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譯豎子不足與謀,解釋豎子不足與謀

2025-04-18 00:50:22 字數 1417 閱讀 2961

解釋豎子不足與謀

1樓:青檸姑娘

分類: 藝術。

解析: 豎子不足與謀。

這是成語「不足與謀」的來歷,洞旦比較直白的翻譯是,這種小子不值得與其共商大計。後指某人不值得和其商量事情。

shù zǐ

童僕:命豎子殺雁而烹之。②小子,對人的蔑稱:豎子幾敗吾事。

這裡顯然應取第二種意思。)

不足與謀 bù zú yǔ móu

解釋〗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示例〗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

豎子不足與謀的出處以及其意思

2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出處:出自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御掘世之虜矣。」

釋義:豎子:小子;謀:計議,商量。這鎮肢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例句:1、真是豎子不足與謀,散毀以後他成不了大事!

2、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

3、他每次考試都靠作弊才取得高分的,我怎麼願意和他討論問題呢?豎子不足與謀!

豎子不足與謀的意思

3樓:愛單單愛

「豎子不足與謀」的意思是:這些小子們(蔑稱)不值得(與他們)共謀大業。

豎子:小子,是對人的蔑稱。不足:不值得。謀:商量。

這句話出自於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焚金闕董卓**,匿玉璽孫堅背約」:「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

這裡的故事內容是:諸侯討董,諸侯軍隊勢如破竹,董卓連戰失利,董卓的軍隊從洛陽潰退到長安,一直往西敗退。這時曹操當機立斷,向袁紹建議,乘勝追擊,希望「一戰而天下定」,這是非常有遠見的做法。

但是袁紹他們各懷異心,都只想利用這個機會,搶奪錢財,搶奪官位,甚至搶奪皇帝的玉璽,各自謀私利。所以終究坐失良機,「討卓」的這場戰鬥從此夭折。

在這個過程當中,曹操看透了,於是說「豎子不足與謀」,這些人根本不足以跟他們談***謀略。像袁紹這些諸侯雖然表面上勢力非常強大,但都是紙老虎,因為個人的私慾太重,沒有遠大的眼光、遠大的志向。

豎子不足與謀的意思

4樓:金果

這些小子們(蔑稱)不值得(與他們)共謀大業。

豎子:小子,是對人的蔑稱。不足:不值得。謀:商量。

出自於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焚金闕董卓**,匿玉璽孫堅背約」:「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

對於「豎子」的流行,大師蔡邕有獨到的分析:「目前綱紀不弛、禮崩樂壞,人們的心中都有濃重的道德失落感。喊別人一聲豎子能讓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不與豎子謀更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三國曹操說的“豎子不足與謀”什麼意思

輕靈觸動 豎子不足與謀的意思是 這小子不足以同謀大事。表示對人極大的輕蔑。豎子 小子,對人的蔑稱。不足 不值得。與 相與。謀 商量。出自 西漢 司馬遷 史記 項羽本紀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典故故事 劉邦已經走了,估計 抄小道 已經 回到軍中,張良進去辭謝,說 沛公不...

文言文 《破缸救友》與翻譯,破缸救友文言文翻譯!

司馬光生來 七歲,凜然如 自,聞講 左氏春秋 愛之bai,退為du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zhi不釋書dao 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司馬光長到七歲,嚴肅莊重的像成年人,聽到別人講 1 左氏春秋 很喜愛它,回來給家裡人講述,就能懂...

《虎與刺蝟》的文言文的解釋文言文翻譯《虎與刺蝟》

虎與刺蝟 1 有一大蟲,欲向野中覓食,見一刺蝟仰臥,謂是肉臠 2 欲銜之。忽被蝟卷著鼻,驚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覺昏睡,刺蝟乃放鼻而走。大蟲忽起歡喜,走至橡樹下,低頭見橡鬥 3 乃側身語云 旦來遭 4 見賢尊 5 願郎君且避道!難點註解 1 本篇選自隋代侯白撰寫的笑話集 啟顏錄 2 臠 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