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這是個固定用法,類似的有:
stop...from...
prevent...from...
protect...from...
意思都是「防止……做……」
乙個翻譯上的疑惑
2樓:語言概論
原句是乙個類似諺語的東西(今天的英語裡更常見的說法是 it takes a wise father to...直譯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那得是個很有智慧的父親才行】,或者說【知子莫若智父】,傳達的意思是:瞭解孩子是個很困難的事情,一般人都做不到,只有同時達到這兩個條件才行:
1)你是孩子的父親(2)你很聰明。
這句話引用了這個諺語,接著轉折說「但是今天的父親可以提高其智慧了。也就是說,即使是普通的父親也能練成wise father了,因為前面強調這件事很困難,所以才和後面構成了轉折關係,翻譯的時候採用意譯「再聰明的父親也未必。以使得句子邏輯更清楚。
能理解了吧?
3樓:網友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
這句話出自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這是早期的英語,用現代英語說的話是:
it takes a wise father to know his own child.
意思是:只有聰明的父親才瞭解自己的孩子。至於「再聰明的父親也未必瞭解自己的孩子」,就是從原意引申出來的了。
4樓:摩爾莊園
從but today a man can boost his paternal wisdom - or at least confirm that he's the kid 's dad
體現出來,but前後意思轉折。
這段話如何翻譯和理解?
5樓:網友
舉個例子:.乙個人抽鐵線,乙個人拉直,乙個人切截,乙個人削尖線的一端,乙個人磨另一端,以便裝上圓頭。要做圓頭,就需要有二三種不同的操作。
裝圓頭,塗白色,乃至包裝,都是專門的職業。這樣,釦針的製造分為十八種操作。
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
給出的文字僅僅是具體描述釦針製作過程中有十八道工序。結合上下文,這部分的中心思想是:分工合作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流水作業的工作效率遠遠高於每個人單獨做完全部工序。.
6樓:帳號已登出
「第乙個人把鐵絲拉出,第二個人把它加固,第三個人切斷它,第四個人負責把一頭磨尖,第五個人弄出個針頭,僅僅製造針頭就需要2個到3個不同的操作,而製造一枚針的整個工作被分成大約需十八種不同的操作,而這些操作時在不同的工廠內由不同的人分工完成的。」
亞當 斯密 《財富論》 1776年。
7樓:詩性侖
舉個例子。乙個男人的引出線,另一把它弄直,削減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分,五分之一研磨它在頂部接收頭;使頭部需要兩年或三種不同的操作;把它,是乙個特殊的業務,美白針是另乙個;它是一種**本身放入紙張;和乙個引腳,通過這種方式,分為十八個不同的操作。——亞當·斯密,國家財富,1776
8樓:網友
舉乙個例子……乙個人支取的電線,另乙個挺直,三分之一的削減,第四個點它,碾它在頂部用於接收頭;使頭部需要兩個或三個截然不同的行動,把它放在,是乙個奇怪的業務,美白大頭針是另乙個,甚至這是**本身放在紙;製作乙個大頭針,用這種方式,分為約18截然不同的操作。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1776
9樓:雲夢生涯
舉乙個例子 … 一人繪製出電線,另踢腿 — 它,它切第三、 第四個點它,五分之一研磨它接收頭 ; 頂部到了頭需要兩個或三個不同的操作 ;說得,是乙個奇特的生意,到美白針是另乙個 ;甚至是**本身來把它們放到紙 ;和 pin 的製作,以這種方式,分為約 18 個不同的操作。
亞當 · 斯密、 1776年,國家的財富。
關於併聯電路不理解的地方,關於併聯電路乙個不理解的地方
這個電路既不是串聯電路也不是併聯電路,是乙個混連電路 既有串聯有併聯的電路 所以不能直接使用 串聯分壓,電流相等 併聯分流,電壓相等 但是可以把電路分段來分析的。l2l3是併聯的,併聯的總電阻再與l1 串聯。因此 l2l3 兩端的電壓相等,通過的電流之和與通過l1 的電流相等。因為l2與l3併聯後的...
英語句子的翻譯,乙個英語句子的翻譯
evidence此處為名詞,詞義為 證據 可以指打官司用的證據,也可以指兩方辯論所用的支援自己論點的依據 他們甚至不承認擺在眼前的 與自己觀點相違背的證據,這一證據就是如今電視上的籃球節目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此外,籃球運動也要比以往更加的流行。他們不願接受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事實,電視上出現了越來越多...
求助 請教乙個單詞的翻譯
不良events徵求 events n.事件。體育 專案。主動收集的不良事件。偶也幫不上忙,其實可以安裝乙個軟體來解決啊 有道詞典就挺好用的,祝你好運吧 建議將整句話摘錄下來,偶的英語本來就不好了,還斷章取義的考驗。唉。麻煩大家啦。幫我翻譯一下這些單詞吧。謝謝大家啦。.包含。.當代。.內容。.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