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認為構成事物的原因是什麼

2021-03-06 22:39:30 字數 5406 閱讀 9677

1樓:咋又已註冊

在事物構成原因上,亞里斯多德提出了 「四因說」。他認為具體的事物的產生和運動變化都是有四種原因:

(1)質料因。即構成事物的原始質料,就好比造房屋的磚瓦。

(2)形式因。即構成事物的樣式和原型,就好比造房屋的圖紙或者建築師頭腦裡的房屋原型。

(3)動力因。即推動質料變成形式的力量,就好比把磚瓦變成房屋的建築師。

(4)目的因。即事物產生和運動變化所追求的目的,就好比建房屋是為了居住。

在這四因中,質料因是形成事物的基礎。然而質料因本身是消極被動的,只有在形式因需要的一定的動力下,並根據形式因規定的目的,質料才能變成形式。這樣,形式因似乎包含了動力因和目的因。

因此亞里斯多德又把他的四因說只歸結為質料因和形式因。亞里斯多德認為他的這種學說能夠解釋一切事物的原因,因而自詡這一學說是他自己最大的功績。

質料和形式是任何事物不可缺少的兩種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質料的統一。在具體事物中,沒有無質料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質料。譬如,只有一堆磚瓦胡亂擺在一起並不構成一座房屋;反之,只有一張房屋的圖紙和原型而沒有磚瓦,也造不出現實的房屋來。

當質料還沒有獲得形式的時候,質料只是事物的一種「潛能」,而當質料與形式相結合之後,它才成為現實的事物。質料是潛在的形式,而形式是實現了的質料。質料與形式結合的過程,就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

這一質料與形式的關係理論表現出他的自發的辯證思想。

但亞里斯多德又認為,質料和形式二者的地位與作用是不同的。質料本身不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只有在形式的推動下,並以形式為其目的,事物才能由潛能變成現實。形式才是事物存在和變化的決定性原因。

另外,形式和質料的區分是相對的。對於一所房屋來講,磚瓦只是其質料;但對於泥土來講,磚瓦又變成了形式。普遍地講,低一級的事物是高一級的事物的質料;低一級的事物又是更低一級事物的形式。

「更低的質料———(形式)質料———形式(質料)———更高的形式」構成了乙個等級序列。那麼,這樣推導下去,亞里斯多德就得出,有乙個在序列最底層的沒有形式的「純質料」,也有乙個在序列最高層的沒有質料的「純形式」。這個「純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乙個自己不動卻吸引萬事萬物趨向自己運動的「第一推動力」。

其實,這樣的「第一推動力」與柏拉圖的最高理念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中世紀的思想家甚至說這個「第一推動力」就是上帝。

2樓:匿名使用者

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他有神聖的思想。他在雅典大街上高談闊論,到處向人們提出一些問題,例如,什麼是虔誠?

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美德?什麼是勇氣?

什麼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麼?你有什麼知識和技能?

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關於統治你學會了什麼?你是不是教師?

在教育無知的人之前你怎樣征服自己的無知?等等。這樣提問題的目的,蘇格拉底說:

「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他認為,教育對乙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他認為,無論是天資比較聰明的人還是天資比較魯鈍的人,如果他們決心要得到值得稱道的成就,都必須勤學苦練才行。

柏拉圖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而每種現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出暫時變動等特徵。由此出發,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並將它作為其教學理論的哲學基礎。

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亞里斯多德主張教育是國家的職能,學校應由國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思想;贊成雅典健美體格、和諧發展的教育,主張把天然素質,養成習慣、發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個源泉,但他反對女子教育,主張「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務於閒暇。

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亞里斯多德認為事物被存在的兩種「意義」是什麼?

3樓:漫閱科技

亞里斯多德認為,事物被稱為「存在」主要有兩種意義:(1)偶然的屬性(偶性),如「這人是文明的」或「這人是白的」,「文明」和「白」就是偶性,它們存在於這人身上是偶然的,因為這人也可以不文明或不白。(2)必然的本質,即範疇,如實體,以及性質、數量、關係、主動、被動、處所、時間等,這些都是任何乙個事物身上的必然的(本質的)存在,因為任何乙個東西都不可脫離這些方面的規定而存在,只要去掉了其中一種規定,它也就不存在了。

除此以外,他還提到另外兩種含義:(3)確實性,說一件事「存在」(「是」),是肯定它是真的而不是假的。(4)潛在性,有些東西雖然還不是現實的存在,但卻是潛在的存在。

不過,這裡最重要的還是前兩種存在的分別,特別是第二種存在內部的區分,其中主要是「實體」的存在和其他範疇的存在的區分。

亞里斯多德認為構成事物的原因是什麼

4樓:雨中漫步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的一種觀點,認為有「形式因」,「質料因」,「動力因」,「目的因」組成,其中目的因是終極的,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

5樓:風中的紙屑

在事物構成原因上,亞里斯多德提出了 「四因說」。他認為具體的事物的產生和運動變化都是有四種原因:

(1)質料因。即構成事物的原始質料,就好比造房屋的磚瓦。

(2)形式因。即構成事物的樣式和原型,就好比造房屋的圖紙或者建築師頭腦裡的房屋原型。

(3)動力因。即推動質料變成形式的力量,就好比把磚瓦變成房屋的建築師。

(4)目的因。即事物產生和運動變化所追求的目的,就好比建房屋是為了居住。

在這四因中,質料因是形成事物的基礎。然而質料因本身是消極被動的,只有在形式因需要的一定的動力下,並根據形式因規定的目的,質料才能變成形式。這樣,形式因似乎包含了動力因和目的因。

因此亞里斯多德又把他的四因說只歸結為質料因和形式因。亞里斯多德認為他的這種學說能夠解釋一切事物的原因,因而自詡這一學說是他自己最大的功績。

質料和形式是任何事物不可缺少的兩種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質料的統一。在具體事物中,沒有無質料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質料。譬如,只有一堆磚瓦胡亂擺在一起並不構成一座房屋;反之,只有一張房屋的圖紙和原型而沒有磚瓦,也造不出現實的房屋來。

當質料還沒有獲得形式的時候,質料只是事物的一種「潛能」,而當質料與形式相結合之後,它才成為現實的事物。質料是潛在的形式,而形式是實現了的質料。質料與形式結合的過程,就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

這一質料與形式的關係理論表現出他的自發的辯證思想。

但亞里斯多德又認為,質料和形式二者的地位與作用是不同的。質料本身不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只有在形式的推動下,並以形式為其目的,事物才能由潛能變成現實。形式才是事物存在和變化的決定性原因。

另外,形式和質料的區分是相對的。對於一所房屋來講,磚瓦只是其質料;但對於泥土來講,磚瓦又變成了形式。普遍地講,低一級的事物是高一級的事物的質料;低一級的事物又是更低一級事物的形式。

「更低的質料———(形式)質料———形式(質料)———更高的形式」構成了乙個等級序列。那麼,這樣推導下去,亞里斯多德就得出,有乙個在序列最底層的沒有形式的「純質料」,也有乙個在序列最高層的沒有質料的「純形式」。這個「純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乙個自己不動卻吸引萬事萬物趨向自己運動的「第一推動力」。

其實,這樣的「第一推動力」與柏拉圖的最高理念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中世紀的思想家甚至說這個「第一推動力」就是上帝。

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主要是什麼

6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一、良法是法治的前提

亞里斯多德認為法律是正義的體現,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而這樣乙個衡量是非曲直的中道的權衡恰恰就是法律,遵從法律便是遵從正義,所以,衡量法律的良惡與否,其標準為是否合乎正義。

因為人們可以遵從良法,亦可以遵從惡法,而遵從惡法不符合正義,也有違法治,遵從良法才符合法治。良法是法治的前提。

同時,他還認為法律的良惡與政體有關,正確的政體制定的法律就是合乎正義的良法,人們應該遵從;蛻變了的政體制訂的法律是不公正的惡法,惡法非法。這樣,良法正是通過正確的政體制訂出來,以「使人們能夠有最善良的行為和最快樂的生活。」

二、法律至上是法治的根本

「法律至上」,即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任何公民、團體、執政人員必須普遍地遵從法律,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統治者也要遵從法律,城邦執政人員必須根據法律正確行使其管理和裁判的權力,這種權力必須由法律規定,受法律支配。

亞里斯多德充分肯定了「法律至上」的重要性,公民恪守法律,法律至上,才能實行法治。以今天而論,要在乙個沒有法治傳統的國家建設乙個法治社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法律要有權威,人們才會尊重它;要讓法律獲得足夠的權威,首先是**要認真嚴格守法。

如果**不認真嚴格守法,百姓就不可能真正尊重法律;絕不能像古代法家那樣,讓百姓僅僅是因為害怕而尊重法律;其次,任何時候不能把遵守法律作為礙手礙腳的事,法律雖然可以修改,但是決不能因為一事一人而修改,修改之前它理應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威。否則,自由、公正和正義,都將無法獲得保障。

三、法治優於人治

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倡言法治,反對人治,提出了「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的著名命題,他主要從這樣四個方面論證了法治優於人治的好處:

第一,法律沒有感情,不會偏私,具有客觀性和公正性。人雖然有智慧型(理性),但是人也有感情,感情會導致不公正、不平等和腐化。而法治正好可以克服人治的這種缺陷。

另外,人治往往使糾紛以服從某個或某些人的方式得到解決,這就未免使平等的公民產生尊嚴的傷害,而服從法律就不會產生這個問題,法律一視同仁,因為法律是沒有人格的。

第二,法律是由許多人制定的,眾人作出的判斷總比個人可靠。他指出:「多數群眾也比少數人為不易腐敗。

單獨一人就容易因憤懣或其它任何相似的感情而失去平衡,終致損傷了他的判斷力;但全體人民總不會同時發怒,同時錯斷。」

第三,法律是借助於規範形式來確認的,具有明確性和穩定性,此外,它還具有普遍性,對任何人都適用。

第四,權力制約需要法治。腐敗的產生源於缺乏監督的權力,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自由人在把城邦之中的某些權力委託給某些人實行時,為著城邦共同的善和幸福就必然要對這種權力進行監督和管理。

擴充套件資料

在哲學方面, 亞里斯多德的思想對西方文化根本傾向以至內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上古及中古時期,他的著作被譯成拉丁文、敘利亞文、阿拉伯文、義大利文、希伯來文、德文和英文。以後的希臘學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庭的學者也是如此。

他的思想是中世紀**教思想和伊斯蘭經院派哲學的支柱。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羅伊,將伊斯蘭的傳統學說與亞里斯多德的理性主義融合成自身的思想體系。最有影響的猶太教思想家邁蒙尼德,用理性主**釋猶太教義,在調和科學、哲學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亞里斯多德顯示了希臘科學的乙個轉折點。在他以前,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力求提出乙個完整的世界體系,來解釋自然現象。他是最後乙個提出完整世界體系的人。

在他以後,許多科學家放棄提出完整體系的企圖,轉入研究具體問題。

隨著亞里斯多德作品的不斷被發現,中世紀出現了乙個研究亞里斯多德主義的新時代,學者們以此作為求得各方面真知識的基礎。

亞里斯多德的貢獻,亞里斯多德對世界做了什麼貢獻

aristotle 西元前384 前322 古希臘哲學家 科學家。生於馬其頓的斯塔吉拉鎮,卒於希臘的哈爾基斯。亞里斯多德是馬其頓王家醫師尼科馬科斯之子,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卓大帝的師傅。西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創辦呂克昂 lyceum 學校,形成 逍遙派 因邊講學邊散步而得名。亞里斯多德的著作論述過力...

亞里斯多德認為金錢的自然目的是什麼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西元前384 前322 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 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卓的老師。西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

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中的講的音步

關於這個文學概念解釋如下 一 簡介 詩歌中的基本節奏單位.乙個音步一般含有兩個或更多的音節,其中有乙個音節承擔主要重音 或者在音量格律裡音節根據特定的模式分為重音節和輕音節 最常見的音步型別包括抑揚格,揚抑格,揚抑抑格,抑抑揚格和揚揚格 此外還有其他型別的音步 二 詳解 乙個音步的音節數量可能為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