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味書屋不設孔子排位,而要對著鹿行禮

2021-03-05 09:18:26 字數 1600 閱讀 5430

1樓:龍飛鳳舞_炫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題《舊事重提》之六)。對於《朝花夕拾》全集的寫作緣起和本意,魯迅有過明確的說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說道,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廈門這段時間寫的,在廣州編定。

其時正是魯迅生活中最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魯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的事物,來排除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閑靜」,寄一絲安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正是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寫的,當時他「是被學者們擠出了集團之後」,只好借這樣一朵兒時的「小花」,來排遣寂寞。

這是一。第二,《小引》還說明,原來集名是《舊事重提》,編定時,「我還替它改了乙個名稱:《朝花夕拾》」。

這一改動,是為了更符合這組散文的內容實際。因為,在苦悶失望中的魯迅,當時常常回憶起兒時的故鄉的瓜果。這組散文,正是浸透著兒時故鄉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魯迅書桌上的那盆「水橫枝」,樹葉青蔥得可愛。

所以魯迅把這美好的回憶散文,比做一組晨光裡綻開的花朵。拾來自賞、**,而並不是直接為了戰鬥。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而不是投向敵人的投槍和匕首。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創作思想不可能游離於《朝花夕拾》之外。

從作品的實際內容來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前後描寫無法形成所謂「相比」或「對照」,它們在敘述格調上是渾然一體,前後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貶後的問題。百草園生活的描寫自不必說,是何等歡樂,天真。

三味書屋的生活描寫又何嘗不是這樣。作者描寫剛到書屋時對裡頭的陳設布置首先就充滿著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門」,「三味書屋」的大匾,「畫著乙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幅,那沒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儀式,對未脫孩提稚氣的魯迅,充滿著一種不同於百草園戲耍的新鮮感。假如說,百草園是令人留戀的,那麼進了三味書屋,則又使他的好奇心進入了乙個新的天地。

當然,「何曰怪哉」之類的好奇,是不可能從先生口中或書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寫到這些時,並不認為這是對兒童的束縛,只是說「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並認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過不願說。接著,描寫了讀書生活中的樂趣。

「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人聲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書時,「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這些描寫,同樣是充滿著歡樂、天真的筆調,一種懷著成年人回顧兒童們放聲唱讀的樂趣,一種從老先生略帶迂腐的神態中品出的幽默,交織在文章之中,給人以歡樂、風趣的欣賞效果。這裡怎麼看得出「枯燥無味」的氣息?

**有批判或貶抑的格調呢?即使是寫到戒尺、罰跪這些封建師道的象徵品時,作者也是以一種輕鬆的口吻寫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連續兩個「不常用」和乙個「總不過」,還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態度嗎?至於寫到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乙個小花園以及兒童們在園中的戲耍,寫到上課時偷偷在下面玩紙盔甲,畫畫兒,就同寫百草園歡樂生活更無二致。

直到文章結尾,作者還以自己在三味書屋中畫畫的成績而自豪,為這些畫兒的賣掉而惋惜,在這惋惜之中,我們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留戀和依依之情嗎?從上述所舉的這些描寫筆調和內容來看,說作者是在批判三味書屋中的封建教育對兒童的束縛,實在有點離題萬里。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是再考孔子的能耐

三味書屋的含義三味書屋是什麼意思

1.古人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 三味 其二是 三味 出自宋代李淑 邯鄲書目 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餚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其三,壽鏡吾先生的祖訓 布衣暖,菜根香,...

三味書屋的畫是什麼意思

畫中的 伏鹿 象徵 福祿 因為當時讀書人都是為了 厚祿。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文中,魯迅回憶初見三味書屋書房寫道 中間掛著一塊匾道 三味書屋 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乙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三味書屋 匾下緣何畫鹿呢?這還得從 詩經 小雅 鹿鳴 說起。這首詩描寫了周初社會繁榮時期的貴族盛宴賓客 賞賜...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更喜歡哪個?為什麼 結合課文內容說一下

我覺得魯迅先生bai評價追憶 從百草園到du三味zhi書屋 是溫馨的回憶,dao理性的批判版。不能單純的說喜歡哪乙個權,比如說 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樂園就表達說明了百草園是作者童年最充滿趣味的地方,再比如說 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句表達的是作者...