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道仙修行,什麼是道?修道到底修什麼?修真又是什麼?

2022-09-29 18:45:50 字數 4333 閱讀 6702

1樓:

首先必須明確, 大羅金仙不落輪迴——道教的仙道並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修行能否超 脫三界六道,首先,我們要確認一點:什麼是仙?

一些頑愚的佛教徒為了標榜佛教的高明, 經常自說自話,比如「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脫離生死輪迴」這種話他們說得很是順口,然而說這話的人顯然並不理解「仙」的概念,只是像他們頑愚的前輩一樣,將中國所說的仙,與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或婆羅門教觀念裡的諸天混淆起來 。

一仙不等於古印度外道,這點基 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古印度的外道修士雖然長壽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卻並非如仙家這樣超然 物外,依然有生死,甚至會繁衍小孩(見《雜譬喻經》相關章節),顯然這比不上仙家境界 ,而且這些外道修士大多所求的不過死後生天——注意,死後生天是棄人身而得 天身,依靠的是業力福報,而修道成仙乃是自力成就,兩者天差地別。古代翻譯佛經的人為 了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將外道修士翻譯為「仙人」,卻不想誤導了大批不知變 通讀死書的愚人,將道家仙人與印度修士混淆在一起,實在可嘆。

二仙不等於印度諸天。道家說五道 輪迴,大略等同佛家六道:神道(天與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神道本身,是五 道之一環,諸如地祗鬼神,大多有職司所在,受天律束縛,雖有威福,有罪則貶,其情形與 佛家所說天人、阿修羅的處境一樣。然而,所謂仙家,不論是先天後天的尊神仙真,要麼是 大道化身,要麼是得道真人,早已達到莊子所說逍遙遊的境地,不受外在的限制,更不用說 業力了。因此,更與神道無關。

道教咒語,役使神道乃是常事,卻並不敢煩勞仙人,也正是 這個道理。雖然有些愚痴的僧人胡說什麼「仙家終落空亡」,此語釋迦牟尼也不 曾說過,顯然是一句妄言。若仙為業力所拘而不得超脫三界,仙道亦不足貴也!

三為什麼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仙人不能脫離生死輪迴?其實,原因在於道家仙真神聖給予人們的形象,比如朝元圖里所描繪的諸天神道與大羅仙真雲集朝禮玉帝的情形,就使人們片面地以為道家仙真之間仍然有人間的階級,大羅聖境就是天上的朝廷,然後很自然地把佛教關於帝釋天的見解直接嫁接到 道教的大羅天三清境上。其實,錯了!

首先,玉皇天尊不是帝釋天,《高上玉皇經》中明確 地寫道玉皇大帝本是淨樂國太子,因為憐憫眾生,出家修道,先證仙道,再證金仙(也就是 佛家四聖果中的佛果),號清靜自然覺王如來,最後才修至玉皇果位。如果說佛家的佛果是 早已超脫六道的,那麼玉皇自然也已經超脫六道。事實上,玉皇也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一 個神靈的領袖與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據大道執行而燮理這個世界的大聖者。

最重要的是,無 論玉皇,還是大多數現帝君相、神王相、天將相、宰官相、天人相乃至神道相的道家仙真, 都早已經超脫輪迴,他們這樣出現在人前乃是為了更好地接引救度世間有情眾生,而顯化的 表象,就像觀世音的男身女相是乙個道理。所以,道家的大羅金仙早已不落輪迴,事實上, 修到地仙果位以上就可以說與阿羅漢一般,沒有墮落輪迴之虞。佛教之六道說並不見於古印 度佛教經典之中。

而漢地佛教在道教五道說基礎上萌生六道,恐怕是為了自抬身價,要標榜佛道的果位境界要比道教的仙道神道要高出一等。

佛教的「仙」與道教的「仙」是不同 的兩個概念。佛教的「仙」其實是指修行的人,主要是指佛教之前印度各種派別 的修行者。而道教的「仙」,其實是修行之後所得到的果位,是指成道的天仙、 神仙等。

道教的「仙」真實含義,其實與佛教的佛、菩薩、羅漢相對應,但是佛 教的果位分得更細、更科學。讀佛教和道教的典要弄懂這兩個概念,更不要因此認為佛教的 果位就比道教高,同樣的,道教的「龍」與佛教的「龍」也是不同的 兩個概念,道教的「龍」是最高端別的神獸,而原始佛教特別是古代印度的 「龍」,其實就是「蛇」,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的「龍 」才開始中國化,我們中國人才把佛教的「龍」變成中國的「龍 」。總之,佛教和道教的許多概念,雖然文字相同,其實含義完全不同,這是我等修行 之人務必搞清楚的,不能人云亦云,以免自誤誤人。

請大德指教。

佛教的仙人,指的 是外道苦修的人,包括婆羅門教,耆那教的修行者,而這些修行者未必都是以長壽為主要特徵, 相反,他們大多是以苦行和博學聞名。

至於道教的仙人果位的問題,應該看看太平經,一般道教宗教方面的仙人地位分級, 都不出太平經的範圍。

道教仙人的境界,地位,有以境界分的,比如太清九仙,上清九真, 玉清九聖。有以官位分的,比如太上,帝君,神王,仙王,真人道士等等有以修行層 次分的,比如天地人鬼水仙有以修行方法分的,比如洞房,黃庭,消魔,等等。

這個確實是翻譯的問題,比如佛教的「性」和中國的「性 」,佛教的「天」和中國的「天」,佛教的「仙 」和中國的「仙」,佛教的「道」和中國的「道 」,佛教的「龍」和中國的「龍」,等等都不是乙個含 義。

但是很多佛教徒卻分不清,混淆在一起,進而貶低中華文化,這是 非常可惜的。

佛教的羅漢、菩薩、佛陀也是一種果位,或者說一種境界。

道教和佛教關於生死的理解也不同,佛教講涅槃重生,道教則追求長生,佛教講因果,道教則講承負,承負的關係是大於因果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仙是道教求的。道和仙是分不開的。佛是印度人的,真的要細分嗎?那估計很多東西經不起細分。因為你一分了和尚們就要造反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是無緣人哪,就是往哪兒一坐,善事也不做,就對佛說來吧,你來度我吧,那好吧我憑什麼要度你啊,你心也不發,善事也不幹,讓我度你啊,您先自己發決心幹善事去吧。88

4樓:等待的時長

中國官方創的叫道教,不是人的比人強的都是仙(……),佛教你應該知道的……

5樓:

仙是虛假的嚮往

道佛乃真實的存在

仙可以放過不講

佛道都是能惠及人類的文化

其實有三個文化在中國最有影響力:儒,釋(佛),道儒是入世哲學,道是出世哲學,佛乃心靈的靜修一般人平時懂儒就好,想求得心靈的大慰藉去修佛,道一向不彰(亂世之用)

什麼是道?修道到底修什麼?修真又是什麼?

如何看命中佛緣 道緣 仙緣 修行

6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我相當困惑!有輕生的念頭!能否指點一下?

7樓:匿名使用者

清氣重夢中有三緣上師指導及同修者!給你法器及一幅透視眼

8樓:匿名使用者

人啊來到這一世就應該乾淨

什麼叫修行

道家修行的九重天分別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太玄》曰:有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晬天,六為廓 天,七為鹹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 又曰:天以不見為玄。

《正義太玄經》雲:「九天謂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晬天,六為廓天,七為鹹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

《爾雅》曰:穹蒼,蒼天也,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

《呂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謂九野,**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

《淮南子》雲:「**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魭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陽天」也。

10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中國道教中有九重天之說

人言"九天之上",可知天實有九重。

一重天:這裡是星官府,住著二十八宿,他們是角、亢、氏、房、籬、參、井、鬼、柳、星、張、翼、珍各位值舊星官。

二重天:雷神們居住的霹靂宮

三重天:瑤池

四重天:天馬居住於此

五重天:織女棲身在五重天

六重天:哪吒三太子,李天王等官高位顯之人

七重天:住著四大金剛

八重天:兜率宮

九重大:陶養殿,此乃玉帝寢宮。

11樓:靈性給靈感

0,1,2,3,4,5,6,7,8,9;(零)(令)10,11,12,13,14,15,16,17,18,19;(壹)(一)20,21,22,23,24,25,26,27,28,29;(貳)(二)這三組資料結尾都是9,意味著99裡面有九重天,我是寫了貳(二)組,要寫到99,會寫出玖(九)組,

什麼叫悟道,懂道,證道,修道,得道,成道,了道,聞道有什麼聯絡和區別先後順序怎樣分?分別什麼意思?

12樓:自省

這個道是指修成正果,就是成佛、菩薩、大羅金仙、阿羅漢……。悟道,是參悟修成正果的方法。懂道,是已經懂得修成正果之法。

證道,是已經證得初級果位。修道,是修行無為之法,即是修成正果的過程。得道,是修成佛、菩薩、大羅金仙、上仙等果位。

成道,即是得道。了道,這個詞語是誤傳,更是對修行的誤解、誤讀,傳者的意思是修行無為之法的結束,實則不然,修行沒有盡頭。聞道,是聽授明師說法。

13樓:仙人

1悟道(參悟)--2懂道(剛懂)--3了道(明了)--4修道(修行)--5見道(初見)--6證道(證明)--7得道=成道(達成)--8正覺(妙用自在)

為什麼會出現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的情況啊

道理和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高考,到最後只有很少的人能上好的大學一樣。要成佛,首先要有慧跟,其實就好象我們說的資質,這些潛在的東西是必須的,那些說只要努力就可以的,純粹在扯謊,我不否認有少數沒有資質的人或成道,或在自己的領域有突出的成就,但是那需要的是絕對的毅力,堅強和奮鬥的精神,而在現實世界的普通人中...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這是 中庸 開篇的一句話。編輯本段 注釋 1 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 正義 引 漢書董仲舒傳對策 曰 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 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2 古語 之謂 不同於 謂之 甲 謂之 乙,甲...

什麼是禪道精神,禪道是什麼意思

禪 佛教 禪那 的 簡稱,巴利語 jh na 的音譯。梵語是 dhy na。也有譯為 棄惡 或專 功德 屬叢林 者。其意譯為 思維修 或 靜慮 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的區別。言思維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維研修為因,得以定心,故謂之思維修。言靜慮者是依體立名。其禪那之體,寂靜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