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選自慎行《谷山筆麈》
翻譯 歐陽修在隨州遊學的時候,偶然間獲得了韓愈先生生前沒有發表的文稿,讀過之後心生仰慕,於是費盡苦心探索其中的奧秘,以至廢寢忘食了,終究有所收穫而以文章聞名天下。那時韓愈的文章還沒有廣泛流行獲得好評,歐陽修從那些殘缺不全的古籍中竟然領悟到了其中的精義,真是天賦啊!如今韓愈、歐陽修的文章名滿天下,能夠苦心研讀並領悟真諦的又有幾人啊?
蘇軾的文章源於孟子思想的精髓,而當時孟子的書都不曾陳列在學校裡,原本是稀世珍寶美味佳餚啊,如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享用,就像生活的必需品那樣了,每個人都可以吃飽喝足,因而箇中滋味竟無人細品無人知曉了。
自古以來,文獻典籍,越是難以求得,人們越是倍加珍重,越是通曉的人少,越是能深入研究收穫頗豐。這是什麼原因呢?太容易獲得人們就不肯專心致志了,見的次數多也就慢慢地忘了它的寶貴。
當今苦心研究書法臨摹舊帖的有志之士,大多是在殘缺的古籍裡感悟到了書法的奧妙的,難道不是因為尋找的艱辛以及刻苦用心的人少的緣故嗎?假使致力於文學創作的人也像這些潛心鑽研書法的人,那麼《蘭亭集序》之中、嶧山崖石之上的隻言片語已經是用不盡的了,一味的貪多又有什麼用呢?否則,即使書籍堆滿了書桌和書櫃,比武庫的藏書還要豐富,也不足以為己所用啊。
歐陽修 翻譯 選自《宋史》
2樓:網友
歐陽修四歲喪父,他母親鄭氏發誓要守節獨自養子,母鄭氏親自教歐陽修認字讀書。由於家境貧困,有時就用野草的杆在地上寫字認讀。歐陽修自小就聰慧過人,讀過的書都能背誦。
歐陽修天性剛強,主持正義,即使有對個人不利的圈套,也要主持正義,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後來為官,雖然屢次遭受流放冤屈,其見義勇為的本性依然不改。剛剛被貶到「宜昌夷陵」時,公務閒暇,就取本地之前的審案卷宗反覆**,見到許多冤案錯案,於是仰天感嘆到:這麼小的荒僻小縣尚且如此,普天之下不知多少冤屈。
從那以後,公務都不敢疏忽。凡是其當政過的縣郡,都是:不求虛名、不擾民眾,為民著想。
有人問:為政寬簡,不會耽誤公事,為什麼呢?。。
: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軾
3樓:網友
韓愈文學成就在散文。他提倡創新作文。提倡散文要言之有物,韓愈與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
六朝以來散文的浮華風被韓柳等人祛除。韓愈文章比較有思想,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且不顧世俗,比如《師說》《馬說》等。
柳宗元官運不如韓愈,他性格也不好,所以文章中常有高傲的口氣,柳宗元寫景不少,比如很有名的《永州八記》,在寫景中寄託自己的情懷。寫景很自然清新。
歐陽修和蘇軾同在宋代繼承韓柳,繼續推行古文運動並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歐陽修的詞多屬婉約派,用詞細緻多情。他的散文成就不如詞。
寫文用詞很仔細,因此文少而精,並且擅描寫,有氣勢有情意。
這四個人的共同點,在古文運動,即都倡導寫文要有物,由物抒情。經過兩代人的古文運動,散文重新回到了先秦時期以文喻世的狀態。
歐陽修是北宋代詩人,和韓愈,柳宗元等被稱為
4樓:苘茗蔏菏荼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以散文著稱的八位文學家的合稱巧盯,即孝氏和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核譁軾、蘇轍(合稱三蘇)、王安石、曾鞏八人。
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歐陽修有什麼詞,歐陽修有哪些詞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餘篇散文,各體兼備,有政 史 記事文 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易自然 流暢婉轉的藝術風格。敘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簡括有法 議論紆徐有致,卻富有內在的邏輯力量。章法結構既能曲折變化而又十分嚴密。朋黨論 新五代史 伶官傳序 與高司諫書 醉翁亭記 豐樂亭記...
歐陽修《浪淘沙》鑑賞,《浪淘沙》歐陽修 賞析
浪淘沙,不止一首,哪一首?浪淘沙 歐陽修 賞析 這是一首惜春憶春的小詞。寫自己獨遊洛陽城東郊,飲酒觀花時而產生的願聚恐散的感情。這首詞為作者與友人春日在洛陽東郊舊地重遊時有感而作,在時間睛跨了去年 今年 明年。上片由現境而憶已過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遊之樂。下片再由現境而思未來之境,含遺憾之情...
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歐陽修是哪個朝代的
北宋歐陽修 1007 1073 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 今屬江西 人,自稱廬陵 今永豐縣沙溪人 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 史學家。中文名 歐陽修 別名 歐陽永叔,醉翁,六一居士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綿州 今四川綿陽 出生日期 1007年 逝世日期 107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