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的關係是什麼?
1樓:詩和遠方的自由者
一、教學包含了課程。
大教學觀」認為教學包含課程,課程只是教學的內容,這一觀念在過去很長時期內佔據著我國教育學界的主導地位。隨著大課程觀的引入,學者們開始將二者分開研究,甚至提出課程包含教學。
儘管課程論的獨立已經成為了普遍的趨勢,但仍舊有學者批判因為課程的膨脹而帶來的教學研究的邊緣化,此外,容中逵在其文章中對大課程論的立論基礎進行了批判。
認為我們應當重申構成教學活動的教師、學生、課程三個基本要素,「將課程鎖定在靜態層面、將教師鎖定在動態層面、將學生鎖定在動靜交構的雙向互動層面」。
二、課程包含了教學。
大課程觀」認為課程包含教學,教學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乙個環節。「大課程觀」本源於西方,被引入我國的時間較晚,並且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
皇甫全在其《大課程論初探》一文中提倡大課程論,認為「課程本質上是一種教育程序,課程作為教育程序包含了教學過程」,「課程的屬性和型別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顯在課程與隱蔽課程,也就包含了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模仿教學與陶冶教學」。
二者相互關聯。
1、課程與教學二者相互連結,部分交叉。「課程與教學兩個系統連結在一起,系統部分重疊,但彼此沒有上下關係,也無包含關係。」此觀點強調二者的領域有部分重疊,課程實施涉及到教學,教學內容涉及到課程等,但二者的關係只在於此。
2、課程是目的,教學是手段。施良方曾綜合其他學者的觀點,提出「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課程是為有目的的學習而設計的內容; 教學則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
相應地,課程理論主要**教育的內容和目標; 而教學理論則主要關注達到這些目標的手段」。這種觀點窄化了課程與教學的內涵與外延。
如何理解學校課程和學科課程
2樓:
摘要。學校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其內容安排。它不僅包括課內教學還包括課外 活動、家庭作業和社會實踐活動。
如何理解學校課程和理解學科課程?請舉例說明。
學校者指伍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其內容安首或排。它不僅包括課內教學還包括課外 活動、家庭作業和社會實踐逗亂活動。
學校課程:即校本課程,它(基於學校、為了學校)是學校在確保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有效實施的前提下,針對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咐攜陸,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以及辦學理念,充分利用學校和社群的課程資源,自主開發或選用的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隱簡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群和學校的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其目的在於儘可能滿足各社群、學校、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和參與性,通常以選修課或特色課的形式出現,學校課程的開發可分為新編、改變、選擇和單項活動設計等。學科課程:也被稱為「分科目課程」,是根據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學科中選取合適一定年齡階衡頃段的學生髮展水平的知識,組成各種不同的科目的課程。
學科課程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傳遞和發展千百年來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文化遺產。其中邏輯性、系統性和簡約性是學科課程最大的特點。
這個是學校課程和學科課程的解釋。
學校課程應該是包括學校根據自身優勢另外拓展的課程,就是例如開設的書法課啦,舞蹈課,學科課程就是像類似數學 語文這種課程。
學科課程中是每門學科知識體系的科讓桐絕學安排,易於使各級學校的相同或相近學科領域的知識連線起來,使它們成為乙個體系,如初中的物理、高中輪頃的物理直至大學的物理,實際上是乙個逐步遞進的連坦姿續系列。學科課程易於保證所授知識與技能的完整性、連續性和嚴密性。
如何理解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3樓:教育小陳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橘早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程序與安排。課程是對教育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和。
論述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1、課程論和教學論有不同的研究領域,課程是指學習內容或者教材,教學則關注內容傳遞的過程與方法;
2、課程是學習的結果,而教學是實現或者達到目標缺讓的手段;
3、課程只涉及教學內容,是教學的乙個組成部分,課程是乙個大的概念,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比教學大;
4、課程與教學是各自獨立的系統,但是它們又相互影響;
5、課程論和教學論一部分內容相互交叉,對共同部伏伍局分的研究影響課程與教學的發展,兩者雖然獨立存在,但是存在互為反饋的關係,課程論發展影響教學論,例如對於課程標準的制定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等;
6、教學論的發展也影響著課程論的發展。
談談你對課程概念的理解,課程與教育的關係?
4樓:媯靜曼陳瀾
由於人們認識角度的不同,所以對「課程」的內涵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般認為課程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狹義的課程是指教學內容,主要體現在教科書、課程計劃(舊稱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舊稱教學大綱)中;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中獲得的經驗,它包括學科設定、教學活動、教學程序、課外活動及學校的環境氣氛等,也就是說,廣義的課程不僅包括課程表所規定的顯性學習內容,也包括學生的課外活動及學校中潛在的各種文化教育因素;它不僅指書本知識,也包括學生個人所獲得的感性知識,個人經過系統的整理由實踐反覆檢驗的科學知識,以及個人的經歷產生的情感體驗,可以說,廣義課程的內容是更廣泛的,更有助於我們認識課程的內容。
課程與教育的關係:
課程是設計圖紙,教學是具體施工;
課程是一場球賽場的比賽方案,教學是球賽進行的過程;
課程是乙個樂譜,教學則是作品的演奏。
考研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與教學論考研
1 課程與教學論是教育學院的專業,下屬的研究方向有教學法,課程研究等。其他學院出現的像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數學課程與教學論,英語課程與教學論等是新發展的乙個研究生專業,研究的是相應學科的教學問題,學習怎樣教好這個學科的理論。2 想做某個學科的老師最好是考 課程與教學論 專業。做為老師,以後自身的發展也...
課程與教學論考研用什麼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全國統考的專業課參考書有哪些?
我10年也考的課程與教學,課程與教學屬於教育學類的,一共考三門,外語 政治 教育基礎版綜合.如果你是非英 權語專業,那麼外語就是考統考英語,英語重在基礎,平時打牢基礎,多做題,練練寫作 政治也是統考,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 教育基礎綜合,同樣還是統考,可以買點教材做參考,但是我覺得看教材浪費時間,所以...
如何才能正確認識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教學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 有計畫 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程序與安排。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程序的總和,它包括學校老師所教授的各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