源於《古詩》,又紹阮籍之遺音而協左思之風力。魏晉詩歌在他那裡達到了乙個新的高峰。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賴於他的散文和辭賦的,實不下於他的詩歌。特別是《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這三篇最見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陶淵明在當時只以隱士著稱,他的文學創作沒有得到高度的評價,這是因為他平淡自然的風格與當時崇尚的華麗文風不合。蕭統是第一位發現陶淵明文學價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學。到了宋朝,特別是經過蘇軾、朱熹的弘揚,以及湯漢對其作品的詮釋,陶淵明才真正確立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並獲得了世界的聲譽。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乙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後,或厭倦了官場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並藉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莫不如此。於是,不為五斗公尺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
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由於陶淵明的吟詠,酒和菊已成為他的象徵。古代文人愛酒的不少,但能識酒中之深味的,從飲酒中體悟人生真諦的,陶淵明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之一,酒和陶淵明的生活及其文學緊密地聯絡在一起。阮籍飲酒有以醉逃禍和借酒澆愁的意味,陶淵明則是追求酒所助成的物我兩忘的境界。
陶淵明寫菊其實並不多,一共六處,但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詩太著名了,菊便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國文學裡象徵著高情遠致的意象。在酒和菊之外,象徵陶淵明的還有「孤雲」:「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
暖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詠貧士》其一)陶淵明生前是孤獨的,他的詩歌是乙個孤獨者的自白。他生命的光輝在他死後才逐漸放射出來,「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夢李白》其二),杜甫的這兩句詩用在陶淵明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
論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論語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
通過 論語 與 詩經 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63532 尚書 等各方面的比較,在我國文學史上,論語 的地位低於 詩經 高於 尚書 在我國散文發展史上,論語 處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地位上。論語 的優點 藝術形式具有簡約美,思想內容具有真...
古琴在文學史上的象徵意義
古琴藝術是繼崑曲之後被列入 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 的第二個中國文化門類。琴棋書畫,曾是中國古代文人引以為傲的四項技能,也是四種藝術。其中,琴樂是中國歷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 焚琴煮鶴 對牛彈琴 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然而,由於...
張愛玲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張愛玲在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夏志清對張愛玲文學地位最重要的斷語有三 張愛玲是 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 金鎖記 是 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 秧歌 在中國 史上是 不朽之作 這些斷語下於1957年 1961年。振聾發聵的見解,改變了張愛玲作品的命運,改變了現代文學史的作家構成,改變了文學史研究的方向。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