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中國傳統哲學與西方哲學區別及對中西方文化的影響

2021-03-08 21:07:10 字數 5367 閱讀 6566

1樓:匿名使用者

其含義是有巨大區別的。西方哲學的本體概念常被做知性化、形式化與心靈化的理解,更多地被賦予認識論、知識學、心理學的意義,而並不經常是乙個宇宙實體。但在中國哲學中,本體概念往往都被解釋為一種實存化的本真之物。

老子、莊子哲學裡,道即本體,道即物自身。得道的惟一途徑在

於將意義世界不斷消解的「損之又損」。每乙個事物都有自己的本體,都有自己的道,所以,才可能道在瓦礫,道在屎尿。佛教哲學中,尤其在禪宗,佛性就是本體,就是物自身。

成佛的實質就是拋棄人心強加於佛性之上的一切知識、理解即所謂「分別心」,而返回到物自身。至於本體的體驗,中西哲學之間亦頗有分殊。西方哲學尤其在康德那裡,物自體是人心經驗認知的界限,不可跨越,於是乃濫觴出道德、信仰領域裡的絕對法則和彼岸上帝。

而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在儒家哲學形成之後,本體一定不與人相分離,甚至就在「日用綱常」之內,天人合一,體識不二,即道心即人心,即理即氣,即良知即天理。於是乎,「塗之人可以為堯舜」,人人可以得道,人人都想做皇帝.【】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傳統哲學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這些思想對當代的影響;提出面對嚴峻的生態危機挑戰,重溫中西傳統文化有關天人關係的思想,對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宇宙中,地球是我們至今所知道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人類是地球生命系統的一部分,是大自然長期進化的產物,也是地球上惟一有完整的知識系統、價值系統和道德系統的高階生物。人類被稱為萬物之靈,但不是萬物的主宰,不能脫離自然而存在,應當和自然和諧相處,否則就會自毀家園。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這種認識,經歷了乙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從對自然的恐懼、取媚、親和,到人與自然的分化、對自然的探索和征服。

當人類終於可以高昂著頭顱蔑視自然的時候,也受到了大自然無情的懲罰,人類最終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在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過程中,人性的發現、人類崇高地位的確立,是人類擺脫自然和社會奴役的精神力量。而當人類把自己視為自然的主宰,任意破壞和掠奪的時候,猛然醒悟已經走到了絕路。

今天,當我們面對全球性的生態危機、環境惡化的勢態,不得不考慮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要實現這一長遠目標,就必須確立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現**念。

當然,要糾正人們長期形成的錯誤認識,決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在討論人與自然關係的現**念之前,有必要對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歷程進行認真地反思和清算。

一、天人合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觀

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被稱為天人關係。東方民族習慣於或者說更擅長於將「天」與「人」置於乙個彼此相連的大系統中,來思考兩者之間的關係。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天人合一」、「道」、「氣」等哲學命題,都體現了東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這種思想有三種表現形式: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天人合一論」;以莊子為代表的「天人交融論」和以荀子為代表的「天人相分論」。

「天人合一」觀念產生較早,殷商時期人們把有意志的「天帝」看作宇宙的主宰,凡征伐、狩獵等重大人事活動,都要通過占卜來揣摩天意,再作決斷。殷商時期的這種宗教思想,經孔孟昇華為哲理性的天人觀。

孔子維護「天」的至上尊嚴,主張以「天意」建立人間尊卑秩序,協調人和自然的關係。孟子發展了孔子的天人思想,他首先論證了天賦道德論,進而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的命題,這種「天」與人性、內心的統一,要求人以道德規範約束自己,以求接近人與天的和諧。漢代董仲舒進一步肯定了「天人合一」論,認為人事與自然規律有類別同形和序列的同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天人感應」、「災異譴告」學說,這一系統化了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社會人事,把人和自然的關係完全淹沒在天道王權的體系之中。

宋明理學繼承了秦漢以來由董仲舒系統化了的「天人合一」論,程朱、陸王從唯心主義出發,主張「天理」與「心性」相結合,人性成為聯結天和人的紐帶,從而把「天人合一」改造為心性之學。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將社會道德規範轉化為人的內心道德要求,使人們致力於向內修身養性,而不是向外探索自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雖希冀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但卻成為阻礙自然科學發展的因素之一。

在中國思想史上,老莊「天人交融」思想更為深刻。老子建立的天人關係是基於無為狀態的與天和諧的理想。莊子以「氣」作為溝通天人的物質基礎,認為天地、物、人都是陰陽之氣的對立與合成,故日「通天下一氣耳」。

這種人和自然交融的觀念是對人和自然默契關係的肯定,但是·,這種肯定是建立在否定人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的,要求人無條件地順從自然。

與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對立,中國古代哲學中還有天人相分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認為,「天」與「人」,天道與人道是分屬不同範疇的問題。

荀子強調天人相分,認為「天」與「人」各有自己的職責。荀子提出「天人相分」,一方面把天解釋為自然界及其變化規律;另一方面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萊亡。」天道自然不能干預人事,人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

荀子區別天和人,否定了自然變化和社會治亂的聯絡,確立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觀念;同時,把人從天命主宰之下解放出來。可以說「天人相分」哲學命題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突破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論,既承認客觀規律的作用,又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

縱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觀,乙個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不是對立。儒家通過內省本心達到與天的溝通、天理與心性的合一。儘管儒家所謂的「天」是道德化的或者是抽象的,還不能完全等同於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然,但卻體現出人對自然的一種親和與包容。

道家從自然哲學立論,主張通過「抱一」、「體道」達到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這種觀念上的回歸自然雖然有消極順從之嫌,可本質上表現了人是自然一部分的思想。儒、道兩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在歷史上互抗互補,對天人關係的理解殊途同歸,共同積澱成為中國人的穩定的心理定勢和價值取向。今天,當我們面對嚴重的生態挑戰時,重溫古人的天人關係思想,在崇敬前人對自然關懷的同時,更深切地感到應當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重新確立人與自然的平等信念。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哲學是從生活從人的根本,而西方哲學是從物質理論。

3樓:時霞雰管華

1,中國哲學主要討論彼岸(

形而上)世界,西方哲學主要研究此岸(形而下)世界;中國哲學重情感,西方哲學重理性;中國哲學側重方**,告訴人們該「做什麼」,該「怎麼做」;西方哲學側重於認識世界,告訴人們世界「是什麼」;中國哲學務實,重視人生,西方哲學思辨,重視自然。2,中西方哲學表現為側重世界觀與側重方**、側重思維與側重實踐的內在統一。3,中國哲學看的是大局觀,所以今生來世,世界萬物無所不談。

西方哲學喜歡就某一問題刨根問底,有很強的實證性和針對性。

古代西方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其含義是有巨大區別的。西方哲學的本體概念常被做知性化、形式化與心靈化的理解,更多地被賦予認識論、知識學、心理學的意義,而並不經常是乙個宇宙實體。但在中國哲學中,本體概念往往都被解釋為一種實存化的本真之物。

老子、莊子哲學裡,道即本體,道即物自身。得道的惟一途徑在

於將意義世界不斷消解的「損之又損」。每乙個事物都有自己的本體,都有自己的道,所以,才可能道在瓦礫,道在屎尿。佛教哲學中,尤其在禪宗,佛性就是本體,就是物自身。

成佛的實質就是拋棄人心強加於佛性之上的一切知識、理解即所謂「分別心」,而返回到物自身。至於本體的體驗,中西哲學之間亦頗有分殊。西方哲學尤其在康德那裡,物自體是人心經驗認知的界限,不可跨越,於是乃濫觴出道德、信仰領域裡的絕對法則和彼岸上帝。

而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在儒家哲學形成之後,本體一定不與人相分離,甚至就在「日用綱常」之內,天人合一,體識不二,即道心即人心,即理即氣,即良知即天理。於是乎,「塗之人可以為堯舜」,人人可以得道,人人都想做皇帝.

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優缺點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説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

"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2023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

(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係、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絡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

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

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鬥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鬥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

(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 "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

(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2023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

(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

《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2023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係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

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定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型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乙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樸:《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區別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區別?

我首先用一些物象來預設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區別。中國的景德鎮陶瓷,中國人 刺繡的龍袍,中國的故宮,中國的茅台灑,等。我試問又有幾件西方的陶瓷,名牌西裝,建築,x0酒和中國是乙個層次上的。換言之中國哲學所蘊涵之意義與西方哲學是互補的。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區別。中國哲學強調人生實用價值以及生命的超越,而西方...

西方哲學術語中西方哲學的區別?

康德哲學概念簡釋 1 論理 源自古希臘語akou a,原意為所聽到的事情 康德把 論理 做為哲學的基本原理,賦予它基本原理的意義。與之相比,公理是指數學或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這也是公理和論辯的原理之間的區別,或數學原理與哲學原理之間的區別。公理要求求諸物件的直觀,因而在特殊中考慮普遍,而論理是論證的...

關於哲學專業考研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選擇(有經驗請進)

考中國哲學的話,需要你有不錯的古代漢語功底。一般常考的中國哲學流派和人物,都集中在先秦,宋明。那麼你的先秦古漢語跟中古漢語必須有一定的基礎。同時對中國歷史 文化傳統也有一定的積累,複習起來才比較輕鬆些。說實話,西方哲學的思辨程度要很高,而且很多哲學術語和論證,初入門者看起來會比較困難。也就是說入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