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怎樣開胯最快練太極拳到底怎麼才算開胯

2021-03-05 09:21:39 字數 4919 閱讀 7444

1樓:哈哈哈哈真好笑

初學太極拳的愛好者練松

胯,就先要明白胯的部位。我們通常把腰和腿之間的部 分叫做胯。胯關節由骶髂關節、髖關節、髖骨與脊柱的韌帶聯合、恥骨聯合、骨盆等部分組成。

練松胯的重點之一是體悟搖臀蕩胯。所謂搖臀是以臀部一側胯關節為圓心,以骨盆為半徑的旋轉運動;蕩胯則指弧線提胯和弧線落胯運動。放鬆骶髂關節對加速松腰起到重要作用,行拳時從大腿根部放鬆,注意操練髖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這樣達到開活兩胯的作用。

如果練拳時真的鬆開胯,尾閭就如乙個鐘錘,向左偏時左胯落,同時右胯盪起;既而有右胯落時尾閭已經靠過來了,由胯帶動全身直至手指、腳下湧泉。放鬆腹股溝和會陰穴、松腰斂臀(亦俗稱塌腰)對松胯圓襠亦起到較大作用。另外注意胯關節和臀部肌肉要放鬆,不能死頂骨盆,夾僵胯部。

松胯起碼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輕靈,通過胯關節的肌肉韌帶合理收縮舒張,胯關節的各骨關節能靈活轉動,不產生輔助肌肉韌帶做負功的現象;二是松腰沉 穩,通過松胯更好地鬆腰,以身帶領肢體內外運動,恰到好處地使意、氣、勁合一,能使身體協調完整,松而不懈,沉而不僵。

2樓:君王

運動不要通過膝蓋,只通過胯來運動,加大運動量和幅度,並且要忍受些痛苦。但是不建議這樣。最好循序漸進,動作按上面標準來做。

練太極拳到底怎麼才算開胯

3樓:傲骨無痕

太極拳以腰為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乙個整體,腰的轉動實際是靠兩胯旋轉實現的。因此在打太極拳時會自動轉腰胯或開胯來完成拳架套路。

4樓:曰之為狼

太極拳在武術界素有「太極腰」的美譽,在老的拳譜裡也多是談及「腰為主宰」,「腰為纛」這類的話,而未聞有或許提到胯這個事兒的。莫非,胯在古人那裡很不受重視嗎?

在實際的練習當中,胯是乙個讓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們非常撓頭的問題。胯限制了練拳的靈活性,也影響了松的理想程度。所以,怎麼解決開胯的問題就成為了乙個很重要的話題,同時,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把其它武術拳種的開胯方法方式引入進太極拳當中成為了理所當然的想當然!

其實,這麼做大錯特錯。

太極用胯是可以肯定的,但胯是適得其用。這個適得其用就是恰到好處。所以,開發過了第一是沒有必要,第二是過猶不及。

只要是太極拳,無論什麼門派,什麼架子,都要在練習當中循其理,象其形。這個理就是陰陽轉換,生生不息之理。而想達到這個效果就得要在圓形當中才能得以實現。

而在圓中得以實現的陰陽轉換必是無過不及。反過來說,也只有做到無過不及才能讓陰陽在一圓當中轉換無礙。

因此,太極拳這個獨特的要求也就決定了它涉及到胯的問題上的時候也不能違背此理。如此,開胯是肯定得開的,但是,第一不能開得過,也沒必要開得過。第二太極就此有著自己獨到的開胯之法。

首先,太極的開胯之法得先要做到松腰,只有松腰才能談及落胯。這就好像要做菜,得先把菜放到鍋裡才行。落胯也是同理。

胯的落是和腰有著直接關係的——松腰則胯落。腰松是因,胯落是果。所以,古人在譜裡說腰不說胯。

乙個是腰胯是有關聯不可分割的,另乙個就是腰做到了,胯自然也會做到。

太極拳有單輕單重一說。其實就是兩個腿的虛實分明之後總是由一條腿來充分的承重。這個時候體重就都要落在承重腿的胯,膝,足這條縱線上。

其外形表現的是腿的屈——我們可以仔細想一下太極拳所有的式子裡的承重腿是不是都是屈膝的?而另一側的腿不是虛置於地上就是屈膝上提的。這種情況下必然是實腿一側的胯低,虛腿一側的胯高。

這在術語裡叫做「一胯託一胯」。

這個很多人看到後會說薛老師沒東西可寫了吧?這不是廢話嗎!哪個練太極拳不是這樣的呢?

可是這樣根本就沒有解決開胯的問題啊。對這樣的質疑我只能是會心的一笑。因為,問題恰恰就出現在這裡。

很多人的確是這麼做了。其實,也不是他想這麼做的,而是太極拳的式子就是那個樣子的。可在做這個樣子的時候,很多人的胯是怎麼樣的?

挺胯!對,就是往前的聽胯。實際上應該是掖胯。

也就是腰一鬆順著實腿側的腹股溝稍稍那麼一找,一墜。這個時候,實腿的胯就會相應的自然而然的向外側那麼稍稍一展一轉。這個時候就會形成什麼?

裹襠啊。對,就是太極拳身法八要之一的裹襠啊!什麼叫做「反者,道之動」?

這就是「反者,道之動」。太極拳是先天法,它就是和你後天的思維意識不一樣的。我們常人總是常規的認為胯向外翻動旋轉才是開,實際,反之也是開呀!

大家可以仔細的,冷靜的想一想曾經的,現在的這些所謂的太極大師們誰能橫叉豎叉?難道胯達不到這種程度就沒有功夫嗎?事實不言自知。

所以,我說太極拳的胯是適得其用就夠了。

在古譜當中對於太極胯的這種應用也有一句非常經典的總結叫做:「胯制勝於中間,未發宜含而不露」。而在眾曉周知的太極拳譜當中也有一句叫做:

「欲放先收」。這說的都是掖胯。同時,虛腿一側的胯在提與落當中也是對胯關節做了最少是兩個功能性的開發鍛鍊,乙個是提起時的繞環,乙個是放出去的外展。

這個在陳式太極拳當中體現的最為明顯。

所以,實腿側的胯按照要求去做是反方向的開,虛腿側的胯按照要求去做是正方向的開。這種正反也是陰陽的體現。而且隨著式子的虛實變化,這種正反的陰陽也是迴圈往復的交替的。

那麼,兩胯自然就都得到了同等的開發鍛鍊。

另外,兩腿的虛實轉換的瞬間仍然要有那麼一鬆,一沉。這個鬆沉就會形成襠走下弧。兩腿的虛實就是通過兩個胯之間的這個圓襠進而實現圓活順遂的變轉的。

這就是(兩胯)循其理,(襠)象其形的太極圖在太極拳上的練法呈現。

這種習練的要領要求在古傳秘法裡也叫作「蕩胯」。仍然是對胯的一種開發鍛鍊。而且,太極拳的所有這些過程都要求在慢,松,勻,輕,圓,順,穩當中去實現的。

這樣的運動性質要求就加大了胯的開啟強度。同時,越是輕鬆,勻慢,筋就越容易被抻拉拔長。你想啊,緊,是不是筋就會較勁啊?

太極拳幹什麼都要遵循夠用就好的原則。夠用就好就是無過不及。無過不及就是做了卻又不會做過頭的意思。

太極開胯恰似四兩撥千斤的妙諦——不需要多大的幅度,只要給我們乙個縫隙,能為我所用就好。拳譜上不是說的很明白嗎?陰陽相濟,是為懂勁。

太極拳就是練的陰陽虛實之間的轉換的圓活順遂,其間無有縫隙。所以,練成的時候,一收一放那個圈特別的小,特別的快。轉換的大了,路線長,作用到對方身上的時間就長,對方也有了調整的時間,那還有什麼用呢?

而胯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根本就不用痛死痛活的使勁的開它!

太極拳之所以能被眾生喜愛,就是因為它不折騰人。這是很多想要練出效果的武術所無法具備的天然優勢。它本就是最講道理的拳,我們當然也就沒有必要用盡力氣去反其道而行之了。

你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呢?

陳式太極拳一代宗師陳鑫先生曾說:「襠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蓋心意一開,襠即開矣。

腿雖岔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是在學拳者細心參之。」所以,我說:開胯,夠用就好!

太極拳如何做到開胯

5樓:中醫學生

太極拳傳人張志俊先生在《太極技擊功夫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一文中談到腰胯時說:「太極拳理曰『不得機不得勢時,腰腿求之』。我認為這裡少了乙個字, 應該是『腰腿間求之』。

腰腿問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腳把地而的反作用力通過膝蓋送到了胯上,松胯便可在剎那間將力量送到腰部。不能松胯將會瞬間斷勁,功虧一簣。

會鬆胯可卸掉對方來力之一部分乃至一大部分,降低了自身的重心,使下盤穩固,為襠走下弧創造了條件;可加大腰部轉動的幅度,便周身協調;松胯是形 成渾圓之力的必要條件;松胯有利於調整身法、步法、得機得勢使下肢執行變得輕靈。」本人基本認同張志俊先生對松胯的看法。

松是太極拳的靈魂,整個放鬆功夫最難練的部位應是中、下盤,就是胯、膝、踝。尤其是胯,因為胯是一般人習慣承載力量的地方,可能是倚賴骨盆大的緣故吧。大多數人用胯吸收身體上半身的重量,再加上姿勢有種種毛病,所以部分人練得腰痠背痛,脊椎受傷。

通常胯放掉的力量會跑到膝蓋上,若膝蓋沒有放掉從胯轉 移過來的力量,就容易損傷膝蓋(意即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較大又較為複雜的關節),進而阻礙練功的深入。因為膝關節受傷後,輕 則影響走路行動,重則需要找醫生**,練拳行功難以真正心靜體鬆,專心聚神。如果進一步把膝蓋力量放掉,轉移至踝(又稱踝關節,由脛、腓兩骨下端與距骨滑車構成),就進入落地生根的階段了。

太極拳名家松緒金先生說:對於推手、散手技擊而言,一是借人之力;二是借地之力。要練到胯鬆透的境界,才能把膝蓋力量 通過踝關節、湧泉穴放人大地。

對於初學太極拳的愛好者來說,欲練松胯就先要明白胯的部位。在生理學上所謂的胯係指股骨上節,大腿的摺疊下陷處。換句話說,我們通常把腰和腿之間的部 分叫做胯。

胯關節由骶髂關節、髖關節、髖骨與脊柱的韌帶聯合、恥骨聯合、骨盆等部分組成。練松胯的重點之一是體悟搖臀蕩胯。所謂搖臀是以臀部一側胯關節為圓心,以骨盆為半徑的旋轉運動;蕩胯則指弧線提胯和弧線落胯運動。

放鬆骶髂關節對加速松腰起到重要作用,行拳時從大腿根部放鬆,注意操練髖關節的柔韌性和 靈活性,這樣達到開活兩胯的作用。如果練拳時真的鬆開胯,尾閭就如乙個鐘錘,向左偏時左胯落,同時右胯盪起;既而有右胯落時尾閭已經靠過來了,由胯帶動全 身直至手指、腳下湧泉。放鬆腹股溝和會陰穴、松腰斂臀(亦俗稱塌腰)對松胯圓襠亦起到較大作用。

另外注意胯關節和臀部肌肉要放鬆,不能死頂骨盆,夾僵胯部。松胯起碼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輕靈,通過胯關節的肌肉韌帶合理收縮舒張,胯關節的各骨關節能靈活轉動,不產生輔助肌肉韌帶做負功的現象;二是松腰沉 穩,通過松胯更好地鬆腰,以身帶領肢體內外運動,恰到好處地使意、氣、勁合一,能使身體協調完整,松而不懈,沉而不僵。

對形體而言,堅持科學、系統的鍛鍊,長期活動可使胯範圍諸如骶骼關節、髖關節等關節軟骨增厚,肌腱、韌帶增粗,在骨附著處直徑變大,膠原纖維量增加, 從而提高胯關節的抗拉能力及穩固性。通過放鬆伸展性練習,既可使參與關節運動的原動肌力量得到增強,又可使對抗肌的伸展性提高,與此同時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在力的作用下伸展,增大了關節的靈活性,提高了關節的運動幅度,太極拳運動的重心變換離不開胯關節的有效活動。

對修煉太極拳內功而言,以胯襠為主宰的行拳練功,使之以身領手,引動腹內的太極輪轉,支配了逆腹式呼吸。一系列的上下相隨、內外相合、連綿不斷,皆由此而成。陰陽、虛實以及丹田呼吸全賴胯襠之運轉,在外是拳架、揉手(亦俗稱推手)的練習;在內則是丹田的運轉。

最後練就心意合一,由丹田統帥整個身體的運動。勁力的基礎在腳下,起動能的**是腰胯。胯根是軸心,帶動各關節進行運動。

襠勁轉圈由外達內,由內達外,渾然一體。

太極拳如何做到開胯練太極拳到底怎麼才算開胯

太極拳傳人張志俊先生在 太極技擊功夫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一文中談到腰胯時說 太極拳理曰 不得機不得勢時,腰腿求之 我認為這裡少了乙個字,應該是 腰腿間求之 腰腿問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腳把地而的反作用力通過膝蓋送到了胯上,松胯便可在剎那間將力量送到腰部。不能松胯將會瞬間斷勁,功虧一簣。會鬆胯可卸掉對...

練太極拳,對身體有什麼好處?練太極拳有什麼好處?

最大的好處就是走得比較早,省糧食。練太極拳的人不容易跌跟頭,傷風感冒少,比較耐寒 抗熱。說實在話我說的是太極操,就是放鬆身心,不要力,不練勁更不練氣的那種。我也見過練功夫練出病的甚至精神錯亂的。宜自分別,勿被忽悠。精神效益 好處一 消除壓力 練拳時因要 心靜用意,心無雜念 又要體鬆,精神只集中於 意...

太極拳要運氣嗎,淺談練太極拳時是怎樣「運氣」的

樓主你好,聽了你所說的情況,我想你對武術的概念已經有所了解了,而且你也會所謂的氣沉丹田,這樣的話呢,如果你學太極拳的話,估計會比別人學習的速度來的快,而詠春拳現在 一直在爭論究竟是內家還是外家,既然有真爭論,就所明他沒有太極拳那麼注重內功的修煉,建議樓主學習陳式太極,希望你在內功的修為上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