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你好!遲咐。
從公尺和麵的營養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含量來看,二者相差不大。在總熱量上, 100克大公尺和100克麵粉所能提供的熱量值幾乎是等量的(分別為343千卡與344千卡),既然能量相當,那麼提供給人體的可消耗物質就相同。在蛋白質方面,雖然面的蛋白質數量比公尺中高些,但是其中蛋白質的質量卻比公尺低。
面中含有40%的「醇溶蛋白」,其中嚴重缺乏賴氨酸;公尺中「醇溶蛋白」含量低於20%,公尺蛋白的生物價值在常見穀類中較高。也就是說,在蛋白質利用率方面公尺和麵又扯平了。 在維生者扮素方面,以前生活水平低、副食很少,吃公尺確實容易患營養缺乏症。
可如今各種雞、魚、肉、蛋換著吃,維生素b1不再成為主要問題,麵食的優勢也就難以體現了。
小麥和水稻是世界上兩大主糧,公尺和麵哪種營養更好在許多地方都有爭論。喜愛公尺的人說,公尺的口感好,味清香,最適合配美味佳餚;喜愛面的人說,面的做法多樣,即使沒有多少菜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日本的營養學家們對這一問題進行過認碼嫌純真研究,最終還是很難定論,看來還是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吧。
2樓:匿名使用者
都佔些比例。 不過還是選擇一些豆製品。 豆製品的營養很好的。
長期吃公尺飯和麵食的人,身體的區別有多大?哪種更有營養?
3樓:生活曉知識
地區不一樣,人們的主食也不一樣,會發現一般在山東河南這些地帶主要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但是在江蘇四川一帶最主要的主食還是公尺飯,所以長期吃公尺飯和吃麵食的人身體區別也是不一樣的,兩種食物都會有不同的營養。
長期吃公尺飯和長期吃麵食的人身體素質可能會不同,在營養上可以看公尺飯裡面的澱粉和蛋白質更多一些,所以當人們長期吃公尺飯,身體裡面的葡萄糖會更多從而吃公尺飯,對一些血糖高的患者不是特別的友好。麵食裡面的澱粉以及蛋白質也比較多,跟公尺飯的營養物質是差不多的,但是麵食中b族維生素會更多一些,所以身體的代謝以及生理功能會有更大的作用。
這樣的人們免疫系統會更好一些,能夠保護人們的心腦血管,所以公尺飯和麵食的營養差不多,但是公尺飯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並且也可以發現公尺飯的熱量與麵食的熱量也不一樣,而且麵食的熱量會更高一些,會發現一些吃麵食的人會長得更加高大一些,所以饅頭要比普通的公尺飯熱量要高,對於**中的人來說,可以選擇用公尺飯做主食。消化程度也不一樣,因為有的人腸胃消化功能比較差,這個時候吃麵食更容易消化一些,所以儘量不要選擇吃公尺飯。
有的一些人吃完公尺飯之後,胃部可能會不舒服,並且老年人和小朋友腸胃功能消化是比較弱的,可以多吃一些麵食。腸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喝粥,所以公尺飯也有乙個優勢,吃麵食也可以養胃,但是製作方法不同,所以對人的影響也不同,可以吃一些比較軟的食物。麵食和公尺飯營養價值是差不多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主食,這樣才是比較好的。
4樓:停停停我去額
長期吃公尺飯和麵食的人身體的區別是非常大的,長期吃公尺飯的人要比長期吃麵食的人更苗條,體質也會更好,**也會更好,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會更強;相比較起來公尺飯要比麵食更加的有營養,因為公尺飯的熱量要比麵食的熱量低很多。
5樓:放手的田園
身體的區別相對來說還是很大的,營養物質不同,進入體內的消化速度不同,產生熱量不同,公尺飯相對來說更有營養,因為公尺飯的糖分較多,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所以公尺飯更有營養一些。
6樓:羅文
體重不同,營養成分不同,身體情況不同,熱量不同,給身體補充的營養物質不同;長期吃麵食更有營養。
麵條營養高還是公尺飯高
7樓:血刺熊貓
我們平時吃食物就是想攝取到足夠的營養,所以很多人在吃東西的時候,都會關心吃的東西有沒有營養,主食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含有多種身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那麼麵條營養高還是公尺飯高呢?我們來看看對比吧。
若是單說哪個更有營養,其實都差不多,只是一些營養物質會有多有少。麵條中熱量大,相對會發胖,公尺飯中就少一些。所以在食用的時候,要注意麵條的控制,特別是對於一些肥胖的人群。
不過麵條的公升糖指數,相比公尺飯是少一點,麵條的公升糖指數是55,而公尺飯有81,所以在食用的時候要注意,對於一些血糖高的人來說,不適合多吃公尺飯。
麵條中含有的蛋白也比公尺飯中多一些,不過麵條中的蛋白是沒有公尺飯中的蛋白,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所以選擇的時候,要注意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
對於標準公尺來說,維生素b1的損失可高達20~60%。可如今大公尺都非常乾淨,輕輕淘洗一兩次即可,更不用反覆的搓洗,如果標明是免淘公尺,甚至略微沖洗一次就可以了。不過,淘公尺雖然損失營養,但口感卻會更好,如果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補充營養,或者是每天吃很多其他的雜糧雜豆類,那麼多淘幾次也無妨。
加熱丟失維生素。烹調的時候應該儘量縮短加熱的時間,可以煮前先講將公尺浸泡半個小時左右;也可以用開水來煮,既能讓自來水中的氯氣揮發掉,減少對維生素b1破壞作用,還能煮的更快,當然如果用電壓力鍋來煮就更好。
麵條是由麵粉加工而成,是常食用的主食之一。麵條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煙酸、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元素。可以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同時麵條中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對於中樞神經、免疫系統十分有益。
麵條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適合胃腸功能減弱的人食用。
菠菜面、胡蘿蔔面等含蔬菜的麵條,其營養價值是否比普通的麵條營養價值高,要看其中新增的蔬菜比例。雖然很多產品包裝上寫著「菠菜面」,但細看成分表,菠菜粉僅佔2%,這樣還不如吃普通麵條時配半盤菠菜攝入的營養素多。
此外,由於葉綠素、胡蘿蔔素等都易見光分解,故含有這類成分的掛麵長時間儲藏後,顏色會越來越淺,葉綠素、胡蘿蔔素等的含量也越來越低。自己用蔬菜汁製作的「新鮮」麵條,倒是值得一吃。
公尺飯和麵食哪乙個更有營養?
8樓:影視新課堂
長期吃公尺飯,和長期吃麵試有什麼區別?哪個更營養,學到就是賺到。
麵食和公尺飯哪個比較好消化哪個更有營養價值?
9樓:樂溪寶
麵食更容易消化,可是公尺飯的營養價值更高一些。
糧豆互補價值高,營養美味兩不誤。
糧豆搭配不論從營養方面還是口感方面都是不錯的選擇,穀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低,豆類蛋白質中富含賴氨酸,但蛋氨酸含量較低,穀類和豆類食物搭配,可通過蛋白質互補作用來提高蛋白質的生物價。
10樓:豬娃長大了
麵食應該比較好消化,但是面試一般容易吃過量,但是吃公尺飯的同時一定會吃很多菜,所以主食會吃的比較多。整體而言北方人比南方人偏胖就是這個道理。
11樓:網友
麵食(小麥)營養價值高於公尺飯(大公尺)。
實際上,麵粉是細糧,大公尺是粗糧。
公尺飯發麵的較之公尺飯好消化,但是死麵的麵食較難消化一些,大公尺熬粥也一樣好消化,看具體怎麼做了。呵呵呵。
12樓:網友
面好消化啊,公尺飯裡頭有碳水化合物,重要的是吃公尺飯你會吃很多菜,營養好。
13樓:網友
比較好消化的話,要看製作手法的。公尺飯製作不好就比較難消化。至於有沒有營養價值的話,公尺飯還是比較有營養。
14樓:寶寶凱
麵食好消化,但是有營養的就是公尺飯了。
15樓:網友
應該是各有各的好處吧。我個人喜歡吃公尺飯。麵食只不過偶爾吃下。但是我相信麵食也很好的。
16樓:網友
面容易消化、公尺飯更有營養。
17樓:網友
麵食,尤其是全麥麵食。
18樓:網友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麵食以北方人為主。
公尺飯以南方人為主。
合理達配飲食更健康。
19樓:盡是你裝混友
公尺飯和麵條哪個更養胃?消化科醫生給出了明確的。
公尺飯和麵哪個營養高
20樓:荷葉健康
在我國,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常主食除了公尺飯,就是各種花樣的麵食了。那公尺飯和麵食到底哪個更有營養呢?我們來分別來看看,公尺飯和麵食的營養成分有哪些。
根據常見食物含水量表。
一碗公尺飯:公尺飯的主要成分是大公尺和水,一碗公尺飯170克,含公尺100克,含水量70克。大公尺的主要成分每一百克粳公尺中,包含碳水化合物克,蛋白質克,脂肪克,粗纖維克,鈣7毫克,磷136毫克,鐵毫克,維生素毫克,維生素毫克,煙酸1毫克,蛋氨酸125毫克,纈氨酸394毫克,亮氨酸610毫克,異亮氨酸251毫克,蘇氨酸280毫克,苯丙氨酸394毫克,色氨酸122毫克,賴氨酸255毫克等。
麵食:一碗撈麵條170克,含面100克,含水70克,如果是餅,一張餅100克,則含水30克,乙個滿頭100克,含水量44克。
每100剋薄餅含碳水化合物克,蛋白質克,脂肪克,膳食纖維3克,維生素b1 毫克,維生素b6 毫克,煙酸毫克,磷100毫克,鉀150毫克,鎂20毫克,鈣32毫克,鐵毫克,鋅毫克,銅毫克等。
通過對上述的對比發現,公尺飯的氨基酸種類比較更餅要豐富,餅的礦物質要比公尺飯的豐富。兩種食物的三大能量物質,餅的碳水要比公尺飯稍高一些,也就是說吃餅要比公尺飯多攝入一些碳水化合物。其他的營養成分則相差不多。
21樓:網友
各有各的營養吧,都吃點比較好。
蔬菜很有營養嗎?請問蔬菜的營養價值高嗎?
西蘭花是最營養的蔬菜。在各種各樣的蔬菜中,哪種營養價值最高?你可能覺得很難比較。不過,日本最近一項研究得出結論 西蘭花的平均營養價值及防病作用遠遠超出其他蔬菜,名列第一。維生素c含量比辣椒高。西蘭花中的營養成分,不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礦物質 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
植物營養素多的食物有哪些,植物中有哪些營養元素?
黃色胡蘿蔔比紅色胡蘿蔔營養價值高,其中除含大量胡蘿蔔素外,還含有強烈抑癌作用的黃鹼素,有預防癌症的功能用。科學家還發現,同一株菜的不同部位,由於顏色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同。大蔥的蔥綠部分比蔥白部分營養價值要高得多,每100克蔥白含維生素b1及維生素c的含量也不及蔥綠部分的一半。另外由於每種蔬菜所含營...
請問營養與健康的關係是什麼,營養與健康的關係是什麼?
健康是身體復與自然環境和社會制環境的動態平衡,是一種身體上 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營養與健康的關係甚為密切。合理的營養可以增進健康。營養是人體為了維持生命和健康,保證身體生長發育 體力活動和學習思維的需要,必須不斷從食物中攝取必須的營養物質。只有合理搭配和攝人這些營養素,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