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諸法,皆由因緣而生起,所謂『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生則彼生』,而此種同時互存與異時互存關係,即佛教所謂『因果關係』。又佛教除說現世因果之外,尚有三世因果之說法,即現在世、過去世、未來世因果互存之關係,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一切苦樂果報,自作自受,自己對自己之行為負責,故非『神祐論』。在因果法則下,人人平等,輪迴六道,與上齊四聖,全由自己向善之努力而定。所以種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果。
您可以看看佛教《三世因果經》,對因果講的非常清楚。但是是否美好或者一帆風順,這還要看這個人的福報大小了,不可一概而論。因為要做成一件事至少需要兩點,意願,和資糧。
資糧也就是福報。 強調心想事成或吸引力法則,主要是抓住了意願的部分,而忽略了資糧。 你樹立了乙個意願,當心無掛礙時,你是可以朝向這個方向前進,但你到底能走多遠,這是由你有多少資糧決定的。
這就像是去超市買東西,你口袋裡的錢是固定的,你是可以按照你的意願去買你想買的東西,但你能買得起多少東西,這就要看你口袋裡有多少錢。 如果以為心想事成就是全部,那你可能會成為消費狂,你瘋狂shopping,甚至忘了自己帶著多少錢,結果,可能會令你的資糧提前消費完,而到了關鍵的時候,你沒錢花了。 所以佛學不強調心想事成,而強調福報,你要攢你的資糧,並且要帶著正見去使用它們,那樣的話你看起來是在消費資糧,但卻可能令你的資糧更盛。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講三世因果,不是一世,任何因緣果報都要有因緣聚散才能生起現行,法不孤起!這就像種作物,一顆水稻種子,要有適宜的陽光、水肥、種在地里、時間等等綜合因素才能生長成熟,假如,沒有這些附加的條件,也不會有收穫啊,所以,要有辯證的客觀的思想看待因果報應,做惡的人由於,因緣不成熟,所以,還沒有受到應有的報應,不是沒有因果,貧窮的人由於,前生沒有慈善沒有救助貧困,沒有造富貴的因,所以,就沒有富貴的果,因此,貧賤的人,知道這個原理後,應該深深懺悔自己的身語意的惡業,更應該發心發願此生大力救助貧困者,「如是因,如是果」以此功德力,可以使自己不至於更加貧困!建議看看三世因果經,你可能會對此有乙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加上,佛教的因果,不是佛有權利支配任何人事物,而是自己的語言思想行為所造,「自作自受」而已!重要的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語言思想行為,盡可能多做利益民眾的事,,若想獲得健康,就必須戒殺生,若想獲得財富,就必須多施捨,若想獲得聰明智慧型就必須,想人多介紹好的方法技巧,同時少飲酒或乾脆不飲酒,等等,所以,佛講三世因果,確有它的必然性,是一切富貴貧賤的根本啊!
3樓:匿名使用者
因果非常複雜,不能憑眼前所見就簡單判斷,但善惡不同的因,所結之果一定不同,因果之理不是只有佛家宣說,中國古來的智慧型寶典《易經》就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4樓:匿名使用者
存善念就無惡意之心,無自私心,寬容為懷,邪不勝正,我支援這句話。
5樓:匿名使用者
這位朋友你好!
如果乙個人的價值觀是不對的話。
就算他心存善念。那這個善念也是暫時的。
如果乙個人價值觀改正回來了的話,那歹徒也可以悔改成為一名義人。
這個價值觀不是屬世的價值觀。而是屬神的價值觀。
願你能發現,並理解,找到這樣的價值觀。
願上帝祝福與你!
請教佛法關於善惡因果的問題,有高人能解釋嗎???????????
6樓:匿名使用者
不造殺業,至你流轉為畜生時,也不會被殺,心善成善因,善因成善果。
7樓:
種下善因得善果,種下惡因得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理由就這麼簡單
8樓: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相由心生;世界是乙個整體,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絡的,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有乙個反作用力,就像你打人一拳,自己的手也會疼一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同樣的道理;您放生就是給動物乙個活命的機會,讓他生命更長久,減少了恐懼和痛苦,同樣這種善的力量反作用力就會作用到您自己身上,就會給您和家人帶來健康和長壽,甚至在您危難的時候,有人回來救您。
再深一點,就是相由心生:事情的好壞都是有心感召來的,當您經常放生就會在您心裡(阿賴耶識)種了大量慈悲,救苦救難,解救生命,給予別人快樂生活,減少恐懼痛苦的種子;這些種子都會慢慢發芽長大,就會感召健康長壽的結果。就是您心中種了善的種子,對您就會有善的結果!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9樓:匿名使用者
自作自受,境由心轉。阿彌陀佛
善惡因果終有報的句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有時因其所為善惡來判斷人的黑白兩面,有時因人的固有印象判斷其所為的目的好壞。有時敬佩某人的才能但厭惡他的惡行,有時喜好某人的善心卻嘆息他的無能。
二、不要因為看不見善惡之果而放棄了自己的信仰,要知道其實有正確的信仰,它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幸福和快樂的根本。
三、「茫茫宇宙大世界,浩然正氣充天地,善惡自有天作證,人善人欺天不欺。」
四、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五、混沌未開不知其為亮,二十餘載皆未能何為社會之意也,意皆為人之而起,安則意,易則異,皆為前人告于後人。人者何為雅,何為俗,亦何為善惡,堂下十餘年皆未解。初者惡,後習善,思於實,謀於變!
神經病也。
11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善惡胡秉言
人善福自來,
心慈少病災。
惡生千百禍,
陰險果悲哀。
12樓:北冥紫仙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辰未到
佛經中關於因果的句子有什麼、
13樓:竹子林
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則必有果。
有果則必有因。是謂因果之理。佛教通之三世說善惡應報之義。
觀無量壽經曰:「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止觀五下曰:
「招果為因,克獲為果。」十住毘婆娑論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
果者從因有,事成名因果。 梵語hetu-phala。指原因與結果。
亦即指因果律。為佛教教義體系中,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之基本理論。蓋一切諸法之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亦即能引生結果者為因,由因而生者為果。
以時間之因果關係而言,因在前,果在後,此稱為因果異時;但若就空間而言,則如束蘆之相倚相依之情形,此乃廣義之因果關係,稱為因果同時。
古代印度之外道,有關因果之論點可分為四類,佛教稱之為外道四執,或簡稱四執:(一)邪因邪果,即將萬物生起之原因歸於大自在天之能力。(二)無因有果,即承認現存的現象世界為果,但以此果之因難以**,故否定此果之起因。
(三)有因無果,即承認現存的現象世界為因,但以此因之結果難以**,故否定此因之結果。(四)無因無果,即否定因果二者。
上記之外,佛教以外的古代印度思想界,尚有二種因果論之說,即:(一)因中有果論,主張果所顯現之現象世界必內具於因中,此乃婆羅門教與數論學派之思想;亦即認為因中常具有果性,故以因與果之性質相等。(二)因中無果論,系與婆羅門教對立之一般思想界及胜論學派所提倡。
即主張結合眾多獨立之根本要素,方能生起現象世界;亦即認為因中未必具有果性,而須藉眾多的因相互和合始能產生果,故認為因與果之性質並不相等。此論說亦可稱為果中有因論。
佛教之因果論大抵可分為大小乘二系統,小乘以俱舍宗為典型,提出四緣、六因、五果之說;大乘則以唯識宗為代表,以四緣、十因、五果為其因果論之主要內容,而於四緣、五果之闡釋,大小二乘之觀點亦相迥異。以唯識家而言,既認為宇宙萬有皆由含藏於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所變現,而由種子變現成諸法之間,須經由「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種子生種子」等的「三法兩重」之因果關係,展轉作用而變現為森羅永珍。其中,種子生種子之關係為因果異時;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之關係為因果同時。
此外,於六因、五果之中,異熟因與異熟果之關係,以及同類因、遍行因與等流果之關係,皆為因果異時。至於俱有因、相應因與士用果之關係,則為因果同時。又能作因與增上果之關係,通於因果異時與因果同時。
又同類因與等流果之關係,係以自類之法為因,引生等同流類之果,故稱自類因果。
眾生之行為能引生異時之因果,即善之業因必有善之果報,惡之業因必有惡之果報,此稱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然嚴格言之,應稱為善因樂果、惡因苦果。此乃因由善惡二業所招感之果報,係屬非善非惡之「無記性」;而所謂善、惡,乃特指必定招感果報之因法,故不宜以善果、惡果為果報之稱。
此種因果之理,儼然而不亂,稱為因果報應。若無視因果之理的存在,而落入否認因果之思想見解中,即稱「撥無因果」。又若從實踐修道上論因果關係,則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此稱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酬因感果。
此外,由善惡之業因而招感樂苦之果報,此種因果系異熟因與異熟果之因果關係;又由福德(世間的善業)而招感人天樂果,此為福因與福果之因果關係;又由修習智慧型能招感覺悟之果報,此為智因與智果之因果關係。上述三種因果關係,稱為三因三果。又一般所謂的三世因果、因果報應等,多係指異熟因與異熟果之因果關係而言。
蓋一切法皆由因果之理而生成壞滅,十界迷悟之顯現,即由此因果關係所成,而產生世間之因果、出世間之因果、迷界之因果、悟界之因果等分別。若就四諦而言,其苦、集二諦為世間迷界之因果,滅、道二諦則為出世間悟界之因果。要之,此因果之理實乃佛教重要之基本教理,於諸經典中即常對此理加以闡釋說明,並以善惡之因果報應如影隨形而相續不絕,來勸導人修行佛道,超脫有漏之境界,以達於無漏之寂靜地。
〔無量壽經卷下、俱舍論卷
六、阿毘達磨發智論卷
一、卷十
五、大毘婆沙論卷
十、卷十
一、卷十
六、瑜伽師地論卷
五、卷三十
八、顯揚聖教論卷十
八、成唯識論卷
三、卷七、卷
八、大乘義章卷
三、卷四〕(參閱「十因」418、「五果」1112、「六因」1256、「四緣」1832、「因」2269、「種子」5863)
14樓:匿名使用者
彼岸花開,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15樓:了義居士
一切諸,皆從因起,一切諸報,皆從業起。《華嚴經》
三世因果,迴圈不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涅盤經》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寶積經》
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將來果,現在作者是。
南無阿彌陀佛!
16樓:佛崽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善因結善果,善有善報。惡因結惡果,惡有惡報神
8萬4千法門 1 迷惑顛倒的人只看眼前,不曉得將來果報可怕!我們要是真正看到前因後果,就不敢動一個妄念 不敢起一個惡念 不敢做壞事,為什麼?因果通三世!2 我們常常讀經 研教 聽經,為什麼我們還造業?迷惑顛倒。我們總抵不住名聞利養 財色名食睡的 抵不過就造業。佛說得好,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業是跟...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否善惡共存,又為什麼善惡在一念之間
糖寶 善惡本來就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共生的,標準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物件不同,善惡都不一樣,善可能變成惡,惡可能變成善,互相轉化,所以善惡可以共存,一念之間善惡不同。既然如此,就無須指責別人,因為別人和你觀念不同,善惡觀也不同,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涼月冰雪 善惡的標準存乎各人的心中,有些事有些人...
怎麼種善因,得善果,萬事皆有因果,種善因得善果 種惡得惡什麼意思
伸手不打笑臉人,你對別人好,別人不對你的態度不會更差就是得了。求仁得仁,先問問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人。種善因,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 得善果,則是指做完善事之後會有好報。種善因的方法從來都無從考究,因為世人總結這些方法為 行善 這型別的例子生活中應該聽過很多 某某某因為平日裡做了好事,或者無意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